总统 作者:蒙莎【完结】(94)

阅读记录

  郑太太连忙说:“先生,不用去外面征,我有个侄女在圣教大学读书,打字很快的,现在放假了也没什么事——用咱们自己家里人,总比去外面乱找可靠。”
  荣启元点点头:“那么麻烦您了。请她先过来和景笙一起工作试试看,到时候由景笙决定吧。”
  郑太太忙不迭向荣景笙说:“景笙啊,我这侄女叫如意,可聪明漂亮了……”
  郑太太聪明漂亮的侄女郑如意下午就来了。荣景笙去新闻办公室借了打字机和纸,当真一本正经地口述起他的“回忆录”来。他说一段,郑如意跟着啪啪啪打出来。他看一遍,修改一下,郑如意再誊一次——这样果然比他用左手爬格子快了许多。他就这样整天窝在书房里“写”;荣启元则因为战争还有许多善后的事情要做,忙得脚不点地,两人只剩早晚那点时间能碰得上头。
  仿佛是在心照不宣地互相逃避。
  两个星期以后,荣景笙的“回忆录”宣告完成,厚厚一沓稿子交给情报局审查去了。后面的事情都可以托给鲁娜,荣景笙再也坐不住,再次提出要去跟大巴宣传。
  荣启元这次同意了。
  然而他下了决心,在大巴开到荣景笙生活过的琉璃市和兰斯郡的时候,他要去和荣景笙一起走这一段路。
  第43章 番外:《荣景笙回忆录》第一章
  我现在的人生,是从见到爸爸的那一刻开始的。我的这本回忆录也将从五年前的那一刻开始。至于那之前的事情,我没有什么兴趣再去回忆,请原谅。
  五年前,我记得应该是1968年的6月,具体是哪一天我就记不清了。那个时候妈妈已经去世两个月,我暂时住在她的表妹家里。这位表姨母打算养我到十六岁,然后让我跟着他的大儿子出海当个水手,这样我就能挣钱还债了——妈妈重病的时候,借了她很多钱。
  然后,有个很热的下午,我们住的那条巷子突然来了很多车。总得有七八辆吧?开头的一辆还是警车,场面很吓人。我和几个表弟正在路中间踢球,它们过来的时候,我们就排成一队站在路边让道。那些车从我们身边开过去,走了没多远,中间最气派的那辆突然停了下来,结果它后面那辆差点撞到它屁股上。
  刹车的声音很大,我们都吓得站到墙角里去。这时候有个人从最气派的那辆车上下来。我发觉他在看我。有个人跟着他下车,对他说:“先生,还没到呢。”
  他说:“都山。”
  声音很小,但是我知道他是在叫我。
  我本能地应了一声,然后又觉得很奇怪,这个人陌生人为什么会知道我的名字。
  大家一定都猜到了,这个人就是我爸爸。
  这里先打断一下,说说那个时候爸爸的样子。他穿着白色的衬衫,深灰色的西裤和黑色的皮鞋,就是城里有钱的先生们最常见的打扮。不过我认为他是很不合适穿成那样的。我刚见到他的时候,他看起来非常年轻。大家去找他竞选国会议员的宣传照片看看就知道了,虽然已经三十岁,但是看起来只有二十岁左右。穿着那样一身衣服显得很老气。
  我应了以后,他就朝我走了过来。我有点害怕。巷子里有一汪积水,他就直接踩在水里。我觉得很可惜,那双皮鞋会被水泡坏的。
  但是他根本就没有看脚下。他看着我,又叫了一次:“都山。”
  我想我一定是干什么坏事了,不然不会有这么多人来找我,前面还有警察呢。我把球扔给离我最近的表弟,撒腿就跑。没想到警察比我还快。有个家伙拦在我前面,抓住我的肩膀把我推了回去。警察说:“小家伙,别跑,荣先生有事找你。”
  我很恼火。“小家伙”?我已经十五岁了。只不过因为吃得少,所以看起来比较瘦小。我很用力地挣扎,说:“我没有偷东西!没有打人!你们找错人了!”
  然后那个人就笑了。他做了个手势,警察就松手放开我了。他问我:“你叫都山?”我说:“是啊!你要干什么?”
  他问我:“能不能带我去见你的姨母?我有事想和她商量。”
  听说是找姨母,我就放心了。他们一大群人跟在我后面一起回去,表姨母吓了一跳。他说要和表姨母谈谈,他们两个就关到厨房去说了一会儿话。没过多久他们就出来了。姨母介绍说:“景笙,这位是国会议员,荣启元先生。”然后他紧接着对我说:“我是你爸爸,你跟我回去。”
  我觉得很荒唐,所以就一句话都没有说。
  前面我已经说过了,他看起来非常年轻,我觉得他只比我大了几岁。怎么可能是我爸爸呢?

52书库推荐浏览: 蒙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