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你。”居然还严肃地低头思索了一下:“还有个阮元和,大一的室友。大概就没有了。”
叶祺语塞,抓抓脑袋,默了。半晌,讪讪道:“那我还真荣幸……”
陈扬探身揉了揉他头顶的短发,一副好兄长的派头:“你自己去吧,少喝点。”
叶祺站起身,顺手拎起椅背上的米色短风衣往肩上一搭,回头诧异道:“我本来也不喜欢喝酒……”
某瓶十分钟就一滴不剩的白酒在陈扬眼前翩翩起舞,他甩甩头醒神,挥挥手示意叶祺自行滚走。
叶祺的衣角好像刚刚才消失在转角处,陈飞的电话适时地进来了。
“喂。”
“陈扬,我爸要见你。”陈飞压着嗓子,搞不好人还在训练场上。
“……为什么。”跟家里闹得这样天翻地覆,陈扬倒觉得更对不起从小对自己和蔼慈爱的伯伯。
“我……我怎么知道?!你什么时候没课,我过来接你?”
陈飞听上去也是刚被地雷炸过的迷茫,陈扬想了想:“别,我周末自己回来就是了。伯伯不会押我回家吧。”
答应了就好,陈飞安慰道:“看着不像,我爸比你爸平静多了。”
“嗯,那我挂了。周末见。”
陈扬心里百感交集,有些气闷,便踢开了阳台的门站出去。叶祺的身影恰好在楼下那条长街上,手放在口袋里走得既挺拔且落拓,像某种风中傲立的树,让他一直欣慰地凝视着,移不开目光。
第四章 荣辱与共
周日晚上,陈扬从长途汽车站打车回宿舍楼,走廊里就遇上了叶祺。
“陈飞他爸怎么你了?”
陈扬拿钥匙开门,稍稍一推门让叶祺跟进来,微微叹气道:“伯伯问我到底想怎么样。”
回身,不出所料看到叶祺用他独有的怪异方式在关门:控制好力道慢慢合拢,插销搭在门框上悄然无声,再缓缓往里施力,最后只发出轻微的咔嗒一声。行云流水,手法惯熟。陈扬觉着这人有毛病,而且病得还不轻。他有一定要所有人都喜欢他的强迫症,连关个门这种细枝末节都被他搞得像精密仪器操作流程,只为了赚天下人一句“彬彬有礼”。
处理完关门及相关事宜,叶祺自顾自找了个椅子坐下,懒洋洋地:“那你到底想怎么样?”
陈扬从包里挖出个没来得及吃的水果,一扬手扔过去:“我没想怎么样,现状挺好的。反正专业是不能再变动了,我也需要一段时间好好静一静。”
叶祺像啃什么动物的头盖骨一样津津有味地啃着食物,眼睛抬起来亮亮地盯着他:“诶,我找你有正事。”
极少看见他如此兴致勃勃、健康向上的表情,陈扬问:“什么正事?”
叶祺笑得简直柔情似水:“商业案例分析大赛。”
这是本校品牌活动,年年声势浩大,也是少数不经由学生会直接由学院独立承办的比赛之一。凡是想出名的慕虚荣的都奔着它去,一准收获颇丰。
“你至于……这么饥渴么。”
叶祺转身就走:“你不饥渴也行。”
陈扬无奈,追着他的背影送去一句话:“算我一个。”
时间并不宽裕,报完了名必须抓紧时间召开第一次团队会议。一贯懒得没骨头的叶祺迅速切换到了雷厉风行的模式,一天下课后直接把陈扬拎进了一间空教室。
里面零零散散坐了七八个人,陈扬略略一扫,竟都是学校里各类型机构有头有脸的人物,不由态度又认真了几分。
叶祺三言两语介绍了陈扬,直接开始谈论案例材料里可以从哪里下手,看来其余的人都不是第一次“欢聚一堂”了,气氛还算得上融洽。由于商业案例基本资料的繁杂和初步工作切入点的无限可能,很快就有人提议借间小教室大家坐下来通宵。叶祺故作惊讶问“学校怎么会同意”,差点被众人蒙起头来打,都骂他“虚伪至极”。确实,学校能提供的一切资源凭这些人的力量都能利用起来,区区空教室算得了什么,打声招呼留门留电闸就是了。
陈扬跟着漫不经心地笑,眼里心里却在暗自掂量这一群人:言谈间显得熟稔,彼此之间却有着挥之不去的竞争感,仿佛摆在面前的是一场4X100接力,每个人都用余光死盯着别人的速度如何。叶祺在他们之中巧妙地扮演者串联和组织的角色,可见这群人是以他为核心聚集起来的,可谓是他的嫡系。当然不会是理所当然的从属关系,也不见得真正人人服他,却当之无愧是叶祺在这所学校的人脉全部调动后的最佳组合。
讨论渐渐走上正轨,大家都是认真的人,资料烂熟于心,思维的火花几乎要映得方寸之地流光溢彩。邱砾一个人沉默地坐在外围,耐心倾听良久,忽然道:“我觉得应该从营销策略入手,先分析该公司的市场定位和目标消费者群体。”
52书库推荐浏览: 万川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