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业翔一行人进入缅甸境内不久便有十几个着绿色军服带了武器的人来接应,私人武装与雇佣军在缅甸并不罕见。为首的那人与老郭讲了几句缅语后就扭头朝他身后的一队军人喊了几句,有两个背着枪的人走了出来,开始给祁业翔与张晓泊搜身。祁业翔的手机和到云南后新弄到的一把手枪,连同着那部在边防站刚刚拿到的手机全部被搜去,两张手机卡被取出来折成两半;祁业翔看到旁边的张晓泊所带的手机也被他们拿走,稍稍让祁业翔有些惊讶的是看上去中规中矩、讲话稳重还带了副眼镜的张晓波身上竟藏了三把手枪。所有被搜出来的东西都悉数交给了队伍里面唯一一个没穿军装的当地人,而那人拿了东西后就径直走了。
老郭一脸无奈的踱步过来跟祁业翔说:“他们说枪和手机都必须得留在这里,先将就一下吧,现在中缅两国对贩毒都查的很严,他们也没办法,不得不小心。”
张晓泊沉默的接受了,他朝来接应的那队人的为首者抬了一下下巴说:“走吧。”老郭赶紧用缅甸语给翻译了过去。
跟随这些人离开的时候,祁业翔特意走在了队伍的最后面,他想回头看看边防站外是否有人,可以让他把新发生的这个情况多少传递些过去,但视线却完全被郁郁葱葱的树木遮住了。
前方带路的缅甸人里,有个背着枪支的年轻人,从后面看过去身形竟有点像叶朝。祁业翔未曾害怕过死亡,可这次自从入滇以来,每每想起叶朝他就会对死这个概念产生出些许的恐惧来。佛经里说“由爱生忧,由爱生怖。”,祁业翔想到这些心里多少有点无奈,在经历了诸多险境与无常后,不能看轻、看破也就算了,反倒是变得心有罣碍起来。
边防办事处就在身后的几百米开外处,祁业翔递给缉毒警察的那张纸条内写的只是个城市名称而不是具体的地址,他这一去很可能就彻底断了与王廉城事先安排好的缉毒支队人员的所有联系。祁业翔下意识地又回头看了一眼那顶端恰似金色佛塔一般的国门,清晨的薄雾此时已散去,那尖顶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让人恍惚间觉得这道门似是隔断了两重世界,祁业翔心想不知道此生还能不能再走回到这门的另一端。
第四十二章(下)
曾经有过那么的多人,来到了我们的生命中,又离开了;而我们也曾路过了许多人的生命。在祁业翔走了以后,叶朝努力让自己去适应新的日子,他慢慢地觉得现在这样也挺好。其实,在浩瀚的宇宙里漂浮着的这颗微尘上,谁的存在都不是一定必要的。
叶朝身上的伤口很多,但万幸都没伤及到神经、动脉或是内脏器官,他在医院里住了几周后就被二姨接到家里去修养了,在姨家住了一个月之后叶朝做出了个决定,他要返回柿县去教书。他在饭桌上和二姨提出这个主意的时候全家人一瞬间都有点发懵,反应过来以后姨和姨夫一个劲儿地劝他还是在城里留下来,哪怕在姨夫的饭店里帮帮忙,生活也会比回到闭塞的太行山区的穷乡僻壤里要好多了。
叶朝平日里个性温和,但偏偏认准了的主意又是谁也劝不动的。他先是回了柿县一趟,在老家的乡镇中学里找到了一份代课老师的工作,又返回二姨家中开始收拾自己的衣物行李。叶朝的二姨眼看自己实在拗不过外甥,便开始托人找关系,最终在柿县的县二中给叶朝安排了份教职工作,待遇不低,最重要的是第二年就可以转正。谁知道工作找好了跟叶朝一说才发现叶朝并不愿意去县城里教书。
于是几年前刚从县教委退下来的二姨夫亲自上阵,开始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跟叶朝解释为什么县二中的工作要远胜于在乡镇中学里教书。说来说去二姨夫反复强调的无非就是三点:第一,在乡镇中学做代课老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纳入正式编制;第二,县里的老师待遇更高,再加上有各种兴趣班、补习班的存在,收入绝对有保障;而叶朝的老家深处山区,是柿县辖区内最穷的一个乡,村里的学生就连交个书本费都困难,根本不能指望着靠卖辅导书、课外补习来创收。第三点就是叶朝的二姨在帮叶朝找工作的同时已经开始张罗着给叶朝介绍对象了,县城里几个不错的姑娘都同意了见面,如果去了乡里,估计答应见面的那几个姑娘也都不愿意再见了。听到这里,叶朝的二姨忍不住插嘴说现在的姑娘找对象都挑着呢,没人愿意嫁给乡里头代课的老师,不算正式编制、工资又低。待在县城就不一样了,就算姨给你介绍的这几个谈不成,以后机会也多的是呢,总比在乡里头要接触的面广,碰到的人层次也会相对高些。
52书库推荐浏览: 林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