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个个是皇帝 作者:元月月半 【完结】(131)

阅读记录

    刘彻自认为很了解他儿子,就没想过太子的这番话是他早编好的,还以为真有其事,“那你拿一块尝尝。”
    “诺。”史瑶跟太子说过,猪后腿肉好吃。太子就挑一块炖的软烂的猪后腿肉,一块入口,太子惊得睁大眼,咽下去就说,“真香,父皇。”
    刘彻忍俊不禁,道:“你父皇不香。”看一眼太子手里的肉,也在猪后腿上挑一块,咬一小口,味道确实让刘彻很意外,便对卫青等人说,“你们也尝尝。”
    侯在一旁的厨子用刀切几块递给几位将军和士大夫。哪怕对太子很有信心的卫青,吃到猪肉的那一瞬间,也忍不住看向太子,“这猪肉味道真不错。”
    “那舅父再尝尝猪排骨。”太子直接上手扯开两块,一块递给卫青,一块想往自己嘴里送,眼角余光注意到身边的人,手腕一转,递到刘彻面前。
    刘彻如何看不出太子一开始没想到他,见他最终还是想起他,瞪一眼太子,才接过排骨。大概吃多了,刘彻吃排骨不如猪后腿肉美味,“有点腥。”
    “启禀陛下,奴婢原本想放几块姜,再放点黄酒。”厨子以为刘彻忘了,忙说,“殿下说用清水煮,奴婢就什么也没放。以后烹猪肉时,奴婢放上姜和黄酒,猪肉就不腥了。”
    刘彻确实忘了,太子令厨子用清水煮,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就说,“朕知道了,退下吧。”
    “诺。”厨子疾步退出去。
    太子才说:“父皇,孩儿觉得养猪的法子也应当昭告天下。”
    “是不是要朕下旨?”刘彻看向太子,大有“你敢让朕下旨教百姓养猪,朕就把你踢出去”的意味。
    太子忙不迭道:“父皇如果不怕百姓眼里只有孩儿,没有父皇,那孩儿就令闻笔和莘墨写几份养猪之法,送到周围郡县。”
    刘彻虽然天天盼望着长生不老,也有想过他会不会和祖辈一样活不到六十岁。每次想到这一点,刘彻就觉得得趁他现在年富力强好好培养太子,也就不怕太子的贤名传天下,“按你说的做吧。”
    “诺。”太子应一声,就说,“父皇,如若无事,孩儿先行告退?”
    刘彻点一下头,突然想到,“那三头猪,你拉走一头。”
    “一头?”太子假装犯难,“孩儿和太子妃两人一半足矣。”
    刘彻斜眼看着他,道:“一头不要要一半?”
    “不敢。”太子忙说,“孩儿谢父皇。”到膳房就命厨子把一头猪分两半,一半送去椒房殿,一半送去长秋殿。
    猪肉送到椒房殿时,几位重臣也回去了,宣室殿内只剩刘彻一人。刘彻就命小黄门去宣厨子,问厨子太子是不是把一头猪分两半。厨子实话实说,另一半送到皇后住处。
    不是送给卫青,而是送给皇后?刘彻沉吟片刻,命厨子砍一条猪后腿,送去大将军府。    大将军卫青收到了皇帝赏的猪肉, 史瑶也收到皇后赏赐的丝绸绢帛。
    皇后所在的椒房殿也在未央宫内,离宣室殿并不是很远。皇帝膳房内宰了三头猪, 猪毛还没脱, 皇后就收到消息, 猪是太子从城外拉来的。
    皇帝赏太子一头猪, 太子给她这个母亲一半,儿子孝顺, 皇后高兴, 就把少府送来的夏布挑出一半赏给史瑶。
    皇后本想送到长信宫, 继而一想,太子十分喜欢太子妃, 天天晚上歇在长秋殿,皇帝也很是喜欢太子妃诞下的三个嫡子,就命云圆把布送到长秋殿。
    云圆到长秋殿时,史瑶正在庖厨里打量半扇猪肉,顺便和厨子讨论如何食用。
    史瑶出来收下布, 就命蓝棋送送云圆。
    云圆转身离去。史瑶突然想到一件事,又叫住云圆,“你先别走。”
    “太子妃有何吩咐?”云圆问。
    史瑶:“我听说有些地方的人每年五月初五都食一种叫‘角黍’的食物,是用菰叶包的。去年五月初五,我身子笨重,精力不济, 忘了宫里有没有做‘角黍’。”说着话转向厨子。
    “有做, 太子妃没吃。”厨子道。
    史瑶:“我今年想吃, 你们明天做角黍时在角黍里包一块猪肉。云圆,回去问问母后喜不喜欢,如若母后喜欢,待明日煮好,我亲自给母后送过去。”

52书库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