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个个是皇帝 作者:元月月半 【完结】(333)

阅读记录

    “我有揍过你吗?”大郎反问。
    三郎无奈地说:“父亲要歇息,你俩别吵了。”
    两人倏然闭嘴嘴巴。太子想笑,可他一动就觉得反胃,“我没事。”
    “头险些砸出个窟窿还叫没事?”二郎很生气,“祖父——”
    刘彻:“吾知道你想说什么。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这还差不多。”二郎满意了。
    太子苦笑道:“父皇——”
    “你别说了。”刘彻道,“你说得越多,你这个儿子越怪朕。”看到二郎眼皮通红,脸上还有些泪痕,吩咐宫女去打盆热水给二郎洗脸。
    太子很不舒服,刘彻这样讲他也不再说话。怕史瑶担心,兄弟三人也没回长乐宫,酉时天快黑了,太子被抬回长秋殿,兄弟三人才随太子回去。
    史瑶看到太子被抬进来,吓一跳,问清楚只是磕着脑袋,放心下来,拿起鞋底,抓过大郎的胳膊,朝他屁股上揍,“以后还敢不敢皮?还敢不敢皮?”
    “不敢。”大郎一动未动,任由史瑶揍他。
    太子:“这事不怪大郎,怪我。我不拽大郎,大郎也能躲开。”
    “你是他父亲,你站在他身边,看到父皇拿东西砸他,能忍住不动?”史瑶反问,“忍得住就不是亲的了。”
    太子张了张嘴,竟发现无言以对,“下次我——”
    “还有下次?”史瑶陡然拔高声音。
    大郎忙说:“没有,没有,母亲息怒。”
    史瑶点点大郎的额头,“这次就算了。下次连累旁人受伤,我也揍你。”
    “母亲,父亲有些反胃,孩儿吩咐厨子做些清淡吃食?”三郎问道。
    史瑶:“去吧。”见宫女和宦者还在室内,史瑶让他们出去,让二郎照看醒着的四郎,等三郎回来才说,“你父亲这种情况属于脑震荡。”
    “脑震荡?”三郎问,“严重吗?”
    史瑶:“没有吐出来,应该不严重。我也不是很懂。不过,这几日别出去了。”
    太子想说他没事,一看史瑶满脸担忧,二郎又想哭,无奈道:“听你们的,歇几天。”
    “殿下别说话了。”史瑶看向大郎,“我听蓝棋说,宣室的小黄门从你院里搬走很多东西,还有书,这些书怎么又搬回来了?”
    三郎说给史瑶听,大郎补充。二郎怕他兄和他弟把他忘了,提醒道:“木板上面的字都是孩儿雕的。”
    史瑶脱口而出:“雕版印刷?”
    “你知道?”太子问。
    史瑶:“听说过。妾身家乡印刷书籍是用机器,无需人亲自印。没想到传说中的雕版印刷是你们几个搞出来的。”别有深意地看三郎一眼。
    三郎故意装作没听出来她话里有话,“是我们三个。”
    “孤还怀疑过是不是你说的。”太子道,“没想到真不是你。”
    史瑶:“妾身都没见过,只听说过,哪能想起来同殿下说啊。对了,那些《论语》打算如何处置?”
    三郎:“孩儿和大兄算过,送给周边乡学,一个学堂给十本,让老师给买不起书的学子。”
    太子很满意,“不错。”
    “殿下只想到这些吗?”史瑶笑道,“父皇看到《论语》雕版,明天就会令擅雕刻的匠人雕书。以前有了纸,穷人还买不起书,除了因为笔墨纸砚贵,还有一点,书是读书人抄写的。
    “现在可以印书,什么人都可以印,书至少会比以前便宜一半。天下读书人如果知道雕版印书出自东宫,天下读书人都会感激太子和他们仨。”
    二郎很不高兴:“这个功劳又被祖父抢走了。”
    “你还想抢回来?”史瑶反问。
    二郎不敢,连连摇头。
    史瑶瞥他一眼,转向太子,“辽东郡的事出结果了吗?”
    “母亲,别让父亲说,孩儿说。”三郎把减免赋税的事大致说一遍,“算赋和口钱是很大一笔钱,祖父不大可能减免。前往辽东郡开荒,前三年免田赋,这一点倒有可能。”

52书库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