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个个是皇帝 作者:元月月半 【完结】(348)

阅读记录

    长安城东高西低,导致东边的房子比西边紧俏,房价也比西边高,有钱人也比西市多。初到长安的西域人和一些做小本生意的商户多是选在西市开店,二郎的木器放在东市卖更好。
    太子的门客托他朋友找的店铺,并没以太子的名义,短期内普通人很难在东市找到一间大店铺,就在西市租到两间铺面,一间放木器,一间开门做生意。不过,在街坊四邻开口打听时,太子的门客说了,店内所有木器都是二皇孙画的图,请木匠做的。
    可能和刘邦称帝前只是个泗水亭长有关,大汉百姓对皇家没多少敬畏之心。也有可能刘彻连年征战,百姓反而还有些怨恨朝廷。
    门客说木器是皇孙设计的,街坊四邻便问执意问是不是太子的儿子。门客心下奇怪,太子的儿子和皇孙有何区别?
    区别大着呢。许多百姓并不清楚刘彻有几个孙子。刘彻好武,太子关心下层百姓,从最早的豆腐、养猪,到后来的豆油、水车,太子从未刻意宣扬,老百姓一致认为这些都是太子使人做出来的,和皇帝无关。
    太子的门客老老实实说,木器是太子的第二个儿子所作,出来买东西的百姓就走进店内。
    刘家三位小郎君带着四郎刚到东市,就听到有人聊木器。大郎和三郎相视一眼,随即看向二郎。
    二郎似有所感,回头看到他兄和他弟落后,“你俩又说什么悄悄话呢?”
    “我俩在说走快点,还能赶上晌午回去用饭。”三郎道。
    二郎:“那就快点啊。”说完继续往前走。没走多远就看到前面围满人,二郎停下来,指着远方对侍从说,“去看看出什么事了。”
    人多容易生乱,侍从也不敢让三个小主子靠近,跑过去一看,忍俊不禁,笑着跑回来禀告,“都是等着买桌椅板凳的人。”
    “桌椅板凳?”二郎想说,那有什么稀奇的。话到嘴边,猛然睁大眼,转向他弟,“我的?”
    三郎:“不出意外是你的。”扭头看窝在奶姆怀里的小孩,见他眼睛像不够用的,看看这边看看那边,不哭不闹非常乖,就让奶姆和四郎留下来,“我们过去看看。”
    “别靠近,就在外面看看。”大郎道。
    三郎想说好,突然想到,“大兄,你捂住嘴巴。别人注意到你和阿兄长得一样,一定能猜出咱们是谁。”
    “捂住嘴巴。”大郎朝二郎肩膀上一下。
    二郎不服。
    三郎小声说:“阿兄,我们去你的木器店。”
    二郎瞪一眼大郎,捂住嘴往前走几步,仗着个头矮,钻到里面,就看到一个穿着绸缎的中年男子指着折叠桌,折叠椅和躺椅对店里的人说,给他来一套。
    二郎看一会儿,就钻出去说给他兄和他弟听,然后才问:“全卖完了,拿什么卖给去西域的人啊?”
    “阿兄,容我提醒你,你那个做木器的院里堆满了。”三郎道,“如果店里那些东西一天能卖完,父亲的门客明天去找前往西域的商人,他们看到桌椅板凳这么好卖,一定会帮你卖的。”
    大郎:“卖掉就能得三成利,哪怕不好卖,那些商人也会运到西域试试。毕竟这次去的商人多,货物多,以防不好卖,自然有不少人希望淘几样新奇的东西运过去。”
    “说到去西域的人,我突然想到一件事。”三郎又觉得不大可能,“没事,刚才想错了。”
    大郎不信他:“真没事?”
    “没事。”三郎道,“看也看过了,咱们回去?”
    二郎回头看一眼,只能看到人头,看不到木器,犹豫片刻,点点头同意回去。
    马车停在西市外,从外面走进来又从里面走出去,上了马车,四郎就有些犯困,走到一半四郎就睡着了。到长秋殿,四郎已进入熟睡状态,大郎捏捏他的小脸,他都没反应。
    史瑶接过四郎把他放小床上就问:“如何?”
    “挺好的。”三郎往四周看了看,见太子不在,小声问,“母亲,西域有番薯、洋芋和玉米吗?”
    史瑶:“没有。”

52书库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