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脱口问,“那得请多少老师?”
“几,几百万吧。”史瑶怕说太多吓着太子,“全国加起来。”
太子张了张嘴,不敢置信地瞪大眼,“大汉所有读书人合在一起也没几百万。”
“妾身那边的人也比这边多。”史瑶不知道刘彻时期汉朝有多少人,但她知道古代人口少,“十倍不止。”
太子瞠目结舌:“十倍?!”
史瑶点头。
太子想也没想,“你家乡多大?”
“多大?”史瑶没懂,想一下,“殿下说国土?”
太子:“当然。如果大汉有这多人,所有的房屋推倒,所有的山川夷平,所有河流填满,全种上粮食,种出的粮食也不够这么多人食。”
“殿下有所不知。”史瑶笑了,“妾身那边亩产达到——”想说千斤,想到古代一斤约等于后世半斤,“小麦一亩地能收获十五石。”
啪嗒!
太子的筷子掉在地上,整个人成呆滞状态。
史瑶顿时想笑,聪明如你也有今天。
“殿下,殿下,妾身真没开玩笑。”史瑶举起右手,“妾身刚刚说的那些话,如有虚假,不得好死!”
太子刘据猛地惊醒:“别胡说!”
“好好好,是妾身胡说。”史瑶笑道,“殿下还知道什么?”
太子不假思索道:“孤什么都不想知道。这些就够了。”
“噗……”
太子看向她。
史瑶条件反射般捂住嘴,慌忙摇摇头,不是我。
太子睨了她一眼,端起碗吃红烧羊肉。
史瑶松了一口气,“殿下,明日晌午咱们吃焖面可好?”
“焖面?”太子嘴里的面咽下去才问,“怎么个焖法?”
史瑶道:“菜快熟的时候把面条放上去,然后盖上锅盖,用菜里的热气把面蒸熟。吃的时候把菜和面搅拌均匀,就像咱们之前吃的肉沫拌面。不过,和焖面不同的是,肉沫拌面里的面是煮熟后放肉沫里的。”
太子想一下,“交代厨子多和点面,一半用来做面条,做好后你先尝尝,如果不好吃,就用另一半面做面汤。”
“妾身记下了。”太子不说,史瑶也得先尝尝味道如何,毕竟他们明日请的人可不是别人,是太子的舅父,也是大汉百姓的舅父卫青。
翌日上午,卫青刚出宣室殿就听到有人喊他,回头一看,果真是太子刘据,“皇上不是令你留下?为何这么快就出来了?”
“父皇找我就是问问三个孩子如何了。”太子道,“我和父皇说过几日带他们去宣室殿,父皇就叫我退下。舅父下午没什么要紧的事吧?”
大事没有,要处理的事不少。但跟太子比起来,不是人命关天的事,都称不上是要紧的事。卫青想想,“没有。找我有事?”
太子眼珠一转,郑重点头:“有事,有大事。”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营养液,谢谢霸王票,谢谢Thanks?(?ω?)? 卫青第一反应是往四周看了看,一看当值的禁军离这边挺远,放心下来,小声问:“出什么事了?”
“嗯,在这里不便说。”太子见他这般谨慎,无语又想笑,他舅父可是威震匈奴,位列三公之上的大将军,“先去长信殿。”
卫青赞同,“那先去长信殿。”然而一出未央宫,进入长乐宫,卫青就发现不对,“太子,走错了。”
“没错。”王侯将相士大夫,没有刘彻手谕皆不得在宫内骑马乘车,太子除外。太子的马车可以到达任何地方。太子便邀卫青与他共乘,对面露迟疑的驭手说,“继续走。”
驭手应一声“诺”。转瞬间,车在长秋殿外停下。
太子踩着杌子下车。
卫青伸手抓住他的胳膊,“不是有要事?来这里来作甚?”
太子浑身一僵,一脚在上,一脚在下,不上不下,整个人异常不雅,“舅父,可以先让孤下来吗?”
52书库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