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作者:洛娜215 【完结】(1093)

阅读记录

    作为赔罪礼物,党项送来的五百头头牛自然是不会流入市场的,但汴京城内的牧场面积亦或者土地含量,并无法饲养这般数量的大型草食动物,所以他们最有可能的结果便是成为案板上的美食。
    如今又是夏季,保鲜不易。一头牛在死亡之后会以非常快的速度腐,败,官家又不好吃牛肉,故而一般来说这些牛最后会流入民间,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意外,官府将在不久之后开放牛肉市场进行牛肉的官方售卖。
    这也是汴京城的人民少数能够合法吃到牛肉的机会。
    如果说农民看到这些牛,想的是他们强壮的肩腹肌肉能够带来多强拉力的话,那么大宋的大部分人民看到这些牛想到的就是:牛板筋牛腱子卤牛肉白灼牛肉牛肥肠等等所有一切跟牛有关的食谱,没办法实在是,馋得厉害了!
    作者有话要说: 宋:辽要害党项,其目的是为了封锁我们买马的路。
    党项:辽要害我们,目的是为了宋!
    辽国:明明是你们两个人的电影,为什么硬要把我的剧情加入?
    (写得时候脑子里面一直在想这句话hhh)
    租借的区域其实按照现在的地图是以兰州北到靖远,西面是到天祝藏族自治区和安远镇之间的一个长方形。
    没概念可以去我微博看地图哦!
    为嘛要这儿………………昂昂昂昂昂因为这里有矿、有草原、有河西走廊啊!!!
    记住唃厮啰此人(GU SI LUO)这位朋友是我大宋的好朋友,他基本上一生都是亲宋,并且在宋的支持下压制住了西夏南近的步伐,可以说是李元昊的克星。
    吐蕃的范围可以理解为就是西藏,但是实际上没有现在的属于割据势力,没有统一,搓搓手。记住他哦!
    对了亲们我还是要提一句:
    宋,其实没少打仗。
    如果翻《宋史》就会发现宋一直在打,西边,南边,西北、西南都一直在打,每年打好几次,但正因为东北的辽、高句丽,西夏一般是以僵持为主所以给人他们不打的错觉。
    如果不打的话宋国怎么会有这么多屯军呢?仁宗后期可是有150W军队啊,每年都想裁军但是都减不下来。疯狂扩军的原因就是因为一直在打仗哒,招人之后不能裁军,所尤其是宋和西夏那一场,瞬间点爆屯军数量。如果真正和平的话会一直裁军的(譬如中国现在)
    他们也不是总是输,和辽国也能打个55开,其实真正输得惨的就是和西夏和金国。和西夏几次战役都挺冤的,输了的原因也和大众认识的将领自由度低相反……恰恰是因为将领的自由度太高了。要么迟到要么冒进要么抢功。如果不是因为宋难啃,你们以为为啥子蒙古人绕了一圈后再来啃宋啊?
    至于为什么到最后文官都反对打仗……理由和汉武帝后期全国都不再支持他打仗一样——没,钱,啦。
    北宋中后期军费开支占全国收入(注意是收入)的八成到九成
    即便硬要说其中贪腐减掉两成吧,也有六到七成,这可是收入,不是利润啊,这样的开销如果说不重视就有些没道理了。
    宋不是不注重军队,也不是不注重军人,他们不注重的严格来说一个是军官的传承和培养,另一个就是军人责任心和荣誉感培养。
    同时,对于别的朝代特别在意的问题(比如临阵脱逃不战而降)等情况容忍度太高,直接致使大部分军队没有血性。
    宋朝的很多将领都是文盲……基本都是靠着感觉打仗,一直到了中上层才开始念书。
    因为前文就说到,正规武举上来的都去做文官了,想要当军官只有跑到便将一级级打上去,代表例子就是狄青。
    当年范仲淹还有劝过他多读书呢,而且宋国的武将自卑心理很强(一个是总打输,一个是被打压)
    总之一个朝代不能用简单的片面的印象来形容。同样,一个历史人物也不能用简单的印象来形容。
    举个例子,赵祯大喵你们说他是仁吧……但是他好色啊,□□……也没少过,虽然没有记录,但是估计比曹操也少不了,他还被丢了媳妇的人告过官呢(喂)不光好色他还懒政啊。

52书库推荐浏览: 洛娜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