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似乎要比去年更冷一些,去年的这个时候大家还没有要冻掉手指的感觉,但是今年的物资和粮食送的较早,尤其是内陆还送来了一批羊毛毡子,主要是用来做胸甲和战衣之间的缓冲层,保暖效果却极佳。
裁剪完之后的毡子还被巧手的娘子们改做鞋垫,虽然天气冷,但是将士们觉得比之去年却舒坦多了。
巡逻完的兵士在进入营帐的时候稍稍放松,随着眉毛上沾染的冰雪融化,冻僵的脸庞亦是露出了几分笑意,因为他们嗅到了营长内的一股子甜蜜的谷物香气,这种这些日子一来渐渐熟悉的味道让他们一下子便觉得暖和了起来。
大半年前上头派了官来调查实际服役的军人人数,他们将军往上头报的数量比之过往少了许多。
军队的臃肿人数自然少了一些,也因此军官阶层空出来了一些空位,下头的人自然也能够顶了上去,这是好事儿。
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军队里头也缺少了额外的收入来源,上头的人愁眉苦脸,下头的人也知道今年这个年恐怕是过不了个宽敞年了。但没想到的是,紧接着上头便将这些有了差额的银钱以另外一种方式下发,他们允许军队建立额外的服务项目啦。
前提条件是在此处服役的老军人必须卸除军职,而且年龄亦是有所限制,年轻的兵士自然不会被抽调。
可以说这个部门基本是为了照顾年长的兵。
上头采取自主报名的方法,对于边疆的年轻兵士来说进入了这种养老部门,毫无疑问日后就将没有了进益同军功,因此去的人不多,大多都是已经厌倦了战争却无法离开军队的老兵。
这些老兵不少都是从军数十年。
便是回了家也发现家中已无一人,亲族看来的眼神亦是生疏全无惊喜。
他们就曾经遇到过一个老前辈,得了恩典卸了军职回乡,数月后这一位又千里迢迢地回到了军队,问及缘由,他只文绉绉的背了一句话:少小离家老大回。
随后便不再多提。
但大家都知道为了什么。
边军的军政制度是允许携带家人的,有不少家眷就住在离他们驻扎地不远的地方,只是,不是所有家人都愿意陪同戍边的。
此处本身就位于战争的前段,一个没能挡住便要丢了性命。况且军队中还有不少兵士的成分是灾民、充军等等情况,这些人是不想要回了伤心地的。还有一些人已经习惯了军营生活,无法再回归日常,总之军中总有一些人,宁可呆在危险的前线也不想离开。
此时,这样的新部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兵士们对于未来的生活压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上头也说了,这个新部门所创造的盈利缴纳税款和派发工钱之余,大部分都是用来反哺军队。
这也就意味着,某种程度上来说,上头是允许军队进行自己正式的产业经营,而且彼此独立存在,也能够有效避免军队的兵士被当做廉价劳动力。
总之,最近的边疆一派生机盎然,将士们的积极性远高于往。
要说缺点也是有缺点的。
譬如说这一次中央那边运过来的一股带着奶腥味的粉末,量还挺大。他们这边和平西军那边都分到了一半,上头的要求是要给军人们都吃上一些,尝尝是否有御寒的效果。
一并被送来的,还有治疗腹泻和便秘的药草,也不知道上头的人怎么想的,就讲这股子白沫加到粥里面,熬出来的就是奶粥,一群大老爷们喝了一个月之后,身上的味儿比家里的小崽子还重,回到家之后,媳妇看来的眼光总有些古怪。
一开始也不是没有人反对过,觉得这东西实在是娘们唧唧的,还有人吃了粥拉稀的,正打算抗议便发现军中医匠已经煮好了止泻药等着他们呢。
大部分汉子都没反应,少部分在重复两三次轻微腹泻之后也能够承受,唯有几个是一点儿都不能吃,这些人便被特批去吃白粥。
至于旁的能吃的人不想吃……呵呵,他们明明长着张娃娃脸却贼恐怖的伙夫兵说:不爱吃粥便去吃饼子去,又没人逼着你一定要吃粥。
52书库推荐浏览: 洛娜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