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作者:洛娜215 【完结】(1216)

阅读记录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宋国的出口货品大量增加,同时进口的货品亦然,进出口之间拉动的贸易额非常可观。
    宋国本来就鼓励海外贸易,在打通河西走廊之后,宋国的贸易路线又多了一条,也就是在如此的情况下,宋国方才能够支撑起攻打辽国的一场战争,也能够挤出以板甲武装起若干支部队的开销,当然这其中也有部队三产减轻了部分国家开支压力的原因。
    诚然,战争如果可以顺利的话,获得的利益是巨大的。
    但是在获取到这份利益之前,他们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去重建当地。
    举例来说,最先拿下了幽州,宋国获得了一大块平原地带,但是如今宋国还需要先向北部运输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首先他们需要修补被毁的城墙民居,其次,还需要在当地重新建立新的经济秩序。好在本地使用的货币也是大宋的铜钱,这给他们省下了使用大量钱币进行物资交换的过程。
    再有,他们需要支付一大笔抚恤金交给此次战役牺牲兵士。
    不单如此,现如今之前被辽国人荒废许久的长城也需要重新的修筑,调往其处驻扎的兵士营地也要建造,如今又多了西边的秦汉半毁的长城……既然要重新修筑,按照宋国的习惯都是使用厢兵或者募民制,发工资的那种,这两块地方的黏土产量都不多,砖头还要专门烧了运过去,总之一笔笔都是钱。
    收益是未来的,投资却是现在的。
    他们如今的开销几乎等同于重新修建出两个州郡。
    前年好不容易长为正数的余额,在去年的年终计算时,又变成了负数,等到今年年底,数字一定更加触目惊心。
    这一点就算是很有经验的夏安然也没有办法,因为宋国最近的几次战争说白了运气的成分很大,尤其是宋国拿下幽州的情况,若非正好遇到辽主逝去,其皇后又过于软弱,被萧妃夺了权,萧妃为了遏制萧菩萨哥的势力打压其一脉的武将自损筋脉,结果很有可能会不一样。
    但是在起兵之前他们本来的目标便是拿下三州,能够最后有这个结果也是意外之喜,即便还需要支付辽国岁币也值了。
    在如此情况下,如果还和辽国人谈什么战争赔款……只怕会起反效果。
    辽国的在此前传来消息,促成辽太后答应的理由很简单,有人说服她十年之后辽国现任帝王长成,届时在其执掌下夺回南京岂不美哉?
    ——虽然不知道是谁给了辽太后这样的念头,但是宋国知情者表示必须要为他上一柱清香,祝福他长命百岁,宋国需要这样的“敌人”。
    这些刚刚收回的失地能够给宋国创造的财政收入,主要还是以农耕的收缴为主,其数值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比较凄惨的,一来幽州这几年多灾,加之辽国并不如宋国那么在意农业,此处的农耕手段均有欠缺。
    再加上为了应付战争,此处的牲畜全数被征用,连耕牛也没有被放过,如今这些烂摊子自然要宋国来收拾。
    按照如今的产出……接任的官员在查阅了当地的地府制后得出结论让宋国的相关人员都要挠头。
    就此次战争发起之后的成本开销来说,想要依靠这些地方能够收缴的税负进行抵冲,起码需要十年到十五年。但事实上,在不久以前赵祯已经下令减免这些地方三年税赋以安民心。
    而在这三年里面宋国还要不停地进行投资、建设,综上所述,结论便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咱们真的不能再打啦!
    ——真的不行?
    他们家自小接受儒家教育,由文官教育而成,一贯充满儒家和平主义思维的官家,此刻用一种期待的眼神看着他新上任的宰相,而他选择的宰相包拯从刚入官场时候就以敢于直言敢于劝谏出现,此时的结果依然没有任何变化。
    不行,没钱了,再打就要动到根本了,若是再起兵事,再发生灾害朝廷就将没有余力救灾了!
    好吧,这是个大问题。
    得到了否定答案的赵祯幽幽叹息,喃喃道“看来只能留之于太子了……”
    没错,多年不孕的皇后这一次非常争气得给赵祯生了个男娃,既为嫡长,自出生便被他老子立了太子,加上这位小太子刚刚出生不久,党项便归来了一片土地,赵祯自然更加坚定自己若干年前的自我定位。

52书库推荐浏览: 洛娜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