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作者:洛娜215 【完结】(989)

阅读记录

    见夏安然面露感兴趣之色,此人心中暗暗叫苦,但是一时之间又确实找不出旁的借口,便索性眼一闭,言道“臣会制鍮铜之法,若此确为白铅,臣便可同铜同炒,以制鍮铜。”
    夏安然愣了愣,他歪头思考了下这是何物,然后眼睛刷得就亮了。
    哎呀,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呀。
    如果他没记错,鍮铜就是黄铜,鍮字同偷,意思就是偷来的铜……因为铜和锌产生反应后生成的黄铜量会增加,看起来就像是从铜里面偷来的,便有了这个“雅称”。
    没想到隔壁当真有一个会炼制黄铜的人,夏安然觉得这人不是他堂哥故意安排在这里的,便是上天的巧合。
    他毫不犹豫得摆摆手,示意人将东西拿走,然后他就坐在了屋内,静等隔壁这些人烧完了之后再回来。
    姿态悠闲得就好像是静坐于渭河畔的姜太公一般,他晃悠着杯盖,挑眼看着快步冲入的几个工匠的时候,眉眼间竟透出几分风流姿态。
    面对他们激动的眼神,他微微一笑“诸君,可愿加入我的工作室?”
    作者有话要说: 后出师表是不是诸葛亮写的还待定,因为是收录在旁人的文集里面。
    但是之所以课本不收录后出师表……大概就是因为后出师表给人一种破釜沉舟的绝望感吧。
    虽然很多人从中读出酣畅淋漓,但是我看来,那就是绝望感。
    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志意拘于一隅。出自于清金缨 的《格言联璧》,这有点类似于名言警句集,里面有特别多有道理的话,从为人处世各方面都有。
    这句话的意思……各种理解都可以,因为它没有上下文可以联系,但是大概意思都不差。
    工部在最初是一个小部门,类似于办事处的存在,是在宋中期废三司后,工部才正式成立的。
    仁宗开始硬气啦!
    二十多岁是一个很好的年纪,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敢闯,也是人性格重要成型时期,仁宗在历史上也是有过一段时间励精图治的激进派时候,但是后来遭遇到了许多打击= =然后就开始有些懒政,也就是后期我们看起来仁的一面。
    其实就是懒政,因为觉得怎么样都无所谓。    夏安然招募计划成功了, 但是工作室这一称呼还是被人婉拒了,理由是他们所属不同司, 这工作司也不是夏安然想建就能建的, 还得需要上峰批准。
    夏安然没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结,一直到挺久以后他才反应过来,他说的室被人听成司了……嗯……真, 真是不太美丽的误会呢。
    有了这群专业的大佬们压阵,实验的进度每日都在飙升,所以说术业有专攻,困扰了夏安然好几天的炸罐问题在他们手上几乎没用几日就被解决,之所以用了几日还是因为这些大佬去重新捏了陶罐。
    没错, 他们是自己重新捏的。
    捏完之后放在炉子里面烤一烤就能用了,其操作模式让没见过世面的夏安然目瞪口呆。
    而更可怕的是, 就在他们解决了这个难题之后, 看向夏安然的眼神还特别深沉。
    夏安然莫名其妙之余,只能微笑以待,而他的微笑仿佛证实了这些匠人们心中的猜测——上当了,能够做出如此设计的南王怎么可能解决不了如此基础的炸炉问题。
    不错, 夏安然炸炉的原因是他无法掌握好给小罐子透气和留住锌蒸汽之间的比例,为了尽可能多的留住蒸汽, 他开口的比例过小, 位置也有差错,导致馆内空气膨胀。但是这样的失误在匠人们看来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为他设计的装置充满了传奇版的巧思,甚至于提点他们时候说是否可以半个身体埋在碳里面烧这一点更是得到了证实有效。
    在匠人们看来, 唯一的解释便是——南王早就知道这个设备该如何改装,他之所以屡屡炸膛,便是为了引得他们过来。
    至于为何要引他们过来……想来是因为南王无意之间发现了当如何提炼白铅,亦是知晓白铅与铜可制鍮铜,然而为了避嫌,这样东西只能从他们手中制出为了引导他们,他便只得装作全无所知的模样,甚至犯一些愚蠢的错误。

52书库推荐浏览: 洛娜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