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他又让我进当时挖掘佛窟的工程队里,打打杂。工程队会给工人发馒头,省着吃,能勉强填饱家里父母和两个孩子的肚子。”
延先眼睛发红,又努力笑了一下,继续道,“再后来,我用这钱,一部分拿去治了母亲的病,一部分去租了一架运水车,每天早晚帮人运水,生活慢慢才有了起色。
现在父母都还健在,两个孩子也上了大学。我得知您是修宁先生的后人,匆匆赶过来,就想亲自把钱送过来。”
他走到鉴定席前,郑重地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打开,里面是一叠面额不一的纸币。
“当年修宁先生说是借给我,但我知道,他没想我还。可是还上这笔钱,是我一直以来的目标和心愿。”
余年闻言,没有推辞,将钱慎重地接到手里,“外公若是知道,一定非常欣慰。”
节目第二天一播出,就引来不少冷嘲热讽。
“——节目组想煽情,也太僵硬了吧?这台本真是够了,还有人会吃不起饭?发给一个工人的馒头,就能填一家人的肚子了?还有吝啬又小器地给两千多块钱,就能救一家人的命了?真的烦炒人设作秀的!”
不过很快就遭到了反驳。
“——有些人不是毒就是傻!木成窟发掘的事,现在都还能找到详细的介绍。佛窟才被挖出一个边角时,那边的专家就不敢动了,连夜去请修宁先生。修宁先生也立刻启程,赶到了发掘现场,一直到发掘工作顺利开展才离开。现在木成博物馆的那块牌匾,还是修宁先生题的。另外,国内不少文物发掘工作,都有修宁先生的身影。修宁先生之为人、品格、功绩,不是你随便就能骂的!”
“——我姥爷就是搞考古相关的,见过修宁先生几次,说修宁先生的学识与胸襟,都让他钦佩一辈子。而且姥爷对余年印象也很深刻,说总有个长相漂亮的小男孩儿,跟着修宁先生跑来跑去,研墨递笔,特别懂事!”
“——这是何不食肉糜的现实版?你所见即是世界吗?明明白白告诉你,就是还有很多人,买不起衣服,不知道手机电视,连饭都吃不饱。动不动就觉得是台本是煽情是炒人设,你的世界也太小了。建议可以去看看日曜手机拍的那个公益纪录片,指路[链接]”
日曜手机的公益纪录片,是官网、官博在晚上九点同时发布的,团队的行程被剪辑成了三集,每一集四十分钟。主要记录了新丰村的贫困情况,公益团队一行人的所见所闻等等。上线后,便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度和讨论度。
十点半,日曜手机的官博又放出了一个《日曜之行·番外篇》的视频,没一会儿,论坛就出了帖子。
“卧槽!断头安利你们去看《日曜之行》这个纪录片,从番外篇第三分十二秒开始,余年除了能告诉你应该怎么炒贵公子人设,还能告诉你什么叫做捡漏巅峰!!!” 日曜之行的番外篇不长, 一共不到二十分钟,但弹幕从头到尾, 都厚得能挡脸。
一开始, 是余年在简陋甚至有些破烂的小教室里, 给几个学生上课,没过多久, 画面就变成了余年在和村长对话,村长求助余年, 帮忙修水车。
刷过去的弹幕都很欢乐,“哈哈哈村长找错人啦,年年可能都没见过水车~”
“年年一脸懵逼压力山大哈哈哈~”
不过等镜头转换,弹幕刷过去整整齐齐几大排感叹号, 内容马上就变成, “卧槽,还真会?竟然连修水车都会!”
“第一次见爱豆挽袖子就跑去帮忙修水车的,你的贵公子形象呢?”
“我都嫌脏嫌累, 不是说贵公子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吗?”
等到画面里,余年跟着村长一起到了仓库,各种“仓库好脏”、“能不能找到备用啊紧张”这样的弹幕里, 突然就窜出了无数个“前方高能”,大红色的字体非常闪眼睛。高能预警一直持续到余年对着摄像说, 他不够资格,得他老师来才行,满屏的“跪了”和“捡漏巅峰”一眨眼就把“前方高能”几个字覆盖住了, 弹幕叠了一层又一层,画面跟打了马赛克一样。
这部番外篇最后的画面,是清晨,天才刚刚亮起来,村子里炊烟袅袅升起,山里笼罩着轻纱一样的薄雾,鸟鸣声清脆悦耳。
52书库推荐浏览: 寒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