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的现代纪事 作者:郁桢 【完结】(556)

阅读记录

    晴香愣了一下,才应道:“是!”
    隔日便是宴请宗室的日子了,未正的时候便有命妇相继进宫来给李微磕头。李微面见了几位藩王妃,说了几句场面话。齐太妃抱恙在身,始终没有露过脸。
    整个宴会显得很冷清,大家略动了几筷子,意思意思,结果每桌都剩了不少的菜。
    饭罢,大家相继散了。蜀王和蜀王妃留到了最后。
    李微看了一眼下面的这对夫妻,劝慰他们说:“齐太妃那里自有太医照料,会尽心照顾好她的身体,你们放心。”
    哪知蜀王突然就和李微跪下了:“母后,贵太妃身体孱弱,当儿子的哪里放心远行。还请母后开恩,等到贵太妃身体痊愈了再让儿子和儿媳前往封地吧。两地相隔千里,儿子牵挂贵太妃的身体,贵太妃倘或想见儿子了也见不了一面,恳请母后答应,让儿子和媳妇留下来侍疾。”
    侍疾?!这事之前发生过,上次李微最终答应了蜀王的要求,让他留下来。
    不过这次她犹豫了:“可是这于规矩只怕不和,你的那些叔叔、兄弟们也都要回封地了。”
    蜀王与王妃一道与李微磕头,并含泪恳求,
    李微心道,若蜀王真要翻出个什么事来,把他留在京中比放走可能更容易掌握一些,她也不想去征求赵骞的意见了,最终说:“念在你们两口子一片赤忱上,我答应你们的要求了。你们还是留在诩坤宫吧,也好就近照料。”
    两人见太后最终松了口,忙与李微磕头谢恩。    李微答应了蜀王夫妇,让他们暂且留下来侍疾,等到齐太妃痊愈后再回蜀地。
    赵骞听说了这个消息后,不惧崇庆宫的阻拦硬闯了李微的寝宫。
    “我之前和你说什么来着,让你小心提防,怎么想着还答应人家留在京城。你可想过要有个事怎么办,之前的遭遇难道你都忘呢?”
    李微见她怒气腾腾的样子,只是平淡的说了句:“我自有我的想法,摄政王不必操心。”
    “你呀,我知道我说什么你都不会听的。要是出了什么事也只有我给你兜着,可我不想你再受到任何的伤害了。”
    “摄政王,你请回吧。对了,我还想劝说摄政王一句,以后少来我这里,我怕被有心的人拿去做文章,不然天下真的就大乱了。现在我想要的只是平稳而已,也请摄政王自重。”
    即使站在她的面前,但她看他的目光却始终那样的淡漠疏离。
    曾经的那些温馨甜蜜,仿佛早已经成为了过眼云烟。面对冷漠的李微,赵骞半点也恨不起来。感怀之余不过叹一声造化弄人罢了。
    李俭要去云南了,曾派人到王府给赵骞送了帖子来。两人是相交多年的挚友,这一别再见又不知什么时候。
    下衙之后,赵骞坐了马车去了一趟尚书府。
    此时天色渐晚,李府大门上已经点亮了灯笼。大门洞开,时不时的有人进出。
    赵骞的车子缓缓停了下来,那门房的上的仆人见是摄政王的车子,忙不迭的上来请安,又有仆人已经跑去外院通传了。
    “这么晚了,王爷怎么过来呢?”
    赵骞并没有立刻下车,隔着帘子问了一句:“李家六郎可在?”
    家丁忙答:“回王爷,六爷才到家。”
    赵骞听说这才下了马车,跟前的小太监上前稳稳的扶住了他,赵骞却主动的抽开了手,挺直的腰,快步的朝门内走去。
    他步子沉稳又轻快,随从有点跟不上他的步子。
    李家的男人得了下人的通报齐齐的到了嘉善堂等候着,李俭官服都没有来得及换,匆匆的一路迎了出来。
    “王爷,您怎么来呢?”李俭说着便欲给赵骞行礼,赵骞却一把拉住他,低声道:“我来找你说说话。”
    李俭陪着小心,一路引领着赵骞去了嘉善堂。李家两房的老爷、少爷们见了赵骞纷纷行礼。赵骞道了一声:“免礼。”
    众人簇拥着他往中堂而去。
    齐至屋内,李绍请了赵骞上座,丫鬟捧了茶来,李绍亲自奉给了赵骞,赵骞欠身接住了,顺手将茶碗放在了一旁的几上。

52书库推荐浏览: 郁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