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之工匠大师 作者:九个栗子 【完结】(263)

阅读记录

    有什么办法,能恰当地完成这个过渡?
    让艺术真正地进入生活,而不仅限于品鉴?
    他伸出手,将木盆撤下去,把上边的这些木偶全都分别取了下来。
    雕出数个木球,每个球都掏出一个孔,孔直径5毫米,中间比较大,两端较小,在两个木球中间插上木杆,木杆两头各有一个小小的圆形凸起,卡好后木杆可以自由活动,但是却不会掉出来。
    然后将一个小木偶固定在这木杆上,左右手的鱼线绕过木杆相连。
    将这个小木偶摆到桌面,他轻轻推了它一下。
    木球滚动,木杆跟着往前跑的同时带动了鱼线,木偶的手便会悠悠摆动,这个木偶手里拿的是横笛,鱼线牵动时竟仿佛它真的在吹笛一样,木偶前后晃动却绝对不会倒下,衣袂飘飘,栩栩如生。
    【哇这个可以的,还能动!】
    【前仰后合?解锁新姿势啊……】
    【……我不想坐火车,列车长!停车!我要去幼儿园!】
    但是陆子安却没看到这边,他手指在桌面轻轻一叩,眼睛一亮:“对,就是这样!”
    这样的木偶降低了难度,但是却可以广泛应用,放在家里做摆件也很精巧,送给孩子做玩具也很不错,尤其是水陆两用,娱乐性增强的同时也兼备观赏性,这样的传统文化一定更能被人接受!
    水木偶为什么会失传?真的是前人太聪明,后人笨到无法复制?
    不,是因为时代的选择。
    如果不会推陈出新,适应时代的发展,千篇一律的木偶人表演自然就会被淘汰!
    水木偶本身带有娱乐性质,这项技艺推出后,多作推广,挖掘得更深入一些,结合其历史推出全套的木偶,做工精美的同时富有意趣,最好再带个讲解的小册子,买回去能看又能玩,还顺便了解了一项传统技艺,寓教于乐,何愁没人喜欢?    长此以往,原本会这项技艺的人自然会跟上,便能形成产业链,从而带动整个颓糜的文化体系!
    由此及彼,其他工艺其实也可以这样,就像竹刻一样,只要选对方向,一定能够有别的出路!
    只是这个想法一旦诉之于众并开始实行,必定引来如他爸这般的守旧派的强力反对。
    道阻且长啊……
    那么这第一步,就由他来实施好了!
    他看着桌面的木偶愉快地笑道:“为了庆祝水木偶重现,我决定这个木偶作为抽奖活动的奖励,来,老规矩,最先打1的人可以获得,我开始数数了啊,1……2……3,开始!”
    然后瞬间刷屏,他翻到最上边,看到那个名字怔住了:“又是余林生?这个……余先生,你上次的奖品还没拿走呢,这次的……”
    【余林生:你下午在家吗?我直接到你家来拿。】
    【这人竟然知道大师地址,这里面一定有内幕!太黑暗了,哇QAQ我要哭了。】
    【大师你直说吧,你跟这个什么林生是不是有不可告人的PY交易!】
    其他人纷纷应和,陆子安摊手:“没办法,谁让你们手速没练出来呢?”
    不过心里头也有些奇怪,这个余林生,到底是什么人啊?
    虽然众人吵着让他重新来过,但他也没有同意,只微笑道:“大家别担心,剩下的这些木偶后面都会在我店铺出售的,如果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说罢他低头看向另一个木偶,这个木偶是坐着的,正在弹琴,直接放到木杆上的话离地太近,琴太厚重,手动起来有难度。
    有什么办法能让琴变得更薄一些?
    陆子安拿起刻刀,却没有急着下手,而是用刀尖慢慢地在木料上轻轻划着。
    他好像在思考,又好像什么也没有想。
    一道,两道,三道……
    看上去毫无顺序可言的几道线条过后,陆子安突然提气!
    一刀干脆利落地削下,众人还没得来及反应过来便又是一刀续上。
    原本杂乱无章的线条仿佛活了过来,纷纷主动地脱离木偶,最后留下的古琴薄如蝉翼,却因为木料本身的厚重感加上表层有刷漆,一点也不透。

52书库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