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之工匠大师 作者:九个栗子 【完结】(367)

阅读记录

    当他放下刻刀,连陆子安自己都忍不住迟疑了一秒,才缓缓伸手提起如意提梁。
    他慢慢拉起,链条纷纷跟着提梁脱离桌面,发出沙沙的细碎响声。
    当他将这个提梁拉到最高处,链条绷紧,然后他松开了右手。
    看到这一幕的人情不自禁惊呼了一声,甚至还有人下意识打了两个字:【不要……】
    但是令他们感到害怕的一幕并没有发生,整个果核在链条下轻轻悠悠地来回晃荡,非常平稳。
    这链条看似精细,却真的承受住了剩余的果核的重量。
    【这是真正的鬼斧神工,我不敢相信我看个直播都出了一身冷汗。】
    【大师这是你自己自创的吗?我真的不敢相信这种链条能直接雕出来……】
    陆子安正放下果核在喝水,扫到屏幕时不禁顿了顿,清了清嗓子才道:“不,链子活并不是出自我的原创,它有着很久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过程,最早的套环工艺,出自春秋战国时期。”
    粉丝们议论纷纷,表示无法想象在旧时那般的条件下,古人们是如何制作这般精妙的工艺的。
    “古人的智慧真的超出我们的想象。”陆子安轻轻一笑:“在江西新干县出土的一件屈蹲羽人活环玉佩饰,是我国最早的活环玉器,集人兽鸟于一身,工艺虽然古拙,粗犷,但是真的非常美观,就如大家所说的一样,这种套环工艺在二千年前的出现真的是难能可贵的,目前是江西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如果大家有时间,可以前往欣赏。”
    众人纷纷感叹这个广告一点也不硬,对陆子安这样轻描淡写给人推广的姿态表示服气。    对于他们的感叹,陆子安只是唇角弯了弯。
    他把玩了一下核雕上的链条,声音轻快地道:“好的,我要继续雕琢下面的葫芦了。”
    此时橄榄核还剩下一小半,陆子安略微沉吟片刻,才慎重地下了刀。
    木与刀的艺术,在于每一刀都为表现主题服务,笔墨浓重都恰到好处。
    陆子安先雕琢出葫芦大概的形体,两球相接,大肚小口。
    之前掏挖掉链条后留下的痕迹他都没有直接凿掉,而是仔细思索后,慢慢将这些断断续续的纹路连接了起来。
    在他的雕琢下,原本杂乱无章的各种凸起都慢慢被磨平,葫芦本体逐渐变得圆润光滑。
    而在葫芦外层的线条被他逐渐削减,慢慢变成了一朵朵腾空的、盘旋在葫芦上的祥云。
    祥云打着旋儿,在尾端还有一根垂下来的打着细小的旋的藤,显得细嫩可爱又格外真实。
    虚虚实实,写实与写意、具象与抽象、神与形、刚与柔有机结合,妙境天成。
    原来葫芦还能这样雕吗……
    蒙辰羽不禁微微皱起眉头,他们平时雕琢葫芦,因为葫芦的谐音是福禄,象征着福禄双全,所以他们一般是能多精简就多精简,免得太过繁复起反作用,很少人会雕琢得这么细致。
    而陆子安这个葫芦却反其道而行之,用浅浮雕在葫芦上雕琢出细小的纹路,有清新淡雅的艺术效果。
    在进行细部纹理的雕琢时,他又换成了线刻,刻画和勾勒出的线条形象极具质感及表现力。
    当葫芦上的纹路雕琢完毕后,他拿起毛刷轻轻刷干净碎屑,众人才看到这葫芦表面竟是两条嬉戏玩闹着的龙。
    需要着重描绘的地方他毫不吝惜笔墨,需要留白的地方他都是轻轻一笔带过,最后的成品核雕整体瑰丽奇幻,神韵饱满,繁而有致。
    【我截图数了一下,这链条每条都是九个圈,有什么寓意吗?】
    【九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乃至阳极数,所以葫芦上雕龙……明白了吧,九五至尊。】
    看似繁复的纹路,在陆子安极为精巧的雕琢过后显得密而灵动。
    尤其是这般核雕技艺的施展、细若游丝般阳线阴线的雕琢、镂雕和掏环工艺的一丝不苟,堪比天工。
    但是这还没完。
    陆子安略微沉吟片刻,慎重地下刀,将两龙头相对的这一处,慢慢地进行着掏挖。

52书库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