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块原料都有可取之处,就看雕琢的人如何读懂,如何创意,如何琢磨。
《考工记》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然后可以为良。”
换而言之。
这是他自己的错,是他技艺不行,跟玉没有关系。
他关掉软轴机,慢慢地展开左手。
好在玉裂开的地方并不大,他迟疑了一下,微微倾了下手,将那块小的抖在了桌面。
原本巴掌大的玉,此时还剩了一大半,却露出了一道狰狞的伤痕,里面是带有杂质的并不纯粹的白玉。
白中透着深深浅浅的绿意。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让人痛心的是,因为陆子安之前的贸然下刀,导致有几处出现了浅浅的裂纹。
陆子安沉吟片刻,慢慢地将这块玉仔细研究了片刻。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里,他抿紧唇,握着软轴机,换了一个小磨头。
然后他转了转手腕,试了试力道,心里有一定的把握后再次缓缓靠近玉料。
玉和木不一样。
他的木雕之所以能够达到如今的地步,是因为他在一步步的研究之中,逐渐领悟到了木的真谛。
生命。
木是有生命的,它会呼吸,它的纹理,它的形态,在它成长的过程中一步步成型。
他掌握了其中的规律之后,只需要将其真正的美感展现出来即可。
而玉不是,玉给人的惊喜像是剥洋葱。
一寸更有一寸的美。
每一个细节,都有独特的景致。
他慢慢地用磨头将那些瑕疵都剔除干净,当最后一处瑕疵也被祛除之后,整块玉已经被挖得坑坑洼洼。
但是有一个特殊的收获就是,整块玉又变成了圆形。
而且没有了杂质,整块玉呈现出通透之感,上面有着深深浅浅的绿,下半截则光润白洁。
陆子安没有一丝迟疑,磨头在玉上轻轻滑动。
木雕与玉雕,其技艺虽然有差异,但是浮雕技艺却是大致相似的。
陆子安在下方慢慢雕琢出了一名学者。
线条流畅,学者以浅浮雕技艺雕琢而成,他却没有雕琢出学者神情,留给人无限遐想。
而上方看似无用的浅浅凹痕,他将其慢慢打磨成了流动的浪。
一条条动感的线条,组成了河流,从三面汇聚而来,归纳于学者。
最有意思的是,这些河流都是有颜色的。
或深,或浅的绿色,泛着温润的色泽,仿佛漫天星光都纳在了这方寸之间。
整体雕琢完成后,陆子安将其细细地进行着打磨。
而屏幕前的马征情不自禁握紧了手中的杯子,有些想笑,却又笑不出来:“俏色巧雕!他明显是第一次琢玉,竟然用了抛脏俏色法!”
“老师,您别激动……”青年连忙扶住马征,轻轻地替他抚背:“这陆子安倒真的挺有灵气的……”
岂止是有灵气。
马征怔怔看着陆子安微笑着举起那块玉雕,喃喃道:“你说……他能不能学会父亲的金银错工艺?”
金银错?
青年手顿住了:“老师……”
“我知道,我想想,我再想想……”
屏幕前,陆子安把玩着第一次雕的玉,颇为心喜。
他想了想,将其命名为《海纳百川》。
寓意有两层,一自然是字面意思,这玉本身雕琢的便是一名学富五车的学者,让人联想到海纳百川的意境。
其二呢……
他也是激励自己,必须潜心研习,方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海纳百川,这名字莫名的污,我是不是没救了?】
【污者见污。没救了,等死吧,告辞!】
虽然直播间不少人要求购买,但陆子安还是拒绝了。
这种练手作,拿来给曼曼玩玩还行,拿去卖就算了,他也不缺这点钱。
52书库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