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技艺对匠师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临深渊的感觉常使人知难而退,这和赛车、攀岩等极限运动所经历的心理压力很像。
抱着要把它磨破的态度,但又不能真的磨破它,要达到“在手疑无物,定睛知有形”的境界很难。
陆子安的打磨手法又与其他人不一样,他并不会专注地对某一点进行打磨。
而是通过点、线、面的方式,对一大块瓶身进行划分。
而且打磨的时候仿佛毫不顾忌会不会用力过度,瓶身会不会碎裂,盯着那一处从各种方位一直对其进行打磨。
他的这个举动,让现场很多人都感到惊恐。
惴惴不安的情绪,像蛛丝一样,轻轻地、粘粘地纠缠着每个人的心。
应轩甚至产生了幻听,仿佛听到了玉裂的声音,紧张得呼吸都有些困难了。
沈曼歌情不自禁慢慢站了起来,怔怔地看着陆子安。
打磨得多了,手指会泛红,指尖会有灼热的感觉。
做到此刻,陆子安完全是凭手和心的感觉在衡量其是否达标。
一处金太多了没关系,轻轻擦拭过后,便会呈现雅致的线条。
哪怕有时都听到玉瓶的响声了,他依然没有放弃。
不疯魔,不成活!
不到极致不罢休!
如果裂了,那就重头再来!
他绝对不会让不达标的作品从他指间产生!
带着这样的信念,他磨完了一个又一个面。
终于,在所有人紧张恐惧的目光里,他磨完了最后一个面,轻柔地将玉瓶放正。
轻描淡写地扫了眼沈曼歌:“成了。” 那一眼,看似只是陆子安的随意一瞥,但是在沈曼歌眼里,真的是一眼万年。
他专心致志地做一样精美到极致的作品,做完后,看着她说:“成了。”
啊啊啊,少女心简直爆蓬好吗?
陆子安却已经收回了目光,仔细端详着玉瓶。
与此同时,其他人也在聚精会神地盯着这双耳玉瓶仔细欣赏。
这个金银错双耳玉瓶,线条简约流畅,但其精妙复杂与艺术性甚至远胜于名家的画作。
因为在它的身上,既能欣赏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能触摸到陆子安的匠心与灵魂。
狭小的设计空间内,却有海纳百川,容天下之大的设计感,真的非常难得。
通过陆子安独具匠心的创作与雕刻,整个玉瓶透出晶莹润泽的光华,格外吸引人。
“这……这花纹看似有点像是西汉时期的几何云纹?”有人低声问道。
另一个摇摇头:“又不大像,比那云纹更加雅致。”
有人按捺不住,直接问陆子安。
陆子安略微思忖片刻,点点头:“这的确是几何云纹,但不同的是,我将这种纹路进行了修整,既不具象,亦不抽象,徘徊于有无之际,斟酌于形神之间。”
难怪会让人看着第一感觉就是西汉时期青铜器上的几何云纹,但仔细研究后又会觉得自有其特色。
“这种手法倒是挺独特的……”
陆子安只是谦逊地笑笑:“金银错从传统中走来,还要向未来走去,我将古典元素与时尚元素相结合,效果还是不错的。”
这个说法给了很多人启发,众人纷纷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其他花纹或许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杨大师关注的,却不是云纹,而是这真正薄如蝉翼的瓶壁。
他慎重地量了一下,看向陆子安的目光复杂难辩:“陆大师,你知道你的瓶壁厚度吗?”
“0.8毫米。”陆子安胸有成竹,神态轻松自然:“对吗?”
“……对。”
这也正是让杨大师所不能理解的一点。
如果说一处能达到这个薄度,他可以接受。
52书库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