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轻松,却将许多学习脱胎漆器的人拒之门外。
打埝时要特别注意“流动感”,漆沿着经络慢慢流,就像毛笔的感觉一样。
陆子安手法熟悉,打埝的动作极为灵动。
生漆干涸硬化后,形成了一层光滑的漆膜,然后就需要再次进行打磨。
打磨其实最费工夫,和玉雕一样,毫厘之间最见匠人功底。
如果力度不够,表面光彩欠缺;
磨过了头,隐藏的纹理全然没有,此前的功夫就算白费了。
虽然很难把握,但脱胎漆器的迷人之处,或许就是这种恰到好处的美。
这时再涂上白色的颜料,颜料层极薄,所以胎骨本身的纹理还是非常清晰地呈现出来。
圆滑的线条沿着整个瓶身蔓延,看上去像是阳光下泛着的粼粼湖面。
而因为上面覆了白色颜料层的缘故,整个瓶身呈现出一种淡淡的月白色泽。
月白其实不是白色,它是一种淡淡的蓝。
偏偏陆子安在其中加入了银粉,铺得非常均匀的银色细而沙,磨砂的质感,显得比普通漆面更加高贵。
场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其吸引,甚至连摄像头都大半转向了陆子安。
其他人的作品虽然也有非常精妙的,但是却都无法与陆子安的作品相提并论。
而这还不是结束。
陆子安拿起细毫笔,慢慢地点上颜料,在瓶身进行着细致的勾绘。
鱼。
不是锦鲤也不是漂亮的海鱼,而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青鱼。
身体细而长,微微侧身,只看到它的顶部,仿佛它正围着瓶身游动。
然后第二条青鱼,色泽微淡,鱼小了一些,依然非常优雅从容。
第三条,第四条……
陆子安画鱼,与其他人不同,他并不需要刻意描绘鱼的动态,甚至这些鱼在瓶身的尾鳍都没有故意画得弯曲。
青鱼在华夏很常见,比如说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小青的原型,许多人以为是青蛇,其实是青鱼。
陆子安笔下的青鱼色泽有深有浅,有大有小,没有很规律的分布,只随意地点缀在瓶身。
那种青中带着点蓝,又隐着些浅灰的色调,仿佛一根柔软的箭,直击人心。
当陆子安收笔,整个花瓶仿佛是一汪动态的湖水,青鱼游曳,灵动自然。
深青中带着灰,与瓶身的白色相衬,仿佛是一幅动态的水墨画。
瓶身虽然没有凹凸起伏的立体痕迹,但是所有青鱼都仿佛是真正在水中游动一样。
陆子安的绘画技艺极为高超,瓶身是平面的,但是给人的感觉仿佛它有无数层。
波光潋滟的水面,清晰的鱼是一层,色泽浅一些的是一层,小一些的是一层,再深处颜料下漆料隐隐透出的褐色仿佛是湖底折射出来的色泽。
虽是一瓶,却仿佛是一整个湖。
一位评委由衷赞叹道:“工笔精刀摹美人,环姿燕色幻如真。晶莹髹漆千层罩,月里嫦娥羡几分。”
是啊,月里看嫦娥!
真是有那种无法诉说的意境之美,让人感觉仿佛在湖中畅游,与鱼同乐一般。
其他人的作品也纷纷完成了,众人一眼望过去,便只看到了石村真未的作品。
他的作品也非常切合他的身份,正是平堂最擅长的百花花饰,一个百花雕漆剔红春宫盖盒做得无比精致。
他用的是雕漆技艺,融入了莳绘点缀,看上去极为华贵。
尤其是它的精细小巧更是深深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顿时将其他莳绘作品比到了尘埃里。
众人纷纷离席,将各自的作品送到评委台前。
所有或金或红的作品里,陆子安的作品最为突出。
石村真未在他的瓶前静立半晌,无奈地笑了:“陆大师技艺卓绝,胜出是众望所归,只是我想问一下,陆大师您这件作品的名字是?”
52书库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