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之工匠大师 作者:九个栗子 【完结】(761)

阅读记录

    他不是在做赝品,纯粹只为自己喜欢。
    陆子安仔细地欣赏着这幅巨作。
    黑白相间的画面,远山重峦叠嶂,以细微的铁线勾勒出烟岚迷遮,一二亭台疏落山间,似真似幻,若隐若现;
    山麓溪岸相连,兀石环抱,岸边垂杨依依,树木峥嵘,铁的粗犷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溪流潺湲,蜿蜒远去,水中有归帆棹影,点缀其中;
    溪上小桥平空,仿佛有风吹过,桥上两个行人,正在相互楫让。
    整幅图不仅构思严谨而且富含变化,上虚下实,远疏近密,山峦烟霭互映成趣,流水小桥,相得益彰。
    图中景致仅以铁线勾勒,用笔简省,仍能给人以“发思古之幽情”的空灵超脱感,尤其是整幅作品都凸出画面,与木雕浮雕完全不同的视觉冲击,更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仅以此画,陆子安便已看出这位汤叔的技艺之精湛,怕是不比那位先人差。
    因为哪怕是他,早已习惯体会玉雕的意境,也在欣赏这铁画时,情不自禁悠然生出归隐田园、风流林下的内心向往。
    比起水墨画的温婉绵延,芜湖铁画的与众不同,大抵就是与画融为一体的那份铁骨柔情吧。
    “不过这幅画我不卖的,老板要不要看看别的?”汤叔说着就捋袖子上前想搬开这幅画。
    “哎不用。”陆子安连忙拦住他:“不急不急,我再看看。”
    一旁的邹凯皱着眉头,这一坨坨黑铁,看着奇奇怪怪的,是画又不像画……
    不过看倒是挺好看,竟然还有这种画吗……
    “其实我这都不算什么。”汤叔说起老本行就话多了起来,兴奋地道:“我们老祖宗的技艺才叫真的高绝,很多人都认为,元明时代丹青高手之画与铁画相比都黯然失色呢!”
    邹凯也点点头:“这画倒确实挺不错的。”
    一旁的小元也颇感好奇地看着他:“这位老板也对铁画有研究?”
    “哦,我的意思是,别的画要保管的话,要考虑各种环境啊湿度什么的。”邹凯指着这铁画,笑嘻嘻地道:“它反正是铁的,倒是怎么着都能保存好些年。”
    “……”原来是这样才觉得铁画好啊,小元表示很失望。
    “的确如此。”陆子安站起身来,语气低沉:“清代诗人梁同书称铁画“无不入妙”,“世罕见之”。他作的《铁画歌》中就有一句:“谁叫幻作绕指柔,巧夺江南钧巢笔。……采绘易化丹青改,此画铮铮长不毁。”算是一句诗就把铁画这一特点雅致地表现了出来。”
    邹凯讪讪,如果鹏哥在这,肯定会敲他一爆栗:让你多读书!
    有文化的能念诗,没文化如他就只能说这玩意保存期长耐操了。
    不过笑归笑,邹凯倒是还记着自己的本职工作:“汤叔,这铁画有什么神奇的故事吗?比如您那位老祖宗,最好是有意思一点的。”
    汤叔下意识就想怼回去:铁画就是铁画,能有什么意思?
    一旁的小元眼睛都快眨出双眼皮了,汤叔总算是把涌到喉咙口的话给憋了回去。
    不能怼不能怼。
    汤叔有些窘迫地道:“这个,老祖宗是不能编排的,呃,我的算不算?我先前怼了一个客户,然后没订单了,我就从城里搬到了县里,后来又有人让我做假货,我没肯,没钱了就从县里搬到了乡下,后来……”
    “咳咳咳!”小元眼睛都快抽筋了,也没见汤叔瞅他一眼,只能咳嗽一声吸引注意力。
    瞪着汤叔的眼神都快冒出火来了:你傻呀,跟人说这个干啥!
    “……”汤叔表示很委屈。
    “哈哈哈哈!这样的吗?”邹凯大笑,看看汤叔,再看看恨铁不成钢的小元,乐不可支:“太逗了……所以汤叔搬来这里,一共是怼跑了几个客户?”
    “没数过。”汤叔哼哧哼哧地瞅了眼小元,后者已经没眼看,朝天翻了个白眼儿。
    误解为又回答错误,汤叔犹豫了一下,想了想:“好像,二十来个吧……”

52书库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