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打开时间的门(下部大结局)_皎皎【完结】(39)

阅读记录

  “是的。”唐宓点了点屏幕,“照片里有个男生,是我高中同学。”

  “哪个?”纪文静凑过来看,“哦,是叶一超吗?”

  “师姐你认识他?”

  “谈不上认识,就一起吃了顿饭而已,但是想忘记他也很难啊。”纪文静笑着说,“我同学是学物理的,都研三了,对叶一超推崇备至,说他即使在天才成群的普林斯顿,也是最优秀的那一种人。这么高的评价,我当然记住了。”

  唐宓完全同意这个观点:“完全没错,他真的是天生为了数学而生的那种人。”

  纪文静“啧啧”感慨了几声:“不过呢,天才级别我等凡人羡慕不来,只有靠勤奋来弥补了。”

  这话让唐宓心有戚戚。

  “行了,你去忙你的吧。我得回去看书了。”

  纪文静摆摆手,抱起笔记本回了房间,片刻后卧室灯光亮起,唐宓透过fèng隙发现,她正靠在chuáng沿啃书。

  也真是辛苦,旅行回来还没休息就陷入了下一轮苦读,由此可见,正儿八经拿自己能力去国外名校读书的,都不可能làng费一点时间。

  两周时间后,唐宓已经很熟悉美国的生活了。跟纪文静说的一样,外面吃和自己做各占一半,吃饭大部分时间是和李知行搭伙,每个周末,两人会开车去中国城扫一堆食物回来,做上好几个菜,比如卤上一锅ròu,平时热一热就吃。她从小就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外婆在田地里忙的时候她总是一个人做好祖孙两人的饭菜,她自觉厨艺水平一般,做饭追求快速简单,但无论是李知行还是纪文静都对她做的饭菜赞许有加。

  生活很顺利,学习也上了正轨。

  唐宓是来美国学习的,她选了能力范围内所有的专业相关课程,课表几乎是满的。李知行知道她的聪明和努力,但是看着课表也有点为她担心,美国的课程和国内的课程不太一样,语言关是个问题,就算能克服语言关,课外作业也不那么简单。

  唐宓掷地有声:“每个学分都是钱啊!”

  她用一种奇特的公式计算学分的价格。这四个月的机票和生活费是固定成本,学分则是变动的,选的课程越多,学分也就越多,每个学分均价越低,自然也越划算。

  李知行听完,失笑道:“这么实际的计算方式真是具有商学院特色。”

  “我不能丟学校的脸。”唐宓说。

  她是这个jiāo换生项目开展以来的第一个学生,绝对要做到最优秀才能不辜负母校和导师。

  她每天早晨搭李知行或者纪文静的便车去上课,因为课程多,学分也多,写各种各样的论文参加各种各样的小组活动。不得不说,美国顶尖商学院的学习环境确实优于国内,就连教材都编得更好一些,而图书馆里的资料和论文之丰富,在深度广度上无限地扩充了唐宓的知识面。她抓紧课外的每一分钟阅读国外著名经济学家的著作和最新论文,一个月下来,笔记至少记了十万字。

  撇开语言上的陌生感,课程和作业的难度都和国内相差不太大,她完成得非常顺利,每次“paper”都轻松拿到A甚至A+,得到表扬是家常便饭。

  出国之前关于“也许学习跟不上”的担心完全不再存在。

  那种感觉特别奇妙——她知道自己的见识很少,虽然一路名校读过来,但阅历着实不算多,脑子里想的,就是本科毕业后找工作挣钱这等浅薄的想法。中学的时候,叶一超说自己以后一定要去美国深造的时候,她的内心除了佩服就是仰望,因为她压根没想过自己也能出国留学。因为仰望太久,她对伯克利这种世界名校一直心存敬畏,她觉得能在这种学校读书的人,一定各种完美各种优秀,优秀得让自己望尘莫及,于是内心更多了一分忐忑。现在,她却忽然发现,这些世界名校的学生也不过如此,怎么看,他们还不如自己厉害,那自己之前紧张忐忑个什么劲?

  至于jiāo友,同样让她大大意外了一番。

  伯克利的商学院是个大杂烩,各国学生都很多,各族的学生都有。事实证明,能在伯克利这种学校读研究生的,都没有太糙包的,小组活动的时候她对这点感受得尤其受得尤其深刻。没人是糙包,各种IDEA的碰撞让团队随时充满了火花,偶尔也有摩擦但是大问题不太可能出现。班上的每个同学都有长处,她的长处是数理类,在小组课题中,她通常做数学分析的工作。她从来不是那种很善于和人打jiāo道的人,但她奇妙地发现,和这些外国人打jiāo道没有想象中困难,甚至可以说,比较轻松。

  “高度发达社会的优越xing。”李知行说,“又因为你周围的同学群体比较高端,他们轻易不评判人。”

  她虽然一直不在意周围的闲言碎语,但她很清楚,从小到大,自己一直是校园八卦的中心。她的身世、容貌、成绩、社jiāo关系等,每一项都是别人叽叽喳喳的谈资,无形的压力压在肩膀上,尽管努力忽略,但qíng绪总归会被影响。

  ————————————

  ⑨论文。

  ⑩IDEA,全称IntelliJIDEA,是java语言开发的集成环境。

  ————————————

  但是在美国,这种无形的议论少了太多,没人关心她出身于什么家庭,没人关心她有钱还是没钱,大家都太忙而且理智,没时间去当长舌妇。她觉得背后一轻。

  “这样挺不错的。”唐宓很满意现在的qíng况。

  李知行轻快地说:“接触外国人还算容易,不等于成为朋友也容易。”

  她对和外国人成为朋友兴趣不大也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她只在学校待三个多月,总计十五周——成为朋友可不是区区这点时间可以搞定的。

  唐宓指出:“但是,你的外国朋友挺多的。”

  准确地说,李知行的中国同学外国同学都不少,他的公寓几乎是中国留学生的据点之一,因为楼上楼下的关系,唐宓也常常去他家拜访,李知行的jiāo友之广确实让人佩服,可以说一句“往来无白丁”。

  李知行说:“这么说吧,中国同学里有吝啬狡猾之人,美国同学中也有豪慡仗义的。”

  “你是说,国籍和背景不重要?”唐宓问他。

  “因为文化差异和地域差异,和外国人打jiāo道不容易。”李知行说,“如果有相同的目标就不一样了,也就是古语说的,求同存异。”

  她点头,对李知行的话深以为然。来到国外这段时间,李知行宛如导师一样指导她方方面面的学习工作,她学到的东西很多,这也足以让她对李知行除了感激之外,更多了一分尊敬。

  |第十二章|单恋最辛苦

  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都很顺利,除了东西难吃一点,唐宓觉得在美国的生活远比起初想象的好,除此外还有点意料外的惊喜发生。

  十月初的时候,她接到唐明朗的电话,他表示很欣慰白己的姐姐也来了美国读书,自己要来旧金山看她。

  现在的明朗是什么样子,她也颇为挂怀。

  于是唐明朗到达旧金山的那天,她和李知行都放下了手中的题,起去机场接人。

  洛杉矶和旧金山距离不近,开车需要一天,这绝不会是喜欢舒适的唐明朗选择的出行方式,因此他选择了飞机出行。

  然后她就吃了一惊。

  因为不是明朗独自前来的,他还带着个漂亮的女孩子款款走出机场,女孩子一手拖着行李箱一手挽着唐明朗的手臂,两人的关系一看即知

  女孩子白皮肤大眼睛,留着大波làng的鬈发,她染过头发,透出一股枫叶的金红,她不算特别高,修身连衣裙裤袜短靴的搭配,指甲上亮晶晶的炫人眼目,看上去就跟唐宓偶尔瞥到的服装杂志中的时尚女郎一般。

  唐宓和李知行对视一眼,两人都在对方的视线中找到了答案——显然,由于唐明朗之前没有告知,他俩都不知道唐明朗还会带着一个妹子来旧金山。

  唐明朗看到了两人,上去就和唐宓来了个热qíng的拥抱:“表姐!你也到美国了啊!现在看到你真是太好了。”

  唐宓莞尔,踮起脚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之前也想过回国之前去洛杉矶看你。”

  “那也很好啊!LA可以玩的地方很多的。感恩节假期的时候,你可以和表哥一起来LA。”

  回答的是李知行:“有时间我们就过去。”

  “好呀。”

  ——————————

  LosAngeles的缩写,美国西海岸城市洛杉矶为西班牙语、原意“天使之城”。

  ——————————

  李知行和唐宓站在一旁,微微笑着,看了看明朗身边的女孩子。

  唐明朗立刻会意,下一秒闪到了女生身边,拉过她的手一本正经地介绍:“这是我的女朋友,贺优。”

  贺优笑意妍妍,搂着唐明朗的手乖巧地叫了一声:“表哥表姐,你们好。”

  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这下子两人确定了这妹子应该是中国人而不是ABC,唐宓和李知行两人都对她露出了礼貌的笑容,脸上半点意外表qíng都没有,仿佛明朗已经事先知会过,她出现在这里再合理不过了。

  倒是唐明朗哈哈笑了几声,得意扬扬地说:“表哥,没想到我有女朋友了吧!我就是特意不告诉你们,让你们吓一跳的。”

  一旁的唐宓抿了抿嘴。这点事就想吓倒李知行,应该说唐明朗还是太单细胞生物了。

  “你也二十岁了,应该找女朋友了。”李知行微笑着跟贺优寒暄了几句,又伸手拿过立在贺优身边的行李箱,“行李箱我来拿。我们走吧。”

  贺优的行李箱至少是唐明朗箱子的两倍大,对一个女孩子来说,肯定是不小的负担。

  贺优跟李知行甜美地道谢:“表哥,谢谢你。”

  “不用客气。”

  李知行所看到的,比唐宓更多。唐宓只能看出贺优的漂亮时尚,李知行却发现,她的头饰衣服鞋袜都是奢侈品牌,闪烁银光的项链和耳钉绝非凡品,就连行李箱都是Lv的新款;她的妆容也非常jīng致,jīng致到了无痕迹的程度,那是最高档的化妆品才能烘托出的效果。

  唐明朗的生活费李知行门儿清,他自己花都不太足,绝对供不起这个叫贺优的女孩子的一身行头。那就只能说明,这女孩子的生活标准就这样高大上。

52书库推荐浏览: 皎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