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斯摩勒!”那祭司狞笑一声:“格拉木拖拥火温!”
他揩着头上的汗叫了几声,人们立刻把那女子也捆绑在—边,不过,却没有和原来那群人缚在一起。
祭司亲自围着柴堆兜了一圈儿,便用火把点燃了那柴堆……
箫剑的心像一下子被泡进了沸水里,不知怎的,脱口而出:
“不许杀人!我们是官府派来的!”
箫剑的喊声惊动了场中所有的人,所有的火把都集中了过来,所有的目光都盯视着这群不速之客。
突然,那个缚在门板上的年纪大一点的青年竟高喊一声:
“官家救命!这个祭司是叛贼!”
他竟然能说这么纯熟的汉语,箫剑心里不禁轰地一热,一手按剑,口中大喝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士,率士之滨莫非王臣,天朝律令诛杀自有法度,谁敢乱杀人命?快放了他们!”
但没有人听得懂这些话,他们沉默了一会儿。
只听那持刀被擒的女子又和祭司各自大声吵嚷了一阵,那女子的口便被人堵上了。
只听祭司念四着咒语,人们又像着了魔,挺着刀一步一步bī了过来。
“开枪——朝天!”箫剑下令。
“砰”地一声响,似乎震得苗人们迟疑了一下,但这都是些剽悍勇猛之士,很快就灵醒过来,又bī上前来。
箫剑这时心一横,咬牙说道:“冲那个祭司,齐发!”
“呯、呯、呯……”十枪齐发,那个祭司连哼也没来及哼一声便软软栽到士台子旁边。打得他脸上身上都像蜂窝一样,汩汩的血顺台流淌下来。
箫剑一边命令急速装换火药,一边大声喝呼:“违命者死,放刀者生!”那个躺在门板上的青年说了一阵苗语,像是在翻译箫剑的话,于是人们纷纷将刀扔在了地上。
于是箫剑就这样救下了当地土司嘉勒巴的两个孙子——色勒奔和莎罗奔。
原来一个月之前,当地土司嘉勒巴和儿子阿莫qiáng一同去铜令寨赴筵,回来后父子双双染病,百治不救。一个月内就双双去世了。
嘉勒巴一死,家里治丧,苗人很是信神的,他夫人说丈夫是英雄,儿子也是英雄,坚持要请红衣活佛第桑结措——就是那个祭司——来给他们父子俩祈祷。
这样,就引láng入室了。第桑结措带着二百多名喇嘛来到他们寨中,本来他们是为亡灵超度的,但一来就占了嘉勒巴的宅子,恰也凑巧,嘉勒巴的两个孙子也一齐病倒,发热,说胡话不省人事。
第桑结措又是烧香又是请神。
还说嘉勒巴祖孙三代作恶,得罪了佛爷,不但一门绝后,全寨人都要跟着死,除了处死色勒奔兄弟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箫剑听色勒奔向他说了这些,马上反应过来,自己用火枪击毙了第桑结措却并没有解除人们疑虑。
箫剑略定定神,带着那十几个兵士走近士台,土台周围的几百双眼都死盯着箫剑,他们只是一步一步向后退,却没有人离开场院。
苗民们在暗中窃窃私议了一阵子,一个头发灰红的老者站出来,双手平展向箫剑一躬,说:
“官府老爷,我能说汉语。嘉勒巴土司穷兵好武,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征战,他惹怒了上天,他的子孙也应得这样的报应!如果不烧死色勒奔和莎罗奔,上天还会降祸我们全寨。我们一向遵守官家法统,不知老爷为什么要gān预我们的族务?
箫剑说:“这是你的话,还是你翻译别人的话?”
“这是第桑结措带来佛祖的旨意!”
“他不是你们寨里的人,凭什么来管这寨里的事务?你叫什么名字,在寨里是什么身分?”
人们听了那老者翻译箫剑的话,又jiāo头接耳一阵议论,又一齐用专注的目光盯着箫剑,仿佛在等箫剑的回答。
老者郑重地向箫剑一躬,说:
“我叫桑措,是嘉勒巴土司的弟弟,专管本寨佛寺祈祷供献的使者。我哥哥一家遭到这样的报应,我比谁都难过。但我说的话确实是在西塔尔大佛寺求签求得的原话,大佛寺还专门派了祭司老爷来执行佛的旨意,你们打死了他,上天会雷击死你们的!”
箫剑听了哈哈大笑,说:
“大祭司既然是佛的使者,理应神通广大刀枪不入!这么多的人都没有死,怎么偏偏他被打成一堆烂ròu?这正是他欺蔑佛祖的活证据,他来诱骗你们杀掉自己的英雄,好让你们重新被欺侮奴役!”
箫剑说着说着灵机一动,想起这一带苗民对诸葛亮敬若神明,接口又说:“我们是去边疆巡视的朝廷大军,路过这里,诸葛亮托梦给我们主帅,说有英雄遭难,要我们赶快来救!不然,怎么会这么巧!”
“诸葛亮?诸葛亮是谁?”
箫剑正在发怔,一个小校大声喊:“就是孔明!”
人们轰然一阵议论,竟都一齐跪了下来,膝行向箫剑靠近。口里热切地说着什么,一脸虔诚膜拜的神色。
突然。一个小伙子“呀”地大叫一声,举起一柄大刀冲过来,对准门板上的色勒奔就刺。
箫剑粹不及防,连剑也来不及拔。
斜刺里又冲出一个女子,用火把直撞那个小伙子,口中尖叫着什么。
老桑措叹息一声给箫剑翻译,箫剑才知道,这是几个年轻人的又一本孽缘帐。
那举刀杀色勒奔的叫贡布,那掩护色勒奔的女子叫葛玛。
桑措说,贡布喊的是“他不爱你!”
葛玛则喊的是“我不爱你!”
这翻译得简捷明了,大惊初定的箫剑倒被逗得一笑,心想看来qíng之一物,无分域中域外,皆是一理啊。
于是问了问色勒奔兄弟的病况,才知道不过是nüè疾。
箫剑便把随身带的金jī纳霜给色勒奔兄弟吃了,不到半个时辰就退了热。这一手比什么都管用,苗民们立刻把箫剑看成神仙活佛。
箫剑他们带的紫金活络丹,薄荷油、驱热怯风散,在这里大有用处,家家户户轮流抢他们去喝糜子酒。
箫剑不敢耽搁太多,问起往青海回疆去的路途。
他们一听都笑了,说:“我们吃的盐巴都是青盐,年年都要到青海去,恩人需要,我们自然选最熟悉地形的人去。”
于是苗民护送箫剑他们回大本营,藏红花、鹿茸、麝香、三七、木叶糙整整用了十个骡驮子作礼物。
色勒奔兄弟送了一程又一程,最后依依分手时对箫剑说:
“您是个心地极好的人,佛爷必定保佑您。有朝一日有使得着我们兄弟的,只要捎个信来,千里万里我们不辞!”
就在箫剑满载而归的时候,他并不知道永琪的大本营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永琪的五千大军依林傍河扎下营寨,日子一晃就过了好几天。
这一日正是太后者佛爷的千秋节,大军虽已远离北京,但永琪还是传令下去教军务分发每个士兵二厅咸牛ròu,一斤川huáng酒同庆同欢。五千军士各归统属,叠石砌灶提水烧汤,一切预备停当,分帐篷席地而坐,饮酒吃ròu取乐。
中军帐小四儿里外张忙,指挥亲兵们摆拜寿香案,布瓜果桌子,正是一头热汗,恰见永琪,尔康巡营回来,带着十几个近卫戈什哈。
小四儿说道:“两位爷,都预备好了,要不要知会各军门,佐领过来?”说着便打下千儿去。
“不需要了!”永琪说道:“他们各自设帐,乘今天大喜的日子,也都要各自聚一聚。”
于是领着紫薇、小燕子、晴儿、拈香在手,在案前对着北京的方向跪拜下去,五人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永琪仰首望月,喃喃说道:
“恭祝太后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太后千岁千岁千岁!”
这时月朗星稀。岸风凉凉,涛声远长。
行礼完毕,众人起身回到帐中,入席祝贺。谈笑玩闹间。想起紫禁城里的种种往事,晴儿愈发惦念起箫剑来。
忽然听到左营寨中歌声嘹亮,是官制凯歌,唱得雄壮齐整:
旧闻天字原知向
今恐雄锋不可撄
一一颉颛尽活首
夜来万斗静无声!
接着右军兵士应和唱歌:
阵台将军飞羽箭
战酣勇士掣雕戈
降戎奉檄皆鹰犬
兔有山前得脱么?
大家都停住了静听,心里比较着哪个营唱得好。
永琪说道:“军无凯歌兵气不扬,这次虽说是巡视边疆。看近年来,边疆日益多事,我们不得不有所戒备打算呀。”
尔康道:“现在南北疆大有láng烟遍地之势,这次皇上要我们巡视察探,看来也是做练兵兴军的准备不。”
永琪长叹一声,目光投向漆黑的远方,说道:“我只想兢兢业业,努力办好差事能替皇阿玛分扰解愁就好了。”
又想到什么,问小四儿:“中军怎么静悄悄的?去看看都在gān什么呢!”
“奴才不敢偷懒。刚才各营又转了一遭儿。”
小四儿重:“海军门正和兵士们说笑话儿呢,奴才笑得肚子都疼了。”
“什么将带什么兵。”永琪笑道:“海察儿jīng灵机智,自己有自己的一套——他说什么笑话,讲给我们听听。”
52书库推荐浏览: 琼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