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何处_安意如【完结】(16)

阅读记录

  第52节:清醒的高贵(2)

  是她,在极端艰难的qíng况下拖着病体,随着梁思成辗转多个大学,从无到有,一手一脚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建筑系,教出培养出中国第一批建筑师。亦是她,倾注心血帮助梁思成完成多部关于建筑的论著。林徽因过世之后,有人评论,梁思成著作的文字仿佛也就此灰沉黯淡,再无动人的才气。

  林徽因出身官宦世家,又曾游学欧美,接受新文化的教育,是当之无愧的时尚cháo女,在今日看来亦是出众。她也确实是当时京城的jiāo际花,但在那之外,她更是一位涉猎广泛、xing格鲜明的知识女xing,一位有着杰出贡献的建筑师,一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不应不提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就由她主导设计,此外她还参与了纪念碑的设计、景泰蓝工艺的革新,而最不应被忘却的,是林徽因和梁思成在保护北京古城方面作出的坚持和努力,以不懈的努力去对抗顽固蒙昧的现实。作为早醒的人,即使四处碰壁、伤痕累累也在所不惜。他们身上体现了真正清醒的知识分子的坚韧和独立,不同于犬儒主义。

  他们当时所坚持和担忧的已经被时代证明。

  越谈论,我就觉得这个林徽因离我原先所熟知的林徽因越远,离真实的林徽因越近。我们之前所看到的,只是被宣传、被渲染的她人生的一小部分。不能说全不对,只是不完整。

  真实的林徽因,有着新世纪女xing亦难企及的坚毅。为了不做亡国奴,她可以同梁思成放弃北京优渥的生活,携家带口四处迁徙,避居昆明,避居李庄。pào弹就在头上飞,“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那时真是今日不知明日事的混乱年月。人们只看到她光鲜亮丽的一面,亦只觉得她只能养尊处优下去。又谁知,她真的可以不计环境,放下身段,洗手做羹汤,比一个农妇更加辛勤、更加艰难地去cao持家务。这样流离的生活一过就是七八年,她所受的苦难以想象,而她的肺病也因为环境恶劣、过度劳累而到了沉疴难起的地步。最后,回到北平时,已经肺部dòng穿,感染到肾,做了肾切除手术。这在当时是个极危险的手术,连医院也没有十足把握,之前梁启超就是因肾切除手术失误而死的。这不能不成为林徽因心头的yīn影。

  她时时感觉到死神在身边徘徊,要拽她走。幸而手术成功,她的生命才得以延续,但她最终还是先相伴半生的梁思成而去。林徽因是个才貌双全的奇迹,才貌既然双全,寿数未免减免。

  我写这样一篇文章给林徽因,是因为我觉得真实的林徽因应该被更多人了解,她除了美丽聪颖,还有太多被浮名绯闻遮掩的优点。

  也许,正是因为她没有和诗人作无谓的纠结,才能如此jīng彩出众。她是美人,美得众口jiāo赞。她聪明,聪明得毋庸置疑。她却没有迷失在浮华的赞誉里。清醒,是林徽因最值得尊重之处。

  第53节:海枯石烂也很快(1)

  【海枯石烂也很快】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她在年老时与自己的回忆相遇。所有往事隐匿在时间之后。真相连当事人都无法清澈唤起,年轻的血ròu风化消亡。回忆想重返人间,必须依附于累累白骨。

  一个人,无论怎么自制客观,写到自己时阵脚总有些乱。因有小事会蜂拥而至,嗡嗡在心中舞动,搅扰得人心不安。《小团圆》的文字依然是张氏出品,可若不是张爱玲的文字,若不是她与他的故事,这个故事有多少人能够耐心看下去呢?看客都抱着探幽的心态,一心奔着私家珍藏来。骨头难啃也要啃。

  她说,这是一个热qíng的故事,我想表达出爱qíng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我想,若爱qíng幻灭了,只有记忆存留。钻石就算恒久不朽不坏,也有丢失的风险,记忆却跟随ròu身,不死不灭。她再三缄言,终是不能省略。一字一句地写下这故事,像独身走一段夜路。心里想快,脚上却快不起来。

  不是她yù辩驳,yù与那“无赖人”再有牵连。根本是,她不能绕过那段回忆,当它从未存在。

  她写自己后来在国外打胎,四个月的男婴,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打下来,自己按下马桶按钮,眼睁睁看那血ròu模糊附于壁上。以为冲不下去的,竟然随着小小一个口冲了下去,消失不见了!生命可以弃置,他给的痛却如影随形,多少年了!还不能被冲走。心里这样冷,彻底地硬起心肠来,也还是由汪汪血水想到当年门楣上的那只木雕鸟,想起同他亲吻——yīn魂不散的。

  亲吻的身影真美,想起来就心泛柔光。她心底的柔qíng不多,唯独对他,算是前所未有汹涌澎湃,且,持久难息。

  她与他同是冷硬的人,恰如黎明时分,苍然天色。两山相依,静默对峙。

  其实同类,所不同的只是态度。他喜欢用热络来掩藏私心,而她素来冷淡,qiáng悍到不屑辩白。

  她是习惯了自己这样,并不是喜欢这样。

  这个男人,又在合适的时间出现,适时准确地进入她的生活。她喜欢他的机巧,儒雅的自负,喜欢他温存,细心正在好处。

  渴望成为的——或成为不了的人,人总是向往缺失的那一部分,遇上了,投身爱上。

  第54节:海枯石烂也很快(2)

  她对他的qíng,深藏密掩,防卫得连自己都成了局外人。他对她的感qíng却是津津乐道,唯恐天下不知。明明是两个人的对舞,昭彰成了他一个人的独角戏。她成了他的背景。

  《今生今世》是一个男人的自我剖析,妖得艳光迷离花枝招展,初看jīng彩,看久了乏味。《小团圆》是一个女人对经历的陈述,如同一颗化石,缺憾亦自成世界。

  她是冷的,他是热的。他表面上是热的,她实际上是热的。

  冷静自制是生存环境使然。她自年幼起,肋骨就被人取出。母亲与姑姑从不训练她的好奇心,父亲亦不注目她。她是独力孤身长成的人。感qíng被离别稀释,费力地像在沙漠求生。

  本就稀缺,更该俭省。

  她在香港遇到战乱,炸弹在头上飞,险些横死街头。劫后余生时她第一个念头是,刚才死了有谁知道?现在没死,又能告诉谁自己险遭大难?搜索了一圈,发现无人相gān。她的存在整个是可有可无的,凄楚复凄惶。

  缺憾那样大,将整个生命填进去都填不满。时空移转,站在香港街头的她,与站在上海街头的她都是在等待一个容身之处,等待一个可以托付的人。

  等待深如海。她空悬太久了,提着一口气,脚下深不见底,跌下去就万劫不复。

  他出现在门口。一道金色的光,猝不及防,整个人劈照进她yīn霾自闭的密室。

  原来你也在这里吗?我能听见她心里的声音,知道她如释重负的紧张。

  虽然拒避,亦知这个人对自己的cháo汐影响。一眼之间就确认的真相,那个人到来了。

  如同仰望阳光时,眼刺痛泪迷离。害怕!看得到靠近的结果,一旦投入就融化了,升腾了,到不了天堂就烟消云散了。只是无力抵抗。那金色的柔光无所不在,濡湿了她,温暖了她。

  她是回过暖的蛇,鼓足勇气去爱人,绝无例外的受伤。她曾欢悦,沉浸其中,自觉得到了永生,亦自知,永生是短暂一瞬。

  爱qíng的历程并无殊胜,无论他是谁,千回万转容于一心,不同只在人心不同。

  她恨他身边女人之多,简直如过江之鲫一般,防不胜防目不暇接。她说,我不能和半个人类作对,看到这话时,她的讲述已近尾声,明知悲剧结局,仍不免为这句话莞尔,那——确实是她的声口。旁人看得来,学不来。

  她仍是她的本色,才气里的尖刻与那男人文字故作姿态的坦dàng相映成趣。她曾深爱,深爱到受制于人,她对他的容忍是前所未有、超越底线的。

  第55节:海枯石烂也很快(3)

  她只想过与他有子女,对旁人未有此念的。他落难时,她那样留恋安逸的人,说,我跟你走!

  他却不愿,亦不敢。许诺说,等我,四年。

  他落难,她被动等待,被隔绝在他的世界之外,又回到年幼时的遥遥相对,中间隔山隔海,迢迢山水万里。这次更不同以往,那么熟悉古典文化的人,定然知道自己成了望夫石。

  他在远方,落难亦不减风流。自觉青山隐隐水迢迢,才子落难,佳人垂青,他日时来运转,呼风唤雨,数美齐揽,他自负有左右逢源的驾驭能力。

  他骨子里是一派旧式文人的思想做派,根深蒂固。

  很能理解后来张爱玲心内的寡然,那真是被折磨够了之后的心如枯井,往里推倒一方院墙也波澜不惊。

  我是欣赏他的才气,厌恶他于女缘上的沾沾自喜。你可以到处留qíng,八面风流,那是你的自由,但请收声,不要qiáng迫症似的若无

  其事地刻意提及,并极力地想使人接受,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成功。

  她对他真是服顺,委曲求全到娇柔女心系于他一身,掩耳盗铃地过了许久。她后来细细地剖白自己,当年不是不知道,只是不去想。不去想,好像事实就不存在。以她的jīng明,也是为爱蒙眼,自欺到一定程度。

  他却肆意挥霍,承认说,他同时爱着两个人。她陡然觉得眼前天黑了。

  她容忍,也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那小小的充满回忆细节的空间,不再甜蜜,紧迫得令人窒息。不能再相拥而眠,爱得看到他的脸就厌恨,恨得恨不能一刀扎进他金色的光滑脊背,就此一刀两断。谁都不要拥有这个人。

  痛苦得五内俱焚。羞耻感一阵阵涌来——怎么会爱上这样的人!yù不爱时,已深爱。

  她对他有极深的占有yù,却终于死心放他离去。她自幼就是这样,不确定是自己的,不会伸手去拿。够不着的也不要。永远置身于亲近之外。

  她后来发现,他总是那副德行,那种声口,厌人姿态,无论是身在大陆、香港、日本,还是后来在台湾,千年万年不进步似的,永远是那样夸夸其谈,自说自话自鸣得意。说什么都说得天花乱坠,人永远是他活动的资本,他真心太浅。

  她看透了他的虚弱、虚伪、虚有其表的才气。

  她看到空气污染使威尼斯的石像患石癌,想道:“现在海枯石烂也很快。”

  感qíng太深反会似有若无的,这是个不动声色的故事。故事发生过,有缘的人,遇见了,远离了;无爱的人,靠近过,告别了。

  属于他们的故事,早结束了。

  第56节:将离(1)

52书库推荐浏览: 安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