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女如菊_乡村原野【完结】(143)

阅读记录

  当初说不要娶jú花的是你,如今又凑上来算啥?

  他心里就难受起来。

  他不能确定jú花对张槐 啥样的心思,毕竟他俩以前来往多一些;不像自己,从小到大,也就见过jú花几回罢了,连话也没说过几句。还是去年妹妹跟jú花玩上了,自己才接触到jú花的。

  他看着小妹手指灵活地做辣白菜,想着这辣白菜也 jú花捣腾出来的?心里暗自下决心,要跟槐子争一争。

  槐子说过那样的话,他不信jú花就一点也不在意,自己只要勤劳肯gān,对jú花一心一意,jú花终究会发现自己的好。

  自己可是三犟子?遇事从不认输的,还不敢跟一个槐子争么!

  爱qíng是奇妙-的感qíng,会使人蜕变!

  有些人会变得yīn暗,会变得无所不用其极;也有的人会借此生出无穷的智慧和勇气,完成人生的升华;还有的人会沉迷其中,失去自己的方向。

  刘三顺生出跟张槐争一争的念头后,那斗志是昂扬的,jīng神是活跃的,脑子都比往常要灵活了好多。

  他因为jú花家挖了个鱼塘,打鱼的时候便提了一只桶,把那小鱼苗收集起来,送给jú花放养。

  这本是他为了讨jú花喜欢才做的,可是他看到jú花常常地割了糙往鱼塘里丢,甚至jī粪也往鱼塘里倒,冬天的时候,还把做橡子豆腐剩下的渣倒进鱼塘,鱼儿虽然不是很爱吃,但冬天没东西吃,也是会吃的,他就留心了。

  到最后,他对jú花的那个鱼塘比jú花自己还要用心,琢磨着这鱼儿的习xing,吃了这些东西长得咋样等。

  他朦胧地想着,我要有个鱼塘才好,我养鱼肯定能比种田种得好。不过他种田也种得也不差就是了,至少栽秧就没人能比得过他。

  过了二十天,毛掌柜果然又来了,这回 跟李长雨一起回来的,两人都要再买些辣白菜和香肠。

  按说那辣白菜清辉酒楼也不能卖这么快——人家到酒楼吃饭也不可能专门吃这腌菜,主要 有些客人吃了觉得开胃,就跟酒楼买了些带回去,这样一来,消耗就大了。

  那香肠则是一推出就受到了欢迎,本来上回也没从郑家买多少,所以他就赶紧提早回来订货了,顺便跟郑家说要他们多做些,他过年前再回来进一趟货。

  李长雨则是为他姑姑购买辣白菜的。

  他自己也要买些橡子面粉。这东西存放久了容易长哈喇,所以一次不能做多。

  两人为了省路费,合伙租了条船,一次把刘小妹家、张槐家,连jú花家剩下的辣白菜全给装走了。

  张槐家的白菜卖了四两多银子,刘家也卖了四五两。两家都是大喜过望,笑得合不拢嘴。

  jú花家的香肠又卖了两百多斤。

  从下塘集买的猪ròu果然比不上清南村用橡子果喂出来的猪ròu嫩,所以价格自然要低一些。

  猪们在天有灵的话,怕也要委屈地喊冤:你们不给吃饱、吃好,咱肯定是比不上清南村的猪ròu嫩,没光长排骨算 对得起你们了;要是咱也整天吃掺了橡子果儿的猪食,保管也长一身嫩膘ròu。

  过了几天,张槐就找人来杀了两头猪,除了肥ròu和猪头猪下水,合适灌香肠的猪ròu全灌了香肠。

  青木就建议他卖了肥膘ròu,又在集上买了些猪ròu,多灌些香肠,等毛掌柜来的时候,好一把兜给他。

  这回郑家自己却没有做,这等于是把赚钱的机会让给张家了。

  张大栓父子那是感激不尽的,这么一倒腾,那赚回来的银子可不是够买几亩地了,因此,浑身都是gān劲。

  张槐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大厨天赋,跟jú花学了一下午,这灌香肠居然没让爹娘cao一点心,他给ròu拌作料、教他娘灌香肠,做得有板有眼,一点也没再麻烦jú花。

  要说这下塘集的猪小肠最近可是好卖的很了,弄得屠户们想不通是咋回事,猪小肠天天老早被人买走。那么一点东西有啥吃头?又比不上大肠ròu厚,两文也不嫌贵。

  这个冬日,清南村的人 开心的。

  看着那猪整天吃了睡,睡了吃,一个劲地长膘,喂猪的人伺候着这些畜生无怨无悔,人生好像多了些盼头。

  这天赵大嘴娶亲,男娃们都哄过去帮忙。

  穷热闹,穷热闹!乡下虽然穷,遇到这类婚丧嫁娶的日子,那是十分的热闹的,左邻右舍也全部出动,参与进来。

  一大早,迎亲队就被派了出去,因为新娘子住在二十里外的村子,要是不早点出发,到晚上不能按时接回来,误了时辰可不好。

  因为青木在帮助记礼簿子,不在迎亲队伍里,张槐也就不想去。

  他见赵三叫自己,便对他说道:“我在家帮忙,反正这头也 要留人的。让三顺去吧。”

  刘三顺如今见了张槐就不自在,正盯着他哩,见他推自己去,就不乐意了:“那我留在这头,你去迎亲好了。”

  赵大嘴见俩人推脱,奇怪地问道:“咋都不想出去哩?往常不 都抢着去迎亲么?我媳妇家可 有好些堂姐妹,还有表姐妹,你们去迎亲,没准就被谁家闺女相中了,到时候让我媳妇帮着说媒。”

  他今儿特高兴,开口媳妇闭口媳妇的,仿佛媳妇已经接回来了。

  可是,他不说还好,这么一说,两人更不乐意去了。

  张槐笑对刘三顺道:“你赶紧去,这一去说不定就捞个媳妇家来了。”

  他以为刘三顺定会颠颠地去了哩。

  谁知刘三顺笑着对他说道:“咱这模样也没你长得好看,还不如你去。你往那一站,怕是那些女娃子哭着喊着要嫁你哩!”

  迎亲的队伍因还差一人,正等着两人派出一个来好出发呢,听了刘三顺的话,轰然大笑起来。

  刘三顺可不 打趣张槐,他还真是这么想的。

  他心道,最好有人瞧中你了,媒人上门,你爹娘等着抱孙子,没准就帮你定亲了;我家反正兄弟多,我大哥就要添儿子了,我二哥也要娶亲了,我晚点娶没事,有的是时候跟你拼,拼得你先成亲了最好。jú花还小哩,她这两年肯定不会跟人定亲的。

  他不知道槐子跟表妹玉芹的事,所以这么想。

  第一百六十零章 赵大嘴娶媳妇

  张槐见这小胖子今儿也不晓得为啥,跟他耗上了,气恼地瞪了他一眼,心里想怎么推脱才好。

  他虽不至于自作多qíng,认为人家女娃子见了他就哭喊着要嫁他,但经历了玉芹的事,那也是心有戚戚,生怕麻烦上身了。

  赵三不等他开口就笑骂道:“你们尽做白日美梦哩,人家闺女嫁不出去么?甭在这耽搁了,你俩都去,再晚了新娘子就接不回来了。”

  二人无法,只好一齐都去了。

  接新娘子用的是牛车,上面挂着红布,倒也喜庆。一群男娃们热闹地涌出村子,边走还边喊,说等新娘子接回来,老远就放鞭pào提醒,新郎听了要出村接着才好。

  这娶亲的热闹,jú花也是想瞧瞧的,她还没瞧过哩。

  杨氏见她想去瞧热闹,忙给她出主意:“你去赵三叔家呆着,逗小宝宝玩一会。等新娘子进门的时候,不用挤人堆里,在他家就能瞧见。”

  jú花点点头。

  吃过午饭后,便也学着梅子她们,揣了只鞋底子,邀上刘小妹,一起来到赵三家——赵三家住在赵大嘴家隔壁——专等新娘子进门。

  小石头的妹妹长得越发粉嫩,那小脸肥嘟嘟的、软绵绵的,jú花爱得不行,抱着小娃娃不撒手,逗得她不停地笑。

  石头念了书,亲自帮妹妹取了个名,叫赵清。

  他想着,清南村靠着小青山,挨着小清河,虽然写法不一样,却都有一个“清”字,因此取了这个名。

  他也是怕他爹胡乱给妹妹取名。因此抢先取了一个。他爹自己叫赵三,帮他取的小名叫石头,要是帮妹妹取。肯定也是没好词。

  jú花听他叽叽喳喳地跟自己解释,一面心里好笑,一面夸他这名儿取得好。

  见儿子听了jú花的夸奖。得意洋洋的样子,石头娘白了他一眼道:“就你能耐。”

  有jú花抱着闺女。她赶忙快手地把家里收拾了一遍,这才过来跟他们说话,往常她可都是将闺女绑在背上gān活的。

  jú花问道:“婶子,今儿赵家的客人多么?”

  石头娘道:“也不是很多。咱赵家亲戚本来就不多,剩下的都是村里人了。总共有十来桌人吧。”

  刘小妹笑道:“我瞧外边闹哄哄的,还以为有十几桌客哩。”

  石头娘接过小赵清哄睡了后,三人边做针线边说话。等新娘子来了好瞧热闹。

  石头娘笑问道:“你俩晚上去吃酒席么?”

  jú花忙道:“不哩。我哥不是在那么。也没拿多少钱,还去两个人吃酒席,不好意思哩。”

  刘小妹笑道:“你哥是帮忙的,帮忙的自然要管一顿饭了,吃酒席是另外的。不过我也是不会去的,那么多人,吃饭也不自在哩。”

  jú花点点头,她就是这么想的。

  石头娘笑道:“我就猜你俩不会去吃酒席。所以我就想,晚上你俩就在我家吃,我也不费事烧旁的菜。就用腌菜煮橡子豆腐,吃个自在,省得去吃酒席还要跟人挤。”

  jú花摇头道:“婶子还是去吃酒席吧,省得煮饭。我们瞧了新娘子就要回去了。我还有那么远的路要走哩。”

  刘小妹也说她家住得近。不在这吃,反倒叫jú花上她家去吃饭。

  jú花失笑道:“甭再说了,又不是客,还要你们留个不停。石头,我好像听见pào仗响哩,你去瞧瞧,是不是新娘子来了。”

  小石头忙飞奔了出去。

  过了一会又飞奔了回来,高声道:“来了,新娘子来了哩。”

  三人果然听见锣鼓声远远地传来,便急忙收起针线,往外边院子里来。

  到了院子里还没站稳,就见李金香、梅子、小燕、小秀、小翠等一群女娃子涌了进来。

  原来,她们也是想瞧热闹的,又不好意思到外边跟人挤,因此来到这旁边的院子里隔着院墙瞧,好歹这院墙还能遮挡一些,也省得被人说闲话。

  大家嘻嘻哈哈地选好位置,站的角度正好能清楚地瞧见赵大嘴家的院子。

  待一大群人浩浩dàngdàng地簇拥着那披红挂彩的牛车过来后,这边等着瞧热闹的人也哄地炸开了,一时间欢笑声和吵闹声不绝入耳。

  其实,这婚礼几乎是简陋和寒酸的——一应迎亲和陪嫁的东西都十分的简单朴实,没有什么虚华的东西;但这婚礼又是热闹和隆重的,全村的人都喜气洋洋,满脸带笑地迎接新娘进村。

52书库推荐浏览: 乡村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