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儿子原先好像不怎么争气的,可现在,却是突然争气起来了,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在高卑国内的翰林院里组织了一批学者,潜心修学,是打算gān出一番可以流传千古的架势来。
高贞觉得,人生到此,基本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眼看国内是国泰平安,唯一一点,让他稍微顾虑的是近来四周有些势力似乎耐不住寂寞,蠢蠢yù动。
于是,高贞一方面和文臣好像高谈阔论,不谈政事,一心用在了养老上。另一方面,私底下,是有继续过问军队的事qíng了。
高治很显然也知道他这点顾虑,时不时,派人来向他做通报。
现在,诗画比赛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如火如荼。突然一个太监急匆匆穿过抄手走廊,穿梭过人群,到了高贞所在的抱厦。
高贞一眼都看见了太监进入院子的身影,于是和太皇太后耳语了一番,自己起身,离开了宴席。
他人只以为他起身进屋子里入恭。
进了屋里以后,下面的人把门关上。高贞遁入纱帐后,问:“国王让你来的?”
太监点头,弓着身,双手帛书递到高贞面前:“这是军报。”
高贞立马接了过来,展开一看,眉头一下子揪紧了。
只听那太监继续传高治的口述,说:“国王请示太上皇,是不是要通知北燕,或是暂时先——”
“国王打算亲征吗?”高贞低声问。
“是,国王集结了士兵。国王请太上皇这几日在宫中主持政要。”太监说。
出了这么大的事,不是高治去,肯定就得高贞去。想到高贞身体不是很好,而且,国内现在虽然说高治已经是登基了,但是,到底新皇刚登基不久,国内人望最高人的还在于高贞身上。
无论是出于孝道的缘故,或许是出乎国家政局维稳的缘故,都是高治去,好过他高贞亲自去。
高贞对此,哪怕是心急如焚,都没有办法否认儿子这个决定是理智的,因此细致jiāo代道:“有什么事,让国王及时与宫内联系。”
“是,太上皇。”太监领命后低头,急速退出到屋外。
国王高治集结的皇家亲卫队,已经在东城门集合。
高治亲自骑着马,由于这个事发生在自己国内,感觉也不是那么的棘手难以解决,他因此并没有特意去向高贞和太皇太后告别。带了一支亲卫队而已,就准备出发了。
打算,大概处理完这事,也不过几天功夫。
对,又不是什么叛军反叛,只是刚好自己那出行游学的小外甥貌似在深山老林里出了点问题。
考虑到这小外甥一出生已经名扬天下,而且,身份又是北燕护国公的世子,护国公王府的继承人,综合这些因素,再考虑到自己妹妹或许会十分为此担惊受怕,虽然他最怀疑的,正好是最后这一点。因为他这个亲妹,是比他都要来的更冷静自若,好像满身血液里的血全是冰冷凝固的。
高敏公主经历的大难,是他作为兄长作为男人都难以想象的。因此,他可以理解。
不管怎样,这一趟,他不去,他老爹肯定要去。总不能让病弱的老爹亲自出马吧,只能他这个儿子代劳了。
亲卫队是接到密令秘密集结的,并没有惊动到宫内宫外。
高治戴着斗笠,一身换下国王皇袍之后的百姓常服,看起来更像是一名行走江湖的武士。
以前,他没有做国王之前,身为皇太子的时候,曾经当过间谍,倒是对这种乔装打扮的事儿司空见惯了。说起来,他这还是有些遗传了老爹高贞的血统,都不太喜欢坐在宫里无聊发闷的xing子。
身旁身后身前,各有数个宫廷高手护卫。其中,包括了高卑国第一忠臣家族虞家的世子虞世南。
当他们抵达东城门出发地点的时候,发现那里伫立了两个出乎意外的人物。
高治因此皱起了眉头。
那两个人,正是他的兄弟,出家了的二弟莲生大师,以及三弟高卓。
这两人,不知道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因此站在这里等他。
后来高治想了起来,自己二弟莲生,好像是因为佛学讨论会的缘故,被本国翰林院邀请,结果,这段时间都和高卓混在了一起。
自己登基以后,政事过于忙碌,所以许多事qíng不能一一记在心上。但是,好歹是自己兄弟,只要是触犯安全原则的东西,高治是非常重视的。
换句话说,无论这两人是出于什么目的想跟着他去,他不同意。
高卓因此发话了,这样说:“国王你身为一国之君都要亲征,做臣子的怎么能独善其身留在宫内?”
高治不和他辩论这些常理。
只知道一点,如果三兄弟都去了,出了什么问题,高卑国皇室岂不是后继无人。
对此,高卓又撇了嘴巴:“国王不是宠幸过常妃了吗?臣听太医说了,说是常妃有了身孕。”
由于高治迟迟不愿意急于立后,鉴于皇室不能无后代的原则,为皇家保留子嗣为第一,高治必须先宠幸女子。因此最后只能接受了高贞和太皇太后的主张,把一个身边还看得比较顺眼的宫女给宠幸了。
那宫女家里的父亲其实是高卑国里有官位的朝廷官员,入宫,只是受了高贞和太皇太后的委托,在高治身旁没有妃嫔的时候,照顾高治的日常。
没有想到她这种低调安静的xing子,倒是对了高治的兴趣。
宠幸之后,这女子也就理所当然的先在宫里晋升了身份。到太医宣布有孕之后,被提升为了常妃。
高治其实,对于女人不女人的,没有多大兴趣,只在于这女人,总算是先帮他解决了子嗣的问题。但是,即便如此,这孩子还在常妃的肚子里,没有生出来,什么意外都可能有。
高卓这么说,并不能就此彻底打消他对此的顾虑。
终究,高卓被留了下来。
莲生是出家人,不是皇室的人了,莲生想不想跟他去,倒不是他能做得了的主。
为此高卓一脸的愤慨委屈看着他们两个。
高治黑着脸不理他。这会儿不冷脸不行。
要知道,现在是连小外甥都出事了,况且前面军营发回来的qíng报非常模糊,都不能断定究竟是发生了什么问题。
他那小外甥,自己都见过好几次,每次李敏带儿子来高卑国拜访的时候他都有见到。作为舅舅,对这个小外甥,他也算是见其长大的长辈了。
朱潜的聪明伶俐,天赋极高,高治都知道。所以,为什么是突然山上失火了,才像是有人发出诸如求救的消息,高治有点想不通。
如果真出了问题,朱潜可以随时想方设法给他报信的,他这个舅舅怎么可能见死不救。但是,没有。
这个火,恐怕都不是自己外甥放的。因为放的太没有水平了。
感觉这个事qíng前途未卜,高治不敢耽误,急急忙忙带着人出发。
莲生在后面,倒是劝慰了被qiáng留下来的高卓几句,方才坐上了尾随的马车。
高卓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撇撇嘴,并没有立马转身回宫。
从接到消息,组织军队,再从京都出发,急行军赶到出事地点。
一共是花了将近三天两夜的时间。
马不停蹄,依然没有办法缩短这其中的消耗。高治抵达最靠近御鸿书院第一时间接到qíng报的观察哨时,都觉得口gān着火。
那时候,刚好是夜间。他下了马,和下马车的莲生一起,登高到可以眺望到出事山头的高处。
远处山头上的火,听说是烧了几天了。
没有人灭火吗?
军营里的一名高级将领,在高治背后悄声说:“派出去打探的士兵,到至今没有一个回来的。”
莲生大吃一惊。
高治冷漠地道:“朕倒想看看,是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章节目录 朱潜轶事二三事柒壹
夜里,又是一天过去了,深夜,山里的寒风逐渐变得锋利,刮着人的皮肤刺疼刺疼的。
雅子啃着手里抓的gān粮,咽在喉咙里头,想:他逃出去了没有?
似乎,并没有听见龙潜已死这样足以震惊天下的大新闻。不过,如果那个狗皇帝真的要他死,会不会先掩盖住消息等安全回到了京师里再宣布,都极有可能的事qíng。
一想到这儿,雅子恨不得早点cha上翅膀去呼叫援军。
援军应该是到了山里的了。因为火烧的动静这么大。烧院子屋子的火,不仅烧了建筑,而且烧到了附近山地里的糙林,于是那火越烧越旺。救火的人看着势头不对,都觉得自身难保,不救了,只顾得自己逃命。
让人感觉这场火,如果没有一场龙王下的雨,很有可能是要把整座山头都给烧完了。可是,之前的雨刚下过,什么时候再能下场雨,真难说。
龙王下雨也看xingqíng的,要下就下,不下就不下。至少,雅子暂时没有感觉到短时间内要下雨的可能xing。只因为她那些大自然的小伙伴们并没有这种要下雨的信息发给她。
她暂时,却是很安全的。因为熏把他们几个人质,都集中了靠水的湖畔。
有火的时候,肯定靠着水源地是最安全的。
火势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想必现在外面犹如发洪水那时一样,乱成了一团。不一样的是,现在的人不是忙着躲水,而是忙着靠水寻水了。
朱準一直呆在七星阁也是基于这个考虑。这里有着宛若神仙传说的池水,定是能保住他的xing命。
眼看,他派出去寻找逃亡的人质们下落的士兵,一个个被火烧到乌烟瘴气地回来给他报信说:
到处都是火,大概朱潜他们无论逃到哪里去,都得被火烧死了。
听见这么说,朱準并没有掉以轻心,而是捏紧了手中的拳头。
想之前那样都能被他逃了,他运气该有多好,应该是天命所赐的福气。越想越觉得他会轻易被这场火烧死的可能xing几乎为零。
如今,不是他再找到对方,不再犹豫,一刀痛快把人杀了,那就是对方得胜归来。
老太监和皇家侍卫等,都在等着他的决定。
朱準像是痛定思痛,说:“你找到施院长,让他尽快带我们下山。找一条安全的路子走。务必保住朕的平安。到时,朕回到京师,势必是大赏于他。”
老太监赶紧接了皇帝的圣旨去找施行道。
施行道一听说皇帝放弃了,要跑路了,暗中对着李铁拐使了个眼色。于是,是由李铁拐负责带路带皇帝等人下山。
同时,老太监问施行道:“摄政王呢?”
52书库推荐浏览: 肥妈向善 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