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茂侯门_繁朵【完结】(131)

阅读记录

  卓昭节抿了抿嘴,心想怪道班氏一直提醒自己这沈氏不好惹,单这份自始自终的雍容慈祥的气度一路维持下来都不容易……

  忽然听见茶碗放回紫檀木几上的轻响,众人顿时一静——却是敏平侯放下茶碗,神色之间淡淡的,似乎对方才继室、幼女、媳妇、孙女之间的唇枪舌战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只是道:“昭粹随我去书房。”

  卓昭粹忙起身道:“是!”

  敏平侯这么说,也就表示他要走了,只是才起身,他忽然想了起来,问道:“丹古呢?”

  卓昭节听这名字不似卓家人,正疑惑间,就见大房、四房的脸色都不同程度的yīn沉了下来,沈氏却嘴角含笑答:“他上个月就答应了国子祭酒家四郎之邀,今儿去赴约了。”

  “唔。”敏平侯神色缓和的道,“丹古往日读书也太刻苦了点,是该有所游乐。”这才带着卓昭粹离开。

  敏平侯走了,余人自也坐不住,离了敏平侯跟前,卓芳纯与卓芳礼都没有给沈氏这个继母面子的意思,几乎同时起身,淡淡的道:“母亲,我们告退。”

  沈氏满面慈祥,道:“去吧。”对卓芳礼又加了一句,“骨ròu才聚,我也不吵你们了,这几日事qíng多,过几日办个家宴,也叫小七娘与长安的小娘子们熟悉熟悉。”

  这也是游氏计划里的事qíng,虽然沈氏不答应她在四房一样办,但沈氏开了这个口,那就是以侯府的名义了,这对卓昭节来说也是件好事,虽然知道沈氏不可能平白的好心,但她还是立刻答应下来,谢了沈氏一声。

  等人都走了,正堂里安静下来,卓芳甸才皱起眉——也只是皱起眉,道:“母亲,大房和四房如今越发的不把你放在眼里了。”

  沈氏懒洋洋的道:“他们又什么时候把我们放在眼里过呢?”

  “这小七娘反应倒快。”卓芳甸眯起眼,道,“我瞧她年岁不大,又是江南来的,还以为是个懵懂好欺负的主儿呢!”

  沈氏微哂道:“她是不大,可你也才比她长一岁,这样小觑她也难怪会失手,游若珩也还罢了,游家那老夫人班氏可不是省油的灯啊!你看你那四嫂就知道了,你四哥脾气多么不好的人?还不是和她和和美美的过了这些年?”

  卓芳甸笑着道:“四哥脾气是不大好,可叫我说也不难对付呀!若非他先入为主对咱们母子三人看不过眼,加上我也没那个耐心去哄他……他啊,就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有什么难料理的?”

  对刚才的事qíng,长久与长房、四房明争暗斗的母女两个都没放在心上,虽然没能为难得了卓昭节,倒是送出了一株八百年的老参给大房得了去,但两边多年jiāo锋,互有输赢也是常事了,卓芳甸说了几句卓芳礼,就说到了正事上:“只是丹古今日为什么不在?母亲,你说丹古是因为一个月之前答应了施四郎的邀请所以今日才出门去的,但我知道丹古和施四郎关系甚好,慡约两回也不打紧……难道母亲改主意了?”

  沈氏淡笑着道:“你这孩子,虽然你父亲很赞成这门婚事,但你以为,四房会答应吗?难为今儿个他在这里,这门婚事就能成了?”

  卓芳甸转了转眼珠,道:“母亲?”

  “左右丹古如今在府里住着,还怕没有让他和小七娘认识的机会?”沈氏淡淡的道,“丹古才貌俱全,除了出身,哪里配小七娘都绰绰有余了,然你父亲向来爱才,可不在乎什么出身!你只看小六娘、小八娘都还没婚配,他非要挑选小七娘就知道他是一点都没轻看丹古了,你父亲这样看重丹古,这事qíng八。九可成,既然如此,今儿何必让丹古出现?今儿这里都是正经卓家人,小七娘记亲戚都记不过来,哪里能对丹古记忆深刻?更何况反而着了痕迹叫大房与四房防备,还不如让他们小孩子私下里去认识走动。”

  卓芳甸眯了眯眼道:“原来如此,到底母亲考虑周到。”

  沈氏又道:“何况今儿叫他出门也是有缘故的,今儿延昌郡王携伴到乐游原踏青,施四郎与丹古约的也是乐游原,以丹古的才华,未必不能在延昌郡王跟前露脸……届时你父亲必定更加重视他!这对我们也是极有好处的。”

  卓芳甸了然的点了点头,沈氏却又叹了口气,喃喃道:“只可惜丹古再好,到底也姓沈,偏你聪慧伶俐却只是个小娘子,你哥哥……却忒不成器了点儿,好好的读着书,才考了个秀才,居然……居然就一头扎进了脂粉堆里去!我费尽心机替他聘到宰相高献陵的嫡幼女容易么?这个不争气的东西……他最近可还又去过义宁坊?”

  “料想不曾。”卓芳甸小心翼翼的道,“毕竟这几日哥哥他看起来脸色都不大好看,听五房里的人说他常和五嫂争执……”

  沈氏皱起眉:“这东西!”她沉吟片刻,吩咐道,“回头你送些东西到五房,安慰安慰你五嫂。”

  卓芳甸犹豫了一下,道:“母亲,那所谓的花家女,无非就是暗娼罢了,难道不能直接……绝了后患?”她清脆的嗓音里,透露出一抹冰寒!

  沈氏立刻摇头:“你以为若那贱人能动,我会让五郎一次又一次的往那边跑?只是你不知道,这等人家做的是暗娼的生意,户册却是良家,偏那周氏之父就是大理寺卿,五郎之前与花氏的事qíng早就被看在了眼里,如今大房和四房估计就在等着咱们忍受不住、对那花氏下手呢!”

  卓芳甸皱起眉:“真正麻烦——哥哥也真是的!”

  “好啦,他还年轻,高氏虽然是高相之女,生的也不差,却是个冷美人,不解风qíng的也难怪五郎不喜欢她。”沈氏刚才还在叮嘱女儿去安慰媳妇,如今听卓芳甸埋怨卓芳涯,她又心疼起了儿子,帮他说起话来,“男子么,有几个不爱小意温存呢?偏你那五嫂做不到!”

  沈氏皱眉道,“何况高氏进门也有这两年了,如今才昭宝一个小娘,就会记恨你五哥去花氏那儿,却也不知道给丈夫身边安置些个美妾延续子嗣,那样五郎又怎么会总是惦记着外头?”

  卓芳甸抿了抿嘴,道:“那我还要不要去安慰五嫂了?”

  沈氏道:“自然要的。”又说,“你五哥这个样子……唉,丹古回来,须得让他帮着好生劝上五郎几句……”

  乐游原地势高耸,四面远眺,入眼宽敞,长安之内,俯视如掌,从汉时起,就是关中出了名的郊游胜地,汉宣帝时还出了“乐不思归”的典故。

  如今还没有到“无那杨花起愁思,漫天飘落雪纷纷”的时候,原上糙木发生,鹅huáng嫩青千点万点的探出了头,明媚招人欢喜。

  一道清澈的溪水畔,仿照魏晋风气,挖渠引水以流觞,鲜衣怒马的少年男女围坐屏前,尽qíng的嬉戏取乐……

  独一个石青chūn裳的少年,剑眉星目,顾盼有神,眉宇之间书卷清气浓郁,手捧金樽却没有靠近水边,而是离开人群几步,目光沉沉的眺向远处的长安城,神色无喜无悲。

  “丹古弟!”身后,一个面色酡红、一望可知酒意上涌的少年追了过来,招呼道,“丹古弟怎的在此?延昌郡王方才还在赞丹古弟那篇《chūn赋》作得好,直问是哪里来的才子所作呢!”

  沈丹古淡然一笑,转过身时,已经露出一贯温和儒雅的神态,道:“愚弟酒量不大,方才喝了几樽,渐觉头疼,所以在这里站一站,倒教施兄费心了。”

  施四郎向来爱他之才,两个人认识也有些时日了,自不和他计较,笑着道:“你却是糊涂,延昌郡王的人带着醒酒汤呢,为何不向郡王府的人讨上一盏?而且你既然不能喝,索xing就不要喝了……反正郡王在,也没人敢过分喧嚷……”

  两人边说边重新还了席位。

  第四章 镜鸿楼

  回到四房,卓芳礼和游氏少不得又召集下人来认一认四房新归来的小主人,四房的管家纪久是卓家家生子,他的次子纪定本是卓昭质的小厮,卓昭质成家后也渐渐成了他院子里的管事,往下的男仆就很难接触到卓昭节了。

  女仆这边则以冒姑为首,这冒姑是游氏rǔ母兼陪嫁,生得十分敦厚,行事却很有一套,这从她手底下的使女仆妇皆是装饰不多、衣着整洁又手脚麻利可见一斑。

  下人们给卓昭节磕完了头,又领了游氏代女儿给的赏钱,大多都被打发了下去,只留了数人伺候,卓芳礼和游氏这才问起了卓昭节这些年并路上的qíng形。

  卓昭节拣着说了,因为毕竟十四年不见,亲生骨ròu,她生得又好。xingqíng看着也大方,从刚才回卓芳甸的话来看也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娘子,卓芳礼与游氏都怜爱得紧,虽然知道她在游家是没受过苦的,但思及幼女远隔重山一点点长大,一切喜怒哀乐自己都只能事后听闻,不能及时分享得知,听着听着游氏就忍不住要掉眼泪,她一哭,卓昭琼和卓昭节也忍不住,顿时悲声一片,不似骨ròu。团聚,倒仿佛出了什么惨烈之事一样,赫氏劝着婆婆小姑,自己也擦起了眼角,到底卓芳礼按捺住心头qíng绪,再三发话阻止,母女三个才止住了,这么说了足足半晌,大致的事qíng都jiāo代了一遍——当然宁摇碧并博雅斋的事qíng卓昭节都含糊了过去——一直被冷落在旁的四房幼子卓知安终于找到了机会cha话,提醒道:“父亲、母亲,两位阿姐,天色已晚,是不是先点上灯?”

52书库推荐浏览: 繁朵 古代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