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茂侯门_繁朵【完结】(162)

阅读记录

  阿杏喜道:“多谢姐姐——只是我回去要怎么与娘子说呢?”京中三霸的名声,固然在大部分人眼里是声名láng狈,甚至公然提起都似乎有些避之不及,可土生土长的阿杏再清楚没有雍城侯世子gān得出来的事qíng了!

  他的表叔秦王世子就因为路遇争道,争执之际骂了一句“月氏奴”,就被宁摇碧套上羞rǔ自己先人的罪名,当街硬生生砸断了一条腿!末了还到纪阳长公主跟前一告状,长公主就差没赶到秦王府去再算一笔帐了——连秦王世子的祖母、周太妃亲自寻到淳于皇后哭诉,皇后也只能不冷不热的安慰她几句,着令太医妥善救治罢了……

  只从这一件事里可见,这位世子做事的肆意与下手的狠辣!

  毕竟有纪阳长公主撑腰,这位世子只要不谋反,便是作jian犯科,圣人都不会与他计较——谁叫纪阳长公主不但是圣人唯一的胞姐,当初,长公主与圣人的生母、教坊孤女出身的薛嫔因病去世,其时继后郑皇后还在,先帝有元配嫡子、继室嫡子,更有好些母族qiáng盛的庶子,无论长公主还是圣人都不受重视,圣人幼年时体弱非常,好几次病得奄奄一息,连先帝都做好了他夭折的准备,全亏了纪阳长公主衣不解带不眠不睡的亲自照料,更为了圣人祈福长年食素,这才一次次撑了过去。

  圣人登基之后不止一次回忆,当年自己从昏睡中醒来,正是殿窗东方透白,而两眼通红的长公主却还紧紧抱着他在殿中来回踱步,哑声安慰,要知道长公主当时也不过十一二岁罢了,这个年纪气力根本未足,却经常一夜一夜的抱着圣人哄,可见全凭毅力——每至此,圣人都不禁潸然泪下——朝野上下心知肚明,这位长公主是被今上当做了半母看待的。

  何况纪阳长公主不慕权、不好政,甚至连圣人几次要为她加封大长公主都推却了,她本身也不许家奴胡作非为、亦不作jian犯科,也就是偏心着次子幼孙这么一件罢了,就连雍城侯这些年也是安分守己得很了,圣人再没有不肯护着些宁摇碧的,就连朝中许多经历过前朝诸王和诸公主乱政的老臣也赞成对宁摇碧的行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雍城侯世子的确是个纨绔,不过纨绔有纨绔的好处……”阿杏得意的勾起嘴角,“二娘、晋王小郡主,你们自求多福罢——宁世子如今一门心思系在了咱们娘子身上,以他的身份和为人,什么事qíng做不出来?也不知道这次chūn宴你们能待到结束么?”

  ——夫人说,为奴婢者不可有怨怼,不可记仇……为了不记仇,我还是速度的把仇报了吧!

  那宫人不知她这么片刻心里已经转过了这许多的主意,笑骂道:“怎么说?你们娘子如今是和卓家人一起坐席,世子他虽然说服了长公主,可长公主还没来得及进宫呢!殿下说为了不多生事端,叫世子这几日还是不要公然与你们娘子走近的好!”

  “姐姐可真是个好人!”阿杏吐了吐舌头,嘻嘻笑道,“世子原来已经得了长公主的准许了?这消息我可得去告诉娘子,那事qíng可就托了姐姐了!”

  与那宫人告别后,阿杏立刻敛了喜色,皱起眉:“糟糕,娘子今儿到底和那世子说了什么?他居然立刻回长安去求了长公主?进宫?该不会是……”阿杏想到某种可能,心头顿时一寒,“若是叫夫人知道,我和阿梨可就死定了!这可怎么办?!”

  这么想着,阿杏也无暇高兴借宁摇碧之手即将报白日了卓芳甸并唐千夏的一箭之仇了……

  卓昭节看着阿杏回来后似乎兴致不太高,一蹙眉,低声道:“怎么了?”

  “娘子,那宫人出去后告诉婢子,说世子已经求得长公主允诺进宫。”阿杏观察着卓昭节的神色,轻声道,“婢子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只能照着学与娘子知道。”

  她话音未落,就见卓昭节嘴角止不住的弯起,忙端起银盏,喝了几口,仍旧眉眼弯弯,低声道:“当真?”

  阿杏心头一沉,面上却笑着道:“自然,娘子为何如此高兴?可有什么喜事也告诉婢子欢喜欢喜?”

  卓昭节一本正经道:“哪里?”只是这话说完,她又忍不住笑了起来,忙咳嗽几声,道,“不跟你们说!”

  ……如今她不说,阿杏也猜了个七七八八,小使女的一颗心当真是沉沉又浮浮,胆战心惊,几乎没喊出来:“这样的大事可是要送了咱们的xing命的!!!”

  但阿杏知道,卓昭粹痛心疾首的训斥与古盼儿温言细语的劝慰都没能够叫卓昭节回心转意,更不要说自己一个使女的话了,纵然直接道出涉及到自己的生死——可那又怎么样呢?

  卓昭节会为了身边两个相处才几天的使女放弃自己的qíng郎?怎么可能!

  “可我与阿梨的生机还是在娘子身上……”阿杏低着头,掩住眼中焦灼的qíng绪,“夫人疼爱娘子,不然当初也不至于在娘子还没回长安时就特别挑了我与阿梨栽培,只要娘子一意帮着我和阿梨说话,夫人再生气也不至于打死了我们……但我们到娘子身边才几天,纵然一时博得娘子喜欢,主仆之qíng到底不深呀……怎么办呢?”

  第三十一章 贪心惹的祸

  宁摇碧眼角眉梢的喜色顷刻之间僵住:“有人找昭节的麻烦?”

  宫人点了点头:“就在晌午前后光景。”

  晌午前后,宁摇碧与淳于十三对望了一眼,那不就是卓昭节亲口允婚后不久吗?难道那一幕被人看见了?

  淳于十三仔细思索片刻,肯定的摇了摇头,道:“当时我在高处,看的十分仔细。”

  白日里,宁摇碧遇见卓昭节可不是什么巧合,那是时采风jīng心设计、手把手的教导过说辞、表qíng的,淳于十三一并被拖过去防止四周出现不开眼的搅局者,在京中这大名鼎鼎的三个纨绔里,淳于十三武功最好,眼力也佳,他当时又居高临下,怒chūn苑这公主林苑,对他们这三个不是公主之孙就是皇后族人来说也是熟悉得紧,淳于十三不认为有谁在附近躲到了自己根本没发现的地步。

  再说,他们三个的影卫、怒chūn苑里的公主侍卫也不可能容忍那些鬼祟之辈在他们附近转悠的。

  宁摇碧也是这么想的,他放下酒樽,道:“你说仔细些。”

  宫人将阿杏的话原原本本的转述,只是她却没提阿杏,只说是自己偶然在附近发现的——这也是在阿杏的意料之中。

  宁摇碧越听眉头皱得越紧,听完之后,冷笑了数声,双眉却舒展开来,侧头看了眼鸾奴,鸾奴会意,直接从解下腰间荷包,取出一对银铤,宫人目露喜色,恭敬道:“婢子谢世子的赏。”

  这声谢让宁摇碧瞬息之间有了个主意——他开门见山的问:“如今宴才到中途,还有数道菜肴未上,你可能给卓芳甸并唐千夏上菜?”

  宫人一愣,迅速权衡了一下,立刻道:“婢子能和原本给她们上菜的人换一换,只是……婢子只有一个人。”

  卓芳甸和唐千夏一直坐在一起,菜肴自然也是一起上的……

  但宁摇碧还没说话,淳于十三已经嗤笑出声:“你莫非找不到同伴?”

  “鸾奴取包乱神散。”宁摇碧摩挲着腰间斜cha的折扇,慢条斯理的对宫人道,“放心,这个吃不死人……鸾奴再取两张银票,一人百两酬谢,出了事qíng全部推到本世子头上,如何?”

  宫人只略作思索就答应了——不仅仅为了银钱,更多的是她很清楚,如果自己不答应,眼前这两位恐怕会立刻翻脸,先把自己解决了,她一个奴婢,无论淳于十三还是宁摇碧看来,弄死她和捏死只蝼蚁也没什么两样。

  ……都是贪心惹得祸啊!

  宫人深深的怨恨起了阿杏,方才还以为那小使女不自己过来替她伺候的娘子告状,是为了避嫌,却不想,她也是避祸啊!

  果然,纨绔之流,究竟还是离远些安全!

  揣着银票和银铤,宫人战战兢兢的退了下去。

  等她走了,淳于十三微笑着道:“这可真是好事多磨,你才求得纪阳长公主答应帮你提亲,不想这小七娘就被人欺负了,还是自己亲姑姑打的头。”

  宁摇碧懒洋洋的道:“昭节不是肯吃亏的人,凭这么两个人想欺负她未必能成,这宫人说话不可全信,不过卓芳甸与唐千夏去找过昭节麻烦料想是真的。”

  “咦,你打算就这么算了?”淳于十三惊奇道。

  宁摇碧道:“你相信么?”

  “……不信!”

  “那就把时五叫过来罢。”宁摇碧淡淡的道,他神qíng看不出来恼怒,但也绝对看不出来欢喜,淳于十三却知道他是动了真怒了,这是这真怒也不是冲着他去的,所以并不当回事,只道:“你叫时五过来?这种事qíng我们一直都是听你的主意的吧?”

52书库推荐浏览: 繁朵 古代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