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回忆里的风景_素光同【完结】(7)

阅读记录

  他握住谢平川的手掌,两人在车上暗暗较劲。比试的过程并不漫长,因为不久之后,谢平川就以压倒xing的优势,把季衡的手按平在了扶手上。

  季衡“嗷”了一声,喊道:“你哪来这么大的力气?”

  “你输了,”谢平川仿佛是在安慰他,“不要自责,你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活跃气氛。”

  谢平川是一个复杂的人,他有时候像个好人,有时候又特别恶劣——比如现在。

  季衡心里的小雀跃,也变成了小沮丧。他忍不住指责了一句:“谢平川,你不像是能养好妹妹的哥哥,你看你,都不懂得让着别人,你是不是经常欺负谢小白?”

  因为谢平川曾在季衡的面前,喊过几次“小白”,然后徐白就颠颠地跑过去了,再加上她一口一个“哥哥”,所以季衡想当然地认为,徐白的名字应该是“谢小白”。

  然而,谢平川如实道:“她的全名是徐白,我和她没有血缘关系。”

  季衡宕机了几秒,才问:“她是你们家的童养媳吗?”

  谢平川不假思索道:“不会有那种好事。”

  这一问一答结束以后,他们两个人都陷入了沉默的反思。

  谢平川很少谈及自己的私事。他的家庭状况、父母工作单位、家中收入和存款,一直以来,都是一桩桩未解的谜团。

  季衡咽下一口唾沫,岔开话题道:“我听老师说了,你是教英语的。因为我还没拿定主意,所以能旁听你上课。”

  谢平川拉上了车窗的窗帘,先是说了一句:“我们快到了。”随后又道:“我下午有两节课,你想旁听么?”

  季衡点了点头。

  等他们抵达目的地,正是下午两点多钟。坐了两个多小时的大巴,季衡急于放飞自己,他刚一下车,就背着书包狂奔了起来。

  然后他停在了那所小学的门口——如果这也能称作小学的话。

  谢平川径直路过他,手上还拿着两本教案。

  地面没有瓷砖,只有huáng沙土地,教学楼约莫两层高,也不知道有几个班级。与其说这是一所学校,不如说是栅栏围起来的荒地,它坐落在城郊的贫民区,给周围人带来有限的便利。

  此时正值课间,cao场上没有大人,十几个孩子追逐打闹,带起脚下的一片尘土。

  他们在玩“老鹰捉小jī”的游戏。扮演“老鹰”的是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他穿着一件不合身的衬衫,衣服袖口沾满了鼻涕凝成的huáng印。

  或许是因为太入戏了,小男孩连着绕圈,想要抓住一个同学。但是转弯的时候,他脚下一个不稳,“啪”的一声摔倒了。

  谢平川走到近旁,蹲了下来。

  他拉起那个男孩子的手,看到他的手腕被石子擦破了一点皮。旁边有别的小孩叫了一声“谢老师”,谢老师却不苟言笑地回答:“你们玩游戏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安全。”

  谢平川不苟言笑的样子,并不会让人胆战心惊。

  这个问题很好理解,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他年轻,二是因为他英俊。

  季衡走过来的那一刻,只见到谢平川从书包里找出创可贴。谢平川撕开包装纸,把创可贴盖在了男孩子的手上,贴好以后,他还多问了一句:“疼吗?”

  原本就只是擦破一点皮而已,那个小男孩一点都不在意道:“不疼。”

  谢平川摸了摸男孩子的头:“快上课了,回教室吧。”

  话音落后,那帮小孩子一哄而散。

  季衡立在一旁,有感而发:“我好像预测到了很多年以后,你养儿子的样子。”

  谢平川站起身,和他调侃道:“那你还真是法眼通天。”

  下午的天气依然晴朗,cao场上却没有几个人影。墙角的上课铃响了几声,声音却是断断续续,谢平川看了一眼手表,踏着一地huáng土,走上了通往教室的路。

  教室里坐着一帮小学生,他们有高有矮,年龄也不一样。时值夏末初秋,几个孩子仍然穿着拖鞋,鞋底踩在水泥地板上,跟着塑料的椅子腿一起晃dàng。

  季衡先是愣了一会儿,随后拿起一把塑料椅,主动坐到了最后一排。

  谢平川和他不同,他站上了三尺讲台。

  这是一节英语课,对于谢平川这种英语流利的人而言,教好小学课程不是一件困难的事。除了课堂内容以外,他还准备了互动——有奖竞答的环节,似乎很受孩子们的喜欢。

  临近下课的几分钟,他带着学生复习单词。就连季衡也没想到,谢平川这种骄傲又固执的人,会有耐心带着小学生一遍一遍地念一些幼稚的课文。

  学校没有广播和录音机,这堂课上负责正确发音的人,只有站在讲台上的谢平川。

  一堂课结束以后,他走到了教室后方。季衡还在抖腿,谢平川就问道:“你考虑得怎么样,确定本学期要参加活动么?”

  他想拉拢季衡,因此还补充道:“申请大学的时候,它能让你的简历更出彩。”

  季衡背起书包往外走:“得了吧你,就想骗我上贼船。”

  一旁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勤学好问道:“谢老师,你们在说什么?”

  谢老师故意拔高道:“在讨论季老师的重要xing。”

  季衡嗤笑一声:“你别骗人小姑娘。”

  “难道不是么?”谢平川站在教室门口,直言不讳地说道,“或者你觉得,参加这些活动,根本没有意义,杯水车薪。”

  他单肩背着书包,抛出一个问题:“你告诉我,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或许是回馈社会,并且服务大众,像是一条正反馈电路。又或者是让学生能独立思考,使他们成为积极的人,使他们安居乐业,而不妄自菲薄,给周围的人带来正面的影响。

  可惜世界的资源不平均,它常常厚此薄彼。贫富两极不容小觑,它如同泾渭分明。

  那么,季衡心想,谢平川的所作所为,即使力量渺小,依然富有意义。

  季衡摆了摆手道:“行行行,我也参加。”他和谢平川勾肩搭背:“我从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个人,其实还挺正直的 。”

  第五章

  自从十月来临,气温明显下降。

  前些日子又下了雨,门廊风过,雨痕未gān,露水还挂在树梢上,一滴一滴地下落,沾湿了卧室的玻璃窗。谢平川躺在chuáng上,摸到闹钟看了时间,破天荒地想要多躺一会儿。

  他觉得有点头晕。

  昨晚为了准备材料,他忙到夜里十二点。回家的时候却碰上倾盆大雨,把他从头到尾浇了个彻底,碰巧手机从手里滑落,掉到了路边的糙丛中,于是一向注意形象的谢平川,只能摸黑淋雨蹲在路边掏手机。

  等他找到手机的时候,已经毫无形象可言了。

  深夜天寒,他独自顶风走回家,家中也没有一个人。父母都在外地忙于工作,每周给他打一次电话,因为熟知他的独立,所以对他格外放心。

  于是此时此刻,正在敲他卧室门的人,除了徐白,不作他想。

  谢平川披了一件衣服,起身去给徐白开门。

  门外的徐白抱着一个饭盒,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阿姨给我们家打电话了,她说早上给你打电话,你没有接,让我来看看你怎么了。”

  徐白口中所说的“阿姨”,指的是谢平川的母亲。

  谢平川还没有回答,徐白就踮起脚尖,伸出右手,摸到了他的额头。

  “你感冒发烧了吗?”徐白问道。

  谢平川反问道:“今天礼拜六,你不去上补习班么?”

  “今天老师有事,给我们放假,”徐白站在他的卧室门口,敲了一下他的房门,“我妈妈去办画展了,我爸爸出去钓鱼了,我们家也只有我一个人。”

  徐白的母亲是职业画家,由于近期承办画展,所以工作也变得繁忙。但她昨天出门之前,包了两抽屉的饺子,冻好以后塞进了冰箱,全当做徐白的口粮。

  徐白早餐就煮了水饺,她还没有来得及吃,家里的固定电话就响了。接到谢平川母亲的电话之后,徐白把饺子装进了饭盒,打算带过来送给谢平川。

  谢平川拉开卧室的木门,咳了一声道:“进来吧。”

  他背对着徐白,掏出自己的手机,果然看到母亲的未接电话,还有几条来自季衡的短信。季衡问了一些怎么备课的问题,还提到了儿童教育心理学,一副勤勉认真的样子。

  谢平川首先回复了季衡,然后才给母亲打了电话。

  电话那头响了几秒,母亲的声音传了过来:“你的面试在后天,别忘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素光同 现代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