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姐姐,咱们的jiāoqíng可不是一年两年,从我们家盖了这宅子,咱们两家做了邻居就认识了。那会儿我路还走不太稳当吧?“
“是啊,我可记得,我娘头次带我过来的时候,你扶着椅子站着……”周榭轻声说:“日子过得真快,一转眼都这么些年了。”
“嗯,可不是么。眼见着家里头要给咱们寻亲事了,不知道将来咱们还能不能象现在这样整天亲亲热热的凑在一处。”
这么一说,周榭的神qíng也慢慢沉淀下来。
可不是么,倘若两人各自嫁了,消息不灵便,一年半载的难通一封信……可能连对方的死活都难以知晓。
“应该不会的……”周榭含含糊糊地说:“你爹娘这样看重你,不会舍得你远嫁的……我家只怕也是,咱们将来还是能常来常往的。”
又林憋着笑。周榭的意思,其实是说,她们只怕马上就要做亲戚了,这样一来,当然不会连个消息都传不了。周榭要是真嫁到又林的舅舅家,跟于江也不过就是一天的水路,来去方便。而且成了亲戚之后,这关系只会比以前更亲近,而不会疏远。
周榭把话说得这么含糊,无非是姑娘家脸皮儿薄,不好意思说自己的亲事,又林当然明白。
第五十四章定亲
又林小声开解她:“你瞧,我三表哥你是见过的,人品,xing格,我都能给你打包票,横竖是比嫁一个从来不认识不知道的人好些吧?要是他敢做什么对不住你的事,我舅妈那个人你也知道,肯定是向着你,不会向着他。再说,还有我呢,要是他敢对不住你,我给你撑腰出气!”
她这副挺肚凹腰的样子让周榭十分好笑中,脸还是红红的,不过心qíng的确轻松多了。
“指望你啊?谁知道你这小丫头到时候在什么地方呢?”
是啊,她这已经好多了。比那到了dòng房揭盖头的时候才知道新郎长相的姑娘要幸福多了。那种盲婚哑嫁身边多的是,是好是歹全媒婆一张嘴,麻皮脸也能说成英俊不凡,酒色之徒也能夸成勤学上进——
所谓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一来二去,四奶奶都快把刘书昭当自己孩子待了。他又不是长子,将来奉养父母,照顾弟妹,担子并不算太重,周榭嫁了她,这儿媳的责任也轻省些。这公婆、丈夫,妯娌姑嫂都没得挑,两家可算得上门当户对,重要的是,刘书昭绝对是每个丈母娘心目中的好女婿人选,斯文有礼,好学上进,不过十几岁已经是秀才了,今年下场,一个举人大概也不难拿到,十足十的潜力股!瞧,他要是一中,自家女儿岂不成了举人娘子,到哪儿都得有人恭恭敬敬的。更不要说,若是刘书昭能再博个一官半职的。自家女儿可不就是官太太了?
周大奶奶并非贪慕荣华富贵——可是谁不希望孩子过好日子?
又林的大舅母也十分满意周榭。这姑娘xing格厚道,细心,又能gān,家里家外的事qíng都拿得起放得下。而且面相好,她叔叔舅舅多。兄弟也多。绝对是旺子多福的。
两边既然都有了默契。刘家便托媒上门,合了八字,放定下聘,婚期就定在来年chūn天。
一结了亲,周榭便不能过来上课了,一是为了避嫌,二是因为她要做的事qíng也实在太多了。这时候可不象现代,什么东西拿了钱上街去买就行。一应的物事,许多都要待嫁的新娘自己动手绣出来。周家统共就周榭一个姑娘。嫁妆必定不薄,要做的事qíng也必定不少。
大热天里儿头关在房绣嫁妆,脸上的汗珠都快有豆粒大了。又林看着心疼,低声说:“你就是让人代绣,也不会有人看出来的。就是看出来了,大舅妈那么喜欢你。也不会挑理的。”
周榭摇摇头:“这怎么能行呢,这一个人一个绣法,肯定是不一样的。就算将来……就算伯母不挑理,旁的亲戚朋友,还有家里的下人,难道就会全都服气?”
又林小声说:“话是这么说……”
周榭擦了把汗,认真地说:“长辈越是宽容,我就越该把自己的本份做好才对。自己该做的事不做,倚仗着别人的纵容和喜爱行事,那总有一日会将那喜爱都给挥霍消磨完的。”
又林不由得有些羞愧。
好吧,她骨子里就是个好逸恶劳的人,大多数时候只求达到目的就行,过程不是那么重要。象周榭这么认认真真一板一眼的人,她大概再投胎穿越个几次,也是赶不上的。
三表哥要是这一回考中举人,然后再娶媳妇,可不就是人们常说的双喜临门吗?先是大登科,再是小登科,双喜临门。
倘若这一次没考取,也不用担心。俗话说先成家后立业,娶个贤惠媳妇cao持家务亿侍奉父母,又想着封妻荫子,读起书来只怕更专心刻苦了。横竖刘书昭还不到二十呢,别说一次,就是三次五次之后考中也不算晚。
周榭这么好的姑娘,秀外慧中,xingqíng这样温厚,还多亏了大舅妈下手快,晚一步说不定就被别家给抢去了。
当然,表哥要是将来敢做什么对不住周榭的事儿,别说又林不跟他算完,周榭的几个兄弟一个比一个难惹,光是这几个大舅子,就已经够刘书昭喝一壶了。
这个月定亲的不光周榭,还有霍家的女儿霍巧荣,她比周榭还大一岁,亲事也定下来了,说的是南会镇的婆家,离于江也不过就半日路程,对方家中也十分殷实,是桩门当户对的好亲事。
另外,就是石琼玉了。石琼玉的年岁比周榭、霍巧荣都大,可是却一直没有许配人家。有人说石家眼高心大,看不上于江镇上的这些普通人家,石琼玉肯定还是要嫁到官宦人家的。但是石家现在定居在于江,离京城太过遥远,亲事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一直耽误下来的。
又林只顾看别人的热闹,万万没想到,她也已经被人惦记上了。虽然不是请媒人直接上门来提亲,四奶奶也说,女儿年纪还小,过两年再说。可这事儿简直是在又林头上当头敲了一棒——
她一直觉得自己还算是个孩子,可是在这个时代,十三四岁出嫁的姑娘比比皆是,从小定亲更是常事。
当然,以李光沛和四奶奶对她的钟爱,必定会仔细挑拣,给她选一门好亲事。有才,有貌,家境也不会差。
又林要给周榭做个荷包,结果半天了才只fèng了几针,心思根本不在这上头。
她索xing把荷包扔回篮子里,拿起一本书来。可是翻了半天,也没看进去。
小英端着茶进来,小声说:“姑娘,你听说没有,街头后老宋家的宅子卖给人了。”
“是吗?是什么人买了?”
小英摇摇头:“这个可不知道。”
宋家的宅子和李家后门的就隔了十几步远,已经空置了好几年了。因为家里儿子出息了,在杭州府置了宅子,一家人都搬了过去,于江镇上的老房子就一直空着,想卖出去。但地方不算大,房子也经过了几十年风雨,不算新了。这房子要买下来,不好好整修一番是没法儿住人的,一番整修,也得花不少银钱。想在镇上买房子的人,要么嫌房子旧,要么嫌地方小,总是谈不拢。
第五十五章邻居
然而这个消息是确实的,宋家的老房子的确卖出去了。四奶奶特意嘱咐又林,让她自己要注意。宋家的房子和李家的挨得很近,那边修整倒饬,动静难免扰人。这倒不算什么,要注意的是,因为要修整顶梁和屋瓦,那些匠人会搭起架子登到高处去,这样对李家来说就不太安全了。即使他们不顺手牵羊gān些jī鸣狗盗的勾当,李家院子里动静也都会被看见。
但宋家的屋顶的确得好好修整了,不修实在没法子住人。屋顶上的青蒿都长了快有半人高,去年夏天风大雨大,瓦片也坏了不少。
没有人住的屋子,坏损的特别快。这房子要再卖不出去,只怕就会变得象聊斋里头那些鬼屋一样了,白日里狸猫野鼠在庭院荒糙间出没,到了晚上则漆黑一片,经过的行人都会不自觉的加快脚步,或是gān脆绕着走。
那些匠人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又林闷在屋里足不出户。夏天里衣衫穿得轻薄,不但她,连小英她们也不愿意到院子里去。来来往往的婆子、媳妇们,一边躲躲闪闪沿着墙根走路,一边却又不由自主地朝墙头那边看。工匠们打着赤膊,肌肤晒成了古铜色,油光光的亮,她们既躲闪,又忍不住偷看。
又林随四奶奶出了趟门,先去了大伯母那里,又去了七奶奶家。七奶奶眉梢眼底那种幽怨已经遮都遮不住了。这位七叔一出门去就不肯回来,七奶奶纵然要做大度贤妻。可是她准备的两个丫头肚皮平平,一点动静都没有,更谈不上把七叔挽留住了。
不少人都在暗中揣测,这生不出孩子,症结是不是在七爷身上?要不然的话。为什么一个两个丫头收了房。还都没有动静?
52书库推荐浏览: 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