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嫂有空间_弦歌雅意【完结+番外】(169)

阅读记录

  校长的家人自然都否认,说没有听到校长说那些话,倒是有校长的邻居说听到了,有可能是校长在外面和别人说话的时候说的,所以家人没有听到?

  宋慕武按照宋慕雯的要求,将几个说听到了校长说那些话的人带到了学校里,红卫兵的革命工作大于一切,所以就算那些人再不乐意,再觉得làng费时间,也不得不去。

  几个空房间准备好了,宋慕武按照三个人一个小组,分别给每个证人配备了一个询问的小组,同时进行,但是在不同的房间。反正现在因为这个事qíng大家也没有心qíng上课了,正好将空教室利用一下。

  “主要问清楚时间、地点、在场的人物还有原话是怎么说的!”

  几个人得了jiāo代,认认真真去办事,这可是红卫兵的工作!

  问话花不了多少时间,就像是问供词似得,问完了之后,还要当着那个人的面读一遍,看看有没有哪里是弄错了或者漏掉了什么,确定之后还要按一个手印在上面,意思是对这些话是负责的。

  许多学生都聚在cao场上,严密关注这个事qíng的动态,这个时候不少人被斗了,也有老师被斗了,但是轮到自己学校的校长的时候,大家还是都保持着一颗热切的八卦之心的。

  证词都被写好拿出来了,将供词放在一处,几个红卫兵的中心人物也被请来了,请他们看那些证词。

  他们一看就皱了眉头,这些证词都是矛盾的,有的人说是昨晚吃晚饭的时候,有的说是吃完了饭在外面牵牛的时候,还有的说是天还亮着的时候,地点有的说在屋子里,有的说在院子里,还有的说是在茅房里之类的,在场的人有的提到了别的证人,有的就说当时没看到别人,原话更搞笑,大家写的都不一样。

  “如果他们是真的听到了这个事qíng,以大家对毛*主*席的忠诚,怎么会时间地点都记不住呢?如果是记住了,差别也不会这么大。而且校长是有些文化的人,怎么会说出这么没有水平的话来?我想,对于校长是如何赞同和推崇毛*主*席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的,我们学校的每个学生都可以作证。”

  宋慕雯像是辩方律师一样给校长作了总结陈词。

  这年头诬告虚告的人不少,很多人都是因为对对方怀恨在心,为了报仇。不过大家大部分都会告言语上的过失,因为这样不需要实际的物证,更省事儿,也更容易让人相信。所以这样的冤qíng也是最难澄清的。

  几个红卫兵的负责人商议了一下,最后得出了结论,推选的代表站出来,道:“宋慕雯同志提供的证据很有力,我们看了之后,也觉得这位校长同志是被冤枉的。我不能冤枉了任何一个同志,要团结所有的力量来gān革命!所以这位校长同志,我们觉得应该当场放了他,希望他以后继续忠于革命忠于毛*主*席!”

  得到这样的结果宋慕雯很满意,那几个人也觉得很羞愧很害怕,害怕被组织惩罚,但是宋慕雯顾不上这么多了,在这个年代里,迫害了多少善良无辜的人,她能够帮一次就要帮一次,尽管她的力量很微小。

  校长被解开了身上的麻绳,几个红卫兵也跟他道了歉,说是他们偏听偏信了,害得校长差点被冤枉了,他们回去之后一定会好好学习毛*主(席的有调查才有发言权的jīng神,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改进,争取做一个更加优秀的革命者之类的。

  校长也只能原谅这些学生。

  对于这些人,当然也不会有很重的惩罚,一个是因为他们是红卫兵,另一个是他们的根本动机没有bào露,在别人看来,他们也是为了革命,是为了毛*主*席,是无可厚非的。

  这样的风波又làng费了半天的时间,这一天的课算是没得上了。

  学生们下学之后去闹革命,校长还特地来感谢了宋慕雯等人,大家都觉得自己的校长挺好的,所以都谦虚了一把,但是心里是不无得意的。

  这样的事qíng给大家敲了一个警钟,红卫兵觉得,有时候革命确实是太糙率了,没有证据就乱斗,实在是要不得,以后要是要斗哪个,一定要把事qíng弄清楚了,不过那些身份是明晃晃的,只差额头上写了反动派三个字的人,就不用走这一步了。

  在被斗得人中,校长只是那个比较幸运的人而已,还有些人根本就倒霉死了,因为有些人遇上的冤家更加心黑,也更加心狠,他们为了坐实罪名,甚至还会伪造一些证据,比如说制造女老师和别人通jian的假象,故意将纸条放在老师的办公室里之类的,因为这样被斗倒的人不少。有些年纪大的可能撑不住,就在被殴打的时候死掉了,还有的人是自杀了。但是自杀也会带来很恐怖的后果,如果没死掉,接下来是更加猛烈地抨击和迫害,如果死了,那这些伤害就会被留给家人,他本人的罪名洗刷不清,家人也会被连累的更加厉害。

  在这个过程中,红卫兵想出了更多折磨人的方法,比如说让被斗的人在下雨的时候去外面在地上爬,比如用椅子搭出一个高台,让被批斗的人站在上面,然后故意抽掉一把椅子,然后上面的人就会摔了下来,摔得头破血流的,还有将人绑在或者吊在树上过夜的……相比起这些来,朝他们身上吐口水实在是太轻了。

  难怪有人说人xing就是这样,如果一个群体可以肆意地欺负另一个群体的时候,人的残忍的一面就会bào露出来,他们觉得自己掌握了别人的命运,主宰了一切,他们会很享受这样的感觉。

  这个动dàng的年代,几乎每天都会有新鲜的消息传来,哪个人被抓了,哪个人被批斗了,哪个人想自杀,成或者没有成之类的,各种消息纷纷扬扬。

  宋慕雯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将每天所听到的所看到的都记下来,就写在余二猛送的那个本子上,每次写完都能够写上三四页,写完了才觉得轻松了一点点,好像倾诉了一番一样。还有时候,宋慕雯会忍不住偷偷掏出相机,将他们最残忍最血腥的一面记录下来,然后在空间里存档。这个年代给人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

  就这样,一直纷纷扬扬的吵到了下半年,革命的热cháo也一直在持续,并没有因为复课而降低,红卫兵的想法还真是越来越多了。

  到了十月份,本来是应该紧张地准备升学考试的时候,可是现在没有升学考试了,大家只用等着分配就行了,在哪里上小学在哪里上初中上高中,都是分配的,升学考入学考都免除了,现在基本上所有适龄的人都在上学。

  等到上完高中之后,就会获得分配,或者是去哪个单位做事,或者是去哪个地方支援建设。

  这样的分配工作一直持续到了二十世纪末。

  下半年的时候,因为复课之后,大学的一些学生毕业了,高中不少学生也毕业了,大学毕业了的没有工作,高中毕业了也不能考大学,这些人聚集在一起,无所事事就到处闹革命,闹得很凶,在不少地方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为了安置这些人,中央的人就想到了要将这些人“下放”,放到广大的农村去,那里有gān不完的活儿,而且农村是革命的根本所在,当初走的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所以去乡下跟贫下中农学习,是很好的建议。

  在毛*主*席发出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哪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之后,全国掀起了一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风cháo,所有的人都觉得自己应该将一腔热血先给社会主义建设,满腔的激qíng献给农村。

  在这样的风cháo下,很多年轻气盛的年轻人搭乘了火车,专门往最偏僻最贫苦的地方跑,他们要将贫瘠的土地开发成像东北那样的北大仓,要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样的风cháo很快就刮遍了全国,于是知识青年下乡到农民中去劳动去生活,并且被称为了知青。

  这个时代的知青不少都是往农场、建设兵团等地跑,但是宋慕雯他们这样穷苦的小山坳也有人来,而且都是热qíng洋溢的年轻人。

  宋慕雯看着那些穿着的确良的衣服的年轻人,说说笑笑十分有活力的样子,看他们长得白白净净的,很难想象他们gān农活的时候的模样。

  这些人的到来自然是受到了欢迎的,他们上火车的时候有鲜花和鼓乐相送,迎接他们的也是噼里啪啦的鞭pào,大家都欢迎知识青年下到农村来,体验农村的生活,从农民身上学习经验。

  不过这些人的吃住是成了问题的,他们说了要去村子里,不能留在城里或者镇上,而且他们要下田,要跟农民一起吃饭一起劳作。

  这年头不少村子还是吃的大锅饭,大家依旧是一起吃饭一起gān活儿,只有睡觉是各回各家各抱各的的媳妇的。

  别的村子好说,宋家屋这样的村子,连吃饭都不好解决。

  ☆、第161章gān活儿

52书库推荐浏览: 弦歌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