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嫂有空间_弦歌雅意【完结+番外】(237)

阅读记录

  慢慢地,出版社的事宜也慢慢地明晰化了,而丁白的《惊雷》也是刘丽亲自去谈的,丁白对出版的很多事qíng不了解,估计他是那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所以这个事qíng谈下来还是挺顺利的。

  因为政策的倾斜,去沿海发展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虽然大部分还很守旧,守着自己的那些老本过日子,可是有些人就是胆子大一些,心思活络一些,觉得自己日复一日做的事qíng实在是太没意思了,gān脆下海去吧。

  再加上私营企业不断地出现和发展,国营企业的不再是独霸一方了,他们在一些行业的垄断逐渐被打破,于是国营企业的效益也没有那么好了,于是国营企业出现了裁员和下岗的现象,国营企业的也不是铁饭碗了。有些人为了求生存,也被迫下海了,沿海的政策很好,于是很多人希望去那边寻一条出路。

  正因为这样,像深圳这样的小镇也是日新月异,发展的很迅猛,尚老板买的地的价格是不断在涨,幸好尚老板当初建的不是工厂而是百货大楼,刚开始还是用来搞服装批发的,后来一些愿意买便宜和漂亮衣服的人也喜欢过去逛逛,有些人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就在里面租了个地方开始做生意,这样收租金比自己搞批发来钱来的快多了,尚老板gān脆将整座大楼整合了一下,变成了一座真正的百货大楼。

  这是尚老板无意中进入了地产行业,发现了其中的巨大金矿,于是尚老板的一颗心就开始蠢蠢yù动了,这样好的条件,哪个人不愿意在这里试试呢?当然这些都是尚老板自己告诉宋慕雯的,宋慕雯感叹,有些人财运就是好,当初尚老板也是嫌弃别人的工厂不好,所以便宜买块地打算建工厂,就算是不发展起来,也比在其他的地方租厂房便宜一点,没想到现在人家就成了地产大亨了。

  手里有了钱,尚老板就继续投资,把钱留在手里不是尚老板的风格,他喜欢钱生钱。

  而宋慕辉出国之后,最先注意的是国外的电视机,他发现国外的电视机比国内的好多了,还有彩色的,里面的电视节目也好看多了,而且还有很生动有趣的广告。

  尽管这个时候国外也没有出现液晶电视,但是宋慕辉觉得惊奇不已,真是没想到,果然已经发展成这样了,比国内先进多了。

  果然闭门造车是要不得的。宋慕辉再一次感叹。

  宋慕辉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了一封厚厚的信寄回去,没办法,国际长途电话费太贵了,要不是人命关天的事qíng,是不会轻易打电话回去的。

  除了电视,宋慕辉发现国外还有很多电器都很普及,像冰箱洗衣机一类的,户外还有自动贩卖机,只要投一个币,就能买一罐饮料,真是神奇。

  宋慕辉觉得自己的所见所闻能够写成一本书了,于是宋慕辉在信里面问如果他写了一本书,自己的妹妹能不能给自己出版?

  宋慕雯接到信,忍不住笑了,宋慕辉是第一次看到那么多他认知以外的事qíng,所以觉得惊讶不已,还想写本书来,不过宋慕雯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有人注意到了国内和国外的差距,注意到了才会有所改变。

  宋慕雯回信说,如果要写,当然可以,不过稿费什么的恐怕不会那么多,另外,希望宋慕辉不要写得那么偏向于国外,虽然现在中国已经开放了,可是大家还是要提防着所谓的资本主义,如果宋慕辉太过于推崇国外的东西,会受到别人的怀疑的,审核的时候也难以通过。

  宋慕辉接到宋慕雯的信的时候已经是半年以后了,新鲜劲已经过去了,不过幸好宋慕辉保留了他写日记的习惯,所以很多见闻和感受他都写在了日记了,尽管现在他已经习惯了国外的生活,可是那些感受还是记录了下来。

  宋慕辉最先研究的当然是电子方面的,毕竟他的主要专业是这个,他发现宋慕雯给的书上面竟然有这种电视的原理,这让宋慕辉很惊喜。虽然在国外,是能够学到国内没有的东西,但是很多核心技术人家还是要保密的,不然人家怎么赢利呢?

  宋慕辉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宋慕雯会让自己带着这些书了,因为这些书上面都有很多电子方面东西,他不需要去图书馆各种翻找还找不到资料了。其实宋慕雯更想给宋慕辉一个硬盘,里面全是资料,这样就不用拿着死重死重的东西了。

  按照宋慕雯的jiāo代,宋慕辉也在国外淘书,在国外三个月,他的英语真是突飞猛进,现在他甚至能够尝试着翻译书了。

  国内依旧是一片平静。

  出版社虽然是建立起来了,可是宋慕雯还是要盯着一点儿的。陈薇现在也从第二助理荣升为首席助理了,也就是老板的贴身秘书。

  刘丽果然招人了,陈薇趁机也要求招一个,坐上了刘丽的位置,她才知道当初刘丽能够这样游刃有余是多么的不容易,老板的事qíng太多了,虽然很多事qíng老板是亲力亲为的,可是更多的事qíng是需要他们这些人跑腿,所以陈薇也想着自己需要一个人手帮忙了。

  出版社开张,宋慕雯让人在报纸上打了广告,果然有不少人投稿而来,只是大部分稿子都是不能用的,因为故事太单调了,他们不少都是仿写什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类的故事,没什么新意。

  刘丽再一次叹息:“这个故事很好,很新颖,只可惜篇幅短了一点,要是登在报纸上,又太长了。真是可惜了。”

  宋慕雯拿过来一看,原来讲的是一个农村女孩进城的故事,选材很独特,生活气息很浓厚,文中运用了不少的方言,还有很多细节的描写,让宋慕雯觉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跟随着主角的起起落落而高兴而担忧。

  看完之后,宋慕雯赞同道:“确实是个很好的故事,可惜这个故事也不好扩写,写了就没有这么凝练了,也就没有这么jīng彩了。”

  “可不是?”

  “要不,咱们办个杂志吧!”

  刘丽眼前一亮道。

  宋慕雯还有些意外:“杂志?”

  刘丽一想,又觉得办杂志困难好多,出版社刚刚成立,人手上都还有些紧张,哪里还会有什么jīng力去办杂志啊。

  宋慕雯却将这个想法存在了心里,办杂志办报纸确实不是什么赚钱的事qíng,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杂志赚钱的不再是它们的发行量,而是靠着广告了。

  可是自己当初成立展望的出发点又是什么呢?当初自己只是想把自己空间里的那些书书拿出来,散播出去,是想借此影响中国,让中国人有所领悟有所学习,而不是为了盈利,自己什么时候变动唯利是图了呢?钱确实是动力,可是自己现在并不缺钱,只要展望发展良好,自己就永远不会缺钱。

  中国的发展,除了自己空间里的那些书能够提供能量以外,人民群众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力量,而自己,最好是把这股力量给挖掘出来,让大家感受到,让大家去体会,将这股力量注入到社会上去,去影响这个社会,去影响那些人的思想,给他们最好的行为方式。

  宋慕雯想明白这一切之后,决定开办一个杂志。

  杂志在中国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民国时期的良友杂志就是发行量很大的一本杂志,而现在,那些将要在中国社会上次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杂志就要或者已经创办。

  自己要办一个什么样的杂志,要怎么样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呢?

  这又是一个让宋慕雯有些苦恼的问题。

  在一个事qíng没有确定好之前,宋慕雯是不会说出来的,所以大家都不知道宋慕雯还有这样的打算,刘丽说过这样的话之后,自己也忘到了脑后了。

  展望运转良好,81年,总共画出了四期的小人书,发行量越来越大,现在宋慕雯听到好消息的时候,不会再像第一次听到那样兴奋了,因为已经习惯了。

  出版社在日益发展,因为所有喜欢文字的人都希望自己写的东西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展望文化有这个实力,如果他们说签了你的书,能够给你出版,就一定会帮你出版的,而且付稿费的时候也很痛快,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将自己的稿件投到展望这边来了。

  至于那些短小的稿件,宋慕雯让出版社那边先留着,当然,如果作者要求自己要投稿给别人,她们也不会qiáng留。

  宋慕雯一切顺利,最苦的是宋慕轩,家里已经有三个孩子结婚了,但是只有宋慕武一个男孩子结了婚,宋慕轩是第二个,宋慕辉在国外,大家管不着,所以家里人就催他,反正现在他也有了事业了,每个月都有几百的工钱,因为他gān活gān的好,尚老板发工资也不吝啬,宋慕轩真是一个人当几个人用。所以宋慕轩现在差的就是一个媳妇了。

  宋慕轩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家里天天催他娶媳妇,可是乡下的媳妇已经配不上他了,他又没有像他大哥一样在大学的时候找一个,所以现在已经是大龄男青年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弦歌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