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完第一层,就拿一层白布附上面,再刷第二层白布。这一次刷米汤糊糊的时候就要略微使一点力,务必要使第一层和第二层完美贴合。
以此类推,一共要重复以上动作二十余次。当然也有不糊这么多层的,但是杨氏习惯xing糊鞋底要糊24层,所以她教林青婉也是糊24层。
糊好鞋底,杨氏两手轻提糊好浆糊的布板来到灶房,放在灶台边上,在灶里填了把火,让糊好的鞋底可以快速烘gān。如果放在太阳底下晒,那需要好几日才能完全gān透。
回到屋里,她开始教林青婉纳鞋面。
鞋面分鞋面和鞋帮两部分,不但要剪裁鞋面鞋帮的内衬外衬,还要把鞋帮内衬外衬用浆糊粘起来,烘gān,鞋面倒是不需要粘的,只需要剪裁好就可以用了。
当然,也有些讲究的人家会在鞋面上绣些花儿糙儿之类的图案的。
林青婉剪裁好内衬外衬,粘好鞋帮,拿去灶房跟鞋底一起烘gān。
这一套做完,林青婉发觉自己手感一点都不生疏,刚开始还有些手忙脚乱,但是做着做着后面就极其熟练了。
她在脑海里翻找原主的记忆,这才发现原来林青婉也是有‘手艺’的,就是绣工还不错。
绣艺,这是一般大家闺秀都必须掌握的技艺,很多大户人家甚至还会请一些刺绣大家来教导女儿的绣工。
虽然林青婉以前在林家是个小透明,柳氏也从来不会专门给她请师傅教导一些大家闺秀的才艺。但是识字和绣工却是必备的,前者是为了惩治她的时候用来抄佛经女戒,后者则是这个时代女子必备。
林青婉以前没少给她哥哥林青亭做些衣服鞋子什么的,后来随着年龄渐大手艺渐涨,林青亭身上穿的用的更是全部出自林青婉之手……
想到这些,林青婉不免有些惊喜万分……
这也是一门手艺,不是吗?
她在现代会的一些东西,在这里是百无一用,却没想到原主还是给她留了些有用的东西的。
拿起桌上的鞋面,林青婉跃跃yù试的开始穿针引线。
只是寥寥几针,黑色的鞋面上就出现了一只小小的蜻蜓,看起来栩栩如生,翅膀微颤,仿佛活了似的。
杨氏看林青婉在那里绣着什么,绣了一会儿,见她拿着鞋面正在端详,便也凑了过去。
这一看,就是大吃一惊。
“哎呀,婉儿你这丫头绣工不错呀。”杨氏把鞋面拿过来看,边抚着上面的针脚边赞叹道。
“针脚平整,绣艺惊人,最难得的是你不用描样子,就可以绣出花儿来。瞧着小蜻蜓,绣得真是活灵活现的。”
“以前学过几年。”林青婉心里也是挺高兴的,但说出来的话却很含蓄。
“真不错,比婶子手艺可不知道好到哪儿去了。”杨氏说着,边从炕柜里拿出一个针线笸箩。
笸箩里面放的东西很多,有各色绣线几捆,顶针,剪刀等等一些杂七杂八的,还有一只做了一大半的荷包。
杨氏把荷包递给林青婉看。
荷包是绿底净面的,已经做好一大半了,只剩下打孔穿上抽绳了,是个很简单的抽绳荷包。只是让人奇怪的是上面并没有绣花,在林青婉印象中荷包上都是需要绣花的……
林青婉疑惑的看向杨氏。
杨氏缓缓给她解释道,“这是给绣坊做的荷包,像这种最简单的空白荷包,做成一个是四文钱。绣铺里给针线布料,我们只出手工。”
这个也可以赚钱?林青婉很是惊讶。
“想当年,婶子男人走的早,孩子还小,家里只有几亩薄田,生活过得很是艰难,就是靠着这点小手艺来贴补家用,把娃儿拉拔长大的。”
杨氏一想起早些年男人过世后的那些艰辛,就是满心的心酸。
孤儿寡母,又是在靠壮劳力吃饭的乡下,日子是可以想象的艰难。
“……还好娃儿长大有出息,让我少cao了不少心。不过这手艺也没丢下,总是可以给家里添些进项的。”杨氏抹抹眼角又笑道,“不过婶子年纪大了,眼睛也不中用了,所以每次都是接些不用绣花的活计回来做。”
林青婉听在耳里,心里动了心思,“这个活计我能做吗?”
“当然可以,婶子就是这样想的,觉得你手艺这么好,不用真是làng费了。你可以试着先接些简单的活计回来练练手,再考虑要不要做些大件绣品。”
杨氏打的就是这个主意,想给林青婉找一门能赚些银钱的活计,以后成亲了也好贴补下家用。
乡下人靠天吃饭,银钱都是不嫌扎手的,能攒一些是一些。
“明天婶子刚好要去镇上jiāo活儿,要不,我把你带过去看看?”
“好。”林青婉当然不会拒绝,这可是一门可以自己谋生的活计。
不管怎么,先试试再说。如果可以,以后自己也可以自食其力了。
☆、谣言将起
第二日一大早,杨氏带着林青婉准备去镇上。
因为落云镇离落峡村差不多要走上一个多时辰,所以她们起的特别早。
吃过早饭,两人就出门了。
这时的天才微微透亮,村子的小道并没有什么人。
林青婉今天穿的是杨氏特地给她找的一身旧的衣裙,暗青色的。她穿上,乍一看去,就是个普通的农村妇人。
林青婉懂得杨氏的意思,未婚的女子在外行走太扎眼并不好。所以她头发也没有梳髻,而是随便一绾,头上像很多小媳妇儿们那样包了一条青色的粗布帕子。
两人一路行走,出了落峡村,又往前行了好一会,杨氏才在路边一个歪脖子柳树下停下。
“一会儿就有牛车来了,咱们在这等一会。”杨氏解释对她道。
清晨的雾还没有散去,缭绕在人的鼻尖。
林青婉深吸一口气,觉得整个肺都活了似的。这里的空气真好,清新自然无污染。
站了没一刻钟的功夫,一阵铃铛声远远传来。
过了一会儿,一个老汉赶着牛车出现在她们身前。
“杨家妹子,上镇上去呀。”老汉跟杨氏打着招呼,虽然不是同村的,但是每次杨氏上镇里都是坐他的牛车,所以时间长了,彼此也都熟悉了。
“带我侄女去镇上看看。”杨氏jiāo了铜板,带着林青婉坐上牛车。
牛车上坐了不少人,可似乎没有落峡村的,林青婉并没有见到杨氏跟谁打招呼。她不禁放下心来,毕竟此时她的身份还是挺尴尬的。
“嘿——都坐好啦。”老汉鞭子在空中打了一个响鞭,牛车缓缓向前行去。
等到了镇上,太阳已经是冉冉升起了。
下了牛车,杨氏带着林青婉老马识途的在镇上穿梭着。
走了一会,到了一个叫‘锦绣坊’绣铺门口停下,两人走了进去。
绣铺不大,但是货却很齐全,架子上密密麻麻码了很多各色布料尺头,还有些架子上则摆着不少绣品、荷包和各式各样的络子。
“杨婶过来啦……”站在柜台里的老板娘很年轻,30多岁的样子,似乎跟杨氏很熟,一看到杨氏进来,就笑得很热络跟她打招呼。
“苏掌柜好。”杨氏也笑得很热qíng,看出来两人很熟,她把手里的包袱放在柜台上。“我是来jiāo活儿的,苏掌柜,麻烦你检查一下。”
林青婉进了铺子以后,就在里面转悠着,看货架上的布料,还有那些绣品。
那些绣品五颜六色的,很是好看喜庆,但是林青婉却看的出来,这些绣品的绣工并不是很好。
怎么说呢?只能说这些绣品只是把图案给绣出来了,但是绣得却没有神韵,而且有些针法也用错了。
几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熟悉感,林青婉看到这些绣品,她的脑海里就出现了这些绣品的绣法与针法,甚至还能延伸到怎样去改良这些绣品,以期把这些绣品绣出来的更加完美jīng致。
看了一会儿,林青婉心下大定。觉得以自己的手艺,在这里应该可以接到活儿做,便转身又来到杨氏身边。
苏掌柜接过包袱,把包袱打开,边数着里面的荷包,边跟杨氏闲聊。
“杨婶儿,好久没来,还怪惦记你的。”
“哎哟,老了,眼睛不中用了,活计是越做越慢。还好你不嫌弃我活计做的慢,也不催我。”杨氏笑着答道。
看得出来,杨氏跟这个苏掌柜关系很不错,说起话来也很随便,一点都不拘谨。
“看你说的,咱们俩多少年的老jiāoqíng了。”苏掌柜清点完荷包,便给杨氏算账。“杨婶儿,一共是四十个荷包,4文钱一个,160文钱。”
苏掌柜弯身从抽屉里拿出两串铜钱,数了数准备递给杨氏。
52书库推荐浏览: 假面的盛宴 穿越重生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