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的科举路_范懒懒【完结】(156)

阅读记录

  要说他这两年也是大起大落的,乡试经受了些许坎坷,潘安知道王钰上次乡试落榜他那位嫡母好一顿冷嘲热讽,王钰亲娘更是受到了不少矬磨,毕竟这时候正室矬磨妾是十分正常的,那个渣爹恨不得王钰一辈子出不了头。

  要不是王钰之后拜了武安县的县令为师,他继续读书的事情都得受些挫折,还好他争气,去岁乡试得了头名,很是扬眉吐气了一把,如今离乡试考完不过大半年,又成了贡士,可以说一个正七品县令基本板上钉钉了,自然不怕他嫡母那同是正七品的爹。

  显然是想到了关键处,王钰心情开阔了不少,转头和潘安互相恭喜,两人顾及着陈韬的心情没有把高兴表现的十分明显,不过是时候回到王家大院等报喜的官差过来了。

  临走之前心情不错的潘安还不忘买了一份新鲜出炉的手抄版榜单,特意看了看杜仲、方永和江澄的名字是否上榜,让潘安比较意外的是杜仲、江澄都没有上榜,上榜的是方永。

  方永因为大病一场这年都没有好好复习,只是在病好后发奋了一阵子,在潘安看来方永是他们三人中上榜概率最低的,没想到最后反而是他中了,虽然是个吊尾车,名次比王钰还不如。

  这下子方永的处境估计能得到些改善,不过这下子他继母应该对他更加忌惮了。

  回到王钰的宅子里,报喜的官差随后就到了,潘安毕竟名次靠前,还好他备了些散碎银子,不然都不好给官差打赏,这官差看他虽然穿的一般,但是出手不算小气,说了不少吉祥话。

  王钰的通知就很靠后了,傍晚的时候官差才过来,不过王钰带的老管家以及院里的仆人可是十分高兴主子能有这样的造化的,这老管家是王钰外公的人,在得知王钰中了的消息后立马快马加鞭命人去武安县报喜。

  毕竟送去考生原籍的喜报得是殿试以后最终名次确定才会有,因此现在这消息要是他们不主动传消息家里人也不知道。

  潘安的消息老管家自然也捎带着吩咐人过去送信了,可以说管家的心思很是体贴了。

  虽然心中无比欢喜,但是潘安和王钰都明白,他们还得参加一月以后的殿试,还是不能放松啊。

  享用了老管家特意从醉仙楼订的饭菜,潘安吃的很是心满意足,这时候也迎来了两位“贵客”,正是布凡和江澄,布凡以如此年纪得了会试头名可以说出了一次大大的风头,而他所居住的客栈房间位置也因为报喜官差而暴露了,还不到一天的时间登门拜访的实在不少。

  布凡不喜这种应酬,带着江澄躲来了王宅,反正经过这段时间他和王钰也混熟了,老是过来没有一点不自在。

  潘安看布凡不骄不躁,表现十分随意淡定,仿佛中了头名的不是他一样,他的心思也冷静了不少,布凡小小年纪面对如此成就都没有沾沾自喜,失去平常心,他的心思却有些浮了起来,实在不该。

  江澄倒是一点不用潘安安慰,这货刚刚躲过一劫,现在颇有点大彻大悟的架势,看看那一脸淡定喝茶,仿佛在思考人生哲学的闲适样子,潘安总觉得他这样子比之前那风流姿态还欠揍。

  布凡来了王钰特意把他珍藏的碧螺春拿了出来,布凡年纪不大倒是很喜欢喝茶,几人随性地聊了聊,虽然没有涉及金榜题名之事,但是少年意气还是显了几分。

  最后在王钰的盛情邀请之下,布凡也不回去了,直接在王钰家住下和潘安他俩一同备考殿试,三人一起还比较有气氛。

  江澄也一起留了下来,他本身文采还是不错的,潘安觉得江澄不中有可能是他答得试卷不合考官的意,但也有可能是他狎妓的事传了出去,他那天的事情那么多人看到,传到考官耳朵里也不是没可能。

  其实潘安猜的十之八九,江澄这次其实是中了的,虽说名次中游,但也有二甲的可能,但是这风声还是传到了考官们的耳朵里,觉得他性情放荡,会试期间如此作为是不将朝廷科考放在眼里,于是便把他罢落了。

  江澄得知此事已是在当官若干年后了,无意中听一位同僚提起,心中复杂可想而知。

  一月时间并不长,可以说并不能让人有什么大的提高,不过是勤学不辍,别把已经学会的生疏罢了。更何况殿试之后若是在二甲,想进翰林院还得再参加考试。

  王钰宅中又恢复了往日宁静,陈韬不日后离开也没有给大家带来什么离愁别绪,毕竟相见有日,如今还是得专心眼前事。

  第104章 女色

  潘安等人刚开始在王宅只是时不时四人聚在一起讨论,到后来便发展成了一天中大半时间都聚在一起讨论。

  这殿试是最后一道关卡,而且是要面圣的,但是这一关对有些人十分重要,对有些人来说只要殿试时没有失礼举动,没写什么反动的词句,这殿试只是走个过场。

  不过潘安三人显然还想再争一争,因此都不想只是去走个过场,这殿试只有一道策论题,可以说考的形式很简单,但是难的就是皇帝亲自阅卷,你写的东西能不能合他口味真是不好说。

  这不是有才华就一定能脱颖而出的,还得有巧妙的心思。君心向来是天底下最难揣测的,想要得到皇帝的赏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潘安当时觉得自己就算能中最好也就是刚刚挤进二甲,这一朝有成为一甲的可能自然是要拼一拼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范懒懒 穿越重生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