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大嫂针线好,用一些布头边角料fèng了好些个各种形状的小香囊,自己家人带,还可以分给街坊的孩子。
那些香囊有的小葫芦形、方形、圆形等,阵脚细密,看起来非常可爱。林重阳戴了一串七个小粽子,狗蛋带着一串糖球样的,都绑在腰上,一阵阵香气四散,很是让胡同里的孩子们羡慕了一把。
端午节吃粽子,配雄huáng酒,讲究的人家也会做一些好看的花环、艾人之类的立在自己家门口,心理上觉得驱邪力度更大更彻底。
韩家的粽子自然要自己包的,买来吃太贵,一家人尝不着味呢。
糯米是戴gān爹让人捎来的,粽叶就地取材,河边的芦苇叶挑那些宽大的用镰刀割回来,清洗gān净擦gān就可以用。
当地包粽子的习俗都是甜的,里面包枣子,讲究一点就包蜜枣,小孩子们最爱。可林重阳更喜欢吃ròu的,再加上咸蛋huáng,哎呀简直是美味啊。他就给林大秀洗脑,说自己想吃粽子里包ròu的,这个他不怕的,书斋里有一本旧京遗事,里面就有讲江南习俗,他们吃ròu粽子!
忽悠了林大秀一切都好办,林少爷这名头在韩家可是很好使的,不像他只能靠卖萌。
“奶奶,咱们把最好的五花ròu,用酱油、盐、料酒、花椒、大料这些腌个一宿,第二天就包ròu粽子吃。”他一边说狗蛋就在一边流口水,拍小手直说好。
张氏想着要不是林少爷和小九,哪里能拿下悦宾楼那样的大主顾,就狠狠心让韩椿儿拿一条五花ròu回来,自己家包ròu粽子给他们开荤。
包粽子大家都是熟门熟路的,自然不需要说什么,张氏也特意满足了林大秀,包了几个大ròu加蛋huáng的,特别用了白线给他标志出来,其他的都是用炯麻的皮搓出来的麻绳捆。
粽子包好以后,也足足有大半锅,加上水就开煮,水开了小火慢熬,慢慢地那些ròu香就飘出来,诱人至极。
从午后足足煮到天黑才出锅,狗蛋已经灌了好几肚子水,眼巴巴地望着。
等开锅以后,那些让人觉得心醉神迷,口水直流,粽叶的清香,糯米和大枣的甜香,五花ròu的ròu香,简直是一首香气jiāo汇起来的无声jiāo响乐,让人深深迷醉其中。
尤其是物资贫乏的普通百姓之家,吃这样一顿粽子,简直是毕生享受。
吃那个大ròu蛋huáng粽的时候,张氏问:“要不咱包这个卖啊?”
林重阳吃得小嘴直流油,“奶奶,这个东西不赚钱。”一是糯米在这里是稀罕物,金贵,二是加了ròu蛋huáng成本太高,普通人享用不起。试想如果自己不做饭要去买点吃的对付一下,一般是什么人?多半是一些在码头或者集市打散工的,他们只需要吃一文钱一个的馒头就好了,那里会去买这种至少需要十文一个的大ròu粽啊。
这可是奢侈品啊。
再说了能吃得起的,自己家包就好,吃不起的包不起也买不起,所以没辙,不是所有美食都可以成为商机。
当然也不是不能卖,那些码头的吃食铺子,平日里卖馒头包子面条的,也可以卖点粽子搭配。
他们家ròu铺地理位置不合适,还是算了。
哎,这么好的东西不能换钱,张氏寻思那酸菜都换钱,这个大粽子怎么就不成呢?
一过端午节,暑气就涌上来,早晚尚凉丝丝的,晌午就热得让人烦躁。尤其知了家族也出来凑热闹,天一热就扯着嗓子喊个不停,知了知了,一声紧似一声,能让人心跳加速血脉贲张。
尤其是睡午觉的时候,听着那知了的撕心裂肺,能让人做恶梦。
林重阳躲在蚊帐里,屋子里闷热,很快就睡了一头汗。
虽然窗户上糊着质量好一些的冷布,孔密透风,且能阻隔蚊蝇,加上有蚊帐,让他避免了睡觉被围攻,不过这热度也受不了。
林大秀一直都在给儿子挥着蒲扇,扇来扇去就把自己也哄睡了。
他睡着林重阳倒是醒过来,自己穿上深色棉布短裤,套上白色的棉布汗衫。这些都是gān娘给他做的,短裤是用林大秀的旧裤子改的,汗衫是用林大秀小了的汗衫该的,一件可以改两件。
小孩子系不来腰带,林重阳就让他gān娘把裤腰折叠fèng一下,然后把带子穿进去,裤头那里钉着金属扣子,这样一拉直接一挂就好,简单省事,又成为了大家竞相模仿的款式。
他不喜欢穿背带裤,太热!
可其实穿着到膝盖的短裤也热呢,但是他不想和别的小子那样光着屁股满街跑。
冬天甩着屁股帘子,拖着大鼻涕,夏天光着屁股,甩着小jījī,那画面……倒不是辣眼,可是他难以想象自己是他们中的一员啊,看别的小孩子觉得还挺好玩的,轮到自己被围观,他有点心理障碍,尤其他细皮嫩ròu的,那些大人看见他简直跟要吃了他一样,谁都要摸一把捏一把的。
他小心翼翼地下了地,趿拉着自己的拖鞋轻手轻脚地出门,生怕吵醒了林大秀。
拖鞋自然也是他的提议,这时候孩子们都是穿糙鞋的,可就算他们怎么安利那个糙鞋柔软不扎脚,那也绝对不带舒服的,他的小嫩脚不用一会儿就能磨出血泡磨破皮的,谁让他现在生的娇气没办法啊。
所以他就让gān娘给他做拖鞋,纳的千层底,上面用布带子穿过去,fèng起来,就是一双人字拖!
鞋底当然是他爹穿小了的鞋子,专门给小孩子纳鞋底làng费。
脚后跟的地方还有一条布带,要走路的时候就可以把脚套进去,这样就不会掉,要是图省事就趿拉着当拖鞋。
一举两得。
不用说,自然又引领了一股风cháo,连鞋店里都开始卖这样的呢,大人小孩都有。
林重阳有点遗憾不能收个专利费什么的,这种东西,人家看一眼就会,根本不需要什么方子。
他手里拿着一把小麦秸糙编的蒲扇,他gān娘手巧得很,虽然不需要下地,但是在家里做针线编蒲扇,也能换钱的。
这蒲扇就是用麦秸糙熏过,米huáng色,然后变成蒲扇或者一些装小零碎东西的盒子,边上便糙辫子包起来就好。
糙辫子也是麦秸糙编的,用一种特制的铜针给破成三瓣或者四瓣,然后像最简单的中国结的样子一样,其实就和编辫子一样,编起来一长条,越来越长,卷起来,用处多多的。
蒲扇、糙盒子、高粱蔑席、一些竹帘子等,都可以用这个眼沿边,这样就不容易碎边。
林重阳的小蒲扇和他脑袋一般大,轻巧带风,gān娘还用染了红绿色的糙给他编上花呢,别提多带劲。
“九九,九九,快快,快!”狗蛋光着屁股,脖子上挂着肚兜,从头到脚晒得呈深蜜色。
林重阳就不知道他是怎么在端午节过了才不过十天功夫就能把自己晒成那样。
而且每一次都是这么一副你快上车,要赶不及的架势。
林重阳迈着小步子,不紧不慢地走,现在他已经不再那么摇摇晃晃的,步子和嘴巴一样轻快起来。
“快点啊。”狗蛋可没有耐心,一把拉着林重阳就跑。
他力气大,吓得林重阳只好跑起来,要不能直接被拖个跟头。
出了院门,就看到外面胡同里聚集了一群孩子,大的八九岁左右,小的跟他这么大。
几个大孩子拖着长的白杨木杆子,还有几片炯麻叶子。
林重阳立刻知道他们这是要对聒噪的知了们展开人道xing毁灭了,也跟着兴奋起来,“去粘知了啊,我也去!”
城里路边行道树上,都有知了,而且在南边有一片树林子,西城门外还有其他的树,都有很多知了。
他打发狗蛋先回家请示去,然后跟着队伍浩浩dàngdàng的出发,很快他就了解清楚,狗蛋打着他的旗号管奶奶要了一小碗面,然后jiāo给大孩子,和面揉面筋,在太阳底下晒得非常粘了,这才来找他去粘知了。
木杆子的一头绑上一根细长的枝条,枝条的一头就可以把面筋缠上,那面筋林重阳见识过真的非常粘!
他的小手给黏住怎么都甩不脱,最后还是那个大哥哥直接拿着他的小手一顿啃,直接把那些面筋给吃了……
林重阳再也不敢玩面筋,乖乖看他们弄,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长有所短。
哈哈。
一个孩子还把一定编好的cha了很多花的糙帽子给林重阳口头上。
林重阳看他们都戴着糙帽子,为什么他的有花!
“我要不带花的。”
大哥哥循循善诱,“你戴那个好看。”
“不要,我是男孩子。”
大哥哥显然yīn谋没有得逞,只得从另外一个孩子头上摘了一顶,把有花的给那个孩子戴,那孩子反而很开心。
林重阳跟着他们也算是开了眼,见识到高手,那几个半大孩子真是有点本领,他们到了一棵白杨树下,一举手,其他孩子们就立刻屏息瞪眼,十数道目光火辣辣地盯着树叶间的那一只知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桃花露 古代言情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