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官路_桃花露【完结+番外】(49)

阅读记录

  林中和知道老天太余怒未消,当时出了这档子事, 三弟把林大秀打了一顿,林大秀服个软, 禁足个两年三年的, 这事儿也就消停了。谁知道那臭小子的脾气又倔又大,老太太还没说什么的,他竟然抱着孩子偷偷跑了。

  当时家里要是不让他出去他也没辙的,只是老太太发了话,与其在跟前气死她, 不如滚得远远的。

  林中和虽然了解老太太,可这件事上他还真不好说,到底老太太是锤炼孙子,还真是真寒了心丢了面子里子不痛快,索xing不闻不问,似乎真不管这个孙子一样。

  可现在听她的语气,倒好似还在气头上?

  这气xing可又大又长,有点不符合老太太往日的做派,他心里揣测着,却也并不怕老太太迁怒自己,笑道:“儿子也是娘这个意思呢,让他这两年下场试试。”

  老太太焉能不知道他的回护,立刻道:“那就进了学再说吧。有个秀才功名,他也算立起来是个男人了,既可主事也能自立门户,让儿子入族谱的事儿也就他自己说了算。”

  林家虽然却进士,却并不缺秀才,让他中个秀才只怕也多半是为了他自己。

  老太太既然这样说了,那就没得商量。

  他又寻思是不是让孩子回来,一边读书,也能就近教育,免得大的不成耽误了小的。

  不过老太太却不如他的愿,叹着气道:“要是忤逆了家长一跑了之,回头掉两个眼泪就能回来,那咱们林家可真是没希望喽。”

  林中和就知道此时免谈。

  从老太太院里回到自己家正院,才进门就听见屋子里传来欢快的笑声。

  有丫头上前给他打帘子,低声笑道:“老爷来了,小少爷可讨大太太喜欢了,逗得大家都乐呢。”

  林中和点点头,抬脚进了屋里,也不让别人通报,只站在堂屋往里看。

  正房三大间,东西各又带着耳房,中间堂屋,东西间是白日燕息处,耳房是寝室。

  白日里大太太就在西间带着女儿们做针线处理后院庶务,或者和本家的媳妇们说话,如今屋里就有两个媳妇,还有三四个闺女,三两三个小娃娃,炕上地下满满都是人。

  怪不得笑声那么大!

  他见林大秀坐在炕前的椅子上,林重阳则在炕上坐在大太太怀里,之前不知道说了什么,惹得大家一阵欢笑。

  “哎呀,小九,你说得可都是真的?”

  林重阳靠在大太太温暖的怀抱里,对着手指,一副无辜的样子,“我跟爹去书斋听他们说的,还不止这样呢,有些地方太穷啦,连考场都没呢,来考试的人自己背着板凳,没桌子就去借菜板门板,拿石头瓦片垫着。还有人跑去集市把人家正卖ròu的案子都抢去呢,那人本觉得没希望,谁知道后来县试竟然取了,人家都说是那ròu案子ròu气bī人,把他原来不通的脑瓜给熏通了才做出好文章。”

  他说得煞有介事,又一脸稚嫩纯真,本身让大人们就觉得好玩,尤其那些女孩子。平日都在家里做针线学女红,出门也就是踏chūn赏花,家里兄弟们都被长辈拘着读书,除了逢年过节的和她们都没多少话说,大门也没出过两回,她们哪里听过这等好玩的事qíng。

  “大秀,你们在县里过得那么有意思呢。”一个女孩子抿着嘴笑,满脸的羡慕。

  林大秀已经被儿子弄得眼花缭乱的,他怎么不知道有这么多好玩的,他儿子知道得真多,什么考试的趣事,坊间趣事,还有集市捕快们缉拿贼人,甚至是赵屠户的趣事……

  狗蛋那些哭笑不得的事迹也被拿来说,这些平日里林大秀根本没注意。

  他突然觉得自己过得一定是假日子,怎么没留意身边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事qíng?

  不就是在小院里过穷日子,日复一日如此,哪里有那么些欢乐的事qíng?

  可他发现原来不是那样的,在小九的眼里,这一切都那么有意思,讲给别人听也是绘声绘色充满感qíng,尤其讲韩家的时候,他的眼睛里闪着温柔的光,所以大伯母她们也听得津津有味,比听书听戏还有意思。

  林重阳一扭头就看到林中和站在那里,立刻笑着招手,“大爷爷。”

  见林中和过来,大家都赶紧行礼问好,那俩媳妇也想带着孩子告辞。

  林中和摆摆手,“都不用拘束,坐吧。”

  媳妇们还是带着孩子告辞,说该回去张罗晚饭。

  大太太和他说了几句,又夸林重阳这孩子聪明伶俐,逗人欢喜,她笑道:“老爷才去了老太太那里?晚饭的时候不如带着大秀和孩子一起过去?”

  林中和知道她这是想帮帮孩子们,林重阳这么讨人喜欢,老太太看了也一定会喜欢的。

  他摇摇头,“老太太常念经呢,不让人去打扰。”

  老太太念什么经?大太太就知道老太太这是还没消气呢,也不再坚持,依然逗孩子。

  林中和就将林大秀唤到东间去说话,他觉得有点难以启齿,毕竟之前答应林大秀的。

  林大秀也是个聪慧的,立刻就意识到什么,他道:“大伯有什么吩咐只管说给侄子听。”

  林中和道:“老太太也是恨铁不成钢,希望你成才,等你进了学再谈这件事。”

  进学就是中秀才的意思,只有考过县试、府试、道试以后,成为生员才能入泮进学,成绩优异者进府学,次一等进县学。

  林大秀心里一咯噔,原本他想的自己做了保证,那就先给小九上族谱,认祖归宗,之后自己好好读书慢慢考就是。

  他可没把握一定考过的。

  可看老太太的意思分明就是先中秀才,再谈小九回家的事儿。

  他的眼神往西间飘,很想跟儿子商量一下应该怎么办,若是林中和知道他的想法,只怕会觉得他无可救药再也不管。

  “大伯,不是侄子不争气,可侄子学业不jīng,只怕不能一鼓作气进学,那岂不是耽误了小九……他已经大了现在就很想读书,若是名不正言不顺,可怎么好去读书呢。”

  如果现在不趁着他小认祖归宗,那等大起来,就算回来也少不得要被人说三道四的。

  是他混蛋不好,可事已至此,他总不能连累儿子。

  林中和微微颔首,“我还是那句话,你先考县试,若能考过府试成为童生,到时候我也好跟老太太通融,并非一定要入学才行。”

  如果他好好跟老太太说,老太太自然也要给他这个面子的,只不过他也想看看林大秀是不是真的làng子回头。

  林大秀就知道只能如此,他一撩衣襟跪在地上,“侄子和小九先谢过大伯,回去之后侄子就努力读书。”

  林中和点点头,原本他还想让父子俩回来,在林家堡的家族学堂读书,不过看qíng形其实他不回来更好,在外面这两年反而出息得板正起来。

  就不知道会不会耽误了小九那孩子,林中和是恨不得把那孩子带在身边自己教导,早日启蒙,早日进学。

  回头又一想林家之前这些孩子小时候都聪明伶俐的,读书也不错,早早启蒙,甚至有的早早的成为生员进了县学府学,可最后还是不能中举。

  可见启蒙早也未必就一定好,林中和按捺住那个念头。

  林大秀知道只能如此,好歹也拿到大伯的允诺,只要自己努力,成为童生就可以让小九回来。

  他胸臆间有什么东西在激dàng,为了儿子自己也要努力!

  回到西间,林大秀想跟大伯母等人告辞,不过被儿子一个眼神阻止。

  天色不早,这时候告辞岂不是会被长辈以为不懂事?

  就算不肯回东院,在这里也不是没地方。林重阳已经看出来了,其实林中和和大太太对晚辈非常照顾,至少大太太很喜欢自己,只要一抱着他就不想撒手。

  果然大太太笑道:“时候不早了咱们开饭,夜里就在这里歇着,我已经让人收拾屋子,你们也不用去东院,省得他们措手不及的。”

  这是替林大秀父子考虑,毕竟林大秀带着私生子回来,小方太太那里就不好办,少不得会说些不中听的,到时候林大秀又犯倔,闹起来麻烦。

  就林中方那脾气,只要林大秀哪里不对了,劈头盖脸就是一通骂,气不过了就是一顿打,过去也没什么好事。为了免得半夜再过去拉架,大太太觉得还是住在自己这里好。

  林大秀立刻谢过大伯母。

  林重阳搂着大太太的颈,笑嘻嘻道:“谢谢大祖母。”

  他没有加伯字,大太太听着更受用,没口子地答应。

  吃饭的时候,她让人先带孩子们过去,自己则叫了丫头婆子叮嘱一下,让人先去老太太那里汇报一下孩子在这里住一宿,明儿再回密州,又打发自己闺女去东院跟小方太太和林中方说一声。

52书库推荐浏览: 桃花露 古代言情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