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四娘家花满蹊_芒鞋女【完结】(205)

阅读记录

  周家几个孩子,栓子白天去学堂,桃花和梨花都在新屋,傍晚周士武和周士仁过去接人,而huáng菁菁,似乎没出过门。

  “周二以前多贼的一个人哪,和他媳妇一样,花花肠子数不胜数,如今跟变了个人似的,不知四娘用什么法子,几个儿子教得和她一条心。”想起自家几个儿子,孙婆子心里愈发泛酸了,“可怜了他媳妇,怎么着也为他生了个儿子,在的时候家里一贫如洗,一走,家里就发达了,福都没享到。”

  孙婆子见huáng三娘一头雾水,便把范翠翠和周士武的事儿说了。

  huáng三娘恍然大悟,“难怪没叫见着米久娘,我还以为……”妇人生孩子无异于鬼门关走一趟,她来村里后,没听人提起过范翠翠,以为她生孩子死了。

  “四娘就没张罗着给他再找一个,周二多大的年纪?娶媳妇不难吧。”

  孙婆子哼了声,意味深长的眨了眨眼,如今挣了钱是不难了,早先谁愿意啊,儿子小离不得人照顾,女儿大了不易亲近,这种人家最是难伺候,便是二婚的妇人都不愿意来,想到二婚,她所有所思的看了看huáng三娘,huáng三娘以为脸上有东西,擦了擦脸,“怎么了?”

  孙婆子想想huáng三娘三个儿媳,老三媳妇年纪倒是和周士武差不多,只是相公还在,“没什么,哎,谁嫁到周家,就是捡篓子的福气啊。”

  打听周家发财门路的人多,便从外村人手里买了份佐料粉回来,买了条ròu回家,依着对方教的法子试了试,香味浓郁,叫人yù罢不能,一碗就要一文。

  消息在村里炸开了锅,一文一碗,分明是抢人嘛,想着周士武和周士仁背篓里的布袋子,一天下来得挣多少钱啊。

  一时之间,不少人都动了心思,纷纷跑到周家,要买佐料粉。

  买回家研究研究,自己也能做出一样的来。

  她们的心思太过显而易见,刘慧梅不肯卖,她不是没有成算的,周士武和周士仁几乎每天都是卖完了回来的,卖佐料粉,就跟卖ròu似的,是个长长久久的生意,而且是独门生意,被人抢走了,她们啥都没了。

  这也是huáng菁菁不在村里卖的缘故,故而她告诉大家,剩下的佐料粉被人定了,一时半会做不成,要等些时日。

  这话得来诸多人的不满,孙婆子也在其中,扁着嗓子道,“都是同村的,啥生意不先照顾我们,拿到外村去卖,是担心我们没钱还是怎么着?”

  “是啊,周大媳妇,你们不能挣了钱就看不起人哪,都是一个村的,我家孙子馋得很,都说你们家席面好吃,让我们自己回家弄来尝尝啊。”

  附和的人多,但刘慧梅态度格外坚决。

  刘氏担心大家不小心推攘着她,cha话道,“真没了,镇上的老太太全买了,大家别为难我们了,眼瞅着过年了,真有的话,不会不挣钱吧。”

  刘氏扶着刘慧梅,示意她回屋坐着,说这话的时候,她泰然自若,脸上无懈可击,她在众人眼中是个老实人,没心眼,不会说谎。

  因而,没人怀疑她的话,略有遗憾的回去了。

  只是,走之前拉着刘氏,千叮咛万嘱咐说有佐料粉了先卖给她们,别舍近求远去外村。

  有些话,大家心知肚明,只是没挑明那层窗户纸,大家只当不知qíng。

  刘氏满口应下,把人送走,她这才松了口气。

  见刘慧梅目不转睛盯着她,刘氏笑了笑,“娘绞尽脑汁才想出来的路子,哪能说没就没了。”

  她以前或许支支吾吾就答应了,只是眼下,再也不敢像往常逆来顺受了,真心假意,她要自己会分辨,huáng菁菁说自己不立起来,栓子和梨花以后也只会受人欺负。

  女为母则qiáng,她没理由柔弱。

  “是啊。”刘慧梅附和了句,只是看刘氏的眼神终究不太一样了,她没想到,有朝一日,刘氏说起谎竟然脸不红心不跳,比谁都镇定。

  老实人,不老实了。

  第97章 097 男女有别

  等着买佐料粉的人多, 周家又热闹起来,刘慧梅和刘氏一口咬定卖完了,信的人多, 不信的也有,只是大家不好直说,只得问赵卫村打听, 真若卖完了,周士武和周士仁总不该出门把赵吉瑞唤上吧,蹦哒得最欢的当属孙婆子, 说话不显山露水,煽风点火的本事却不容小觑。

  赵吉瑞娘是个急xing子,对这号人没啥好脸色, 和孙婆子吵了起来,“我家吉瑞去哪儿关你啥事,整日盯着周家作甚, 有本事自己想法子啊, 你们两家挨得近,huáng寡妇为啥来找俺家吉瑞也不会找你,冲着你来事的xing子,别说huáng寡妇, 换作我我也不搭理你。”

  她的话直白, 说得孙婆子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但她没打算放过孙婆子,继续道, “一大把年纪了还不安生,孙达和周二他们多好的关系,被你这搅屎jīng搅没了,又厚脸皮过来探我的口风?不要脸的下贱货,滚……别以为自己名声多好似的,偷了人家的东西还恬不知耻败坏人家名声,不知是不是报应呢。”

  不然,为何huáng菁菁日子越过越好,孙家越过越寒碜呢。

  文莲婆婆也在,劝她别动气,朝孙婆子道,“你用不着含沙she影把人当靶子,huáng寡妇凭自己的真本事挣钱,小心些没什么错,人真要是好的,huáng寡妇不会看不出来。”

  韩氏找刘氏按捏过两回,huáng寡妇骂虽骂,但心地却是好的,只是各人说话的方氏不同罢了。

  而且,老赵做生意回来,偶尔也会聊起周家,从席面过后,周家在十里八村算出了名了,骂的人多,骂完过后,又觉得冤枉了人,大家都是跟风骂,平静下来有脑子会自己想,而且不管好事还是坏事,久了就被忘记了。

  两人连消带损,挤兑得孙婆子脸面全无,韩氏朝其他人道,“周家名声好了,对咱们村只会是好事,想想以后孩子说亲的时候,就说和周家一个村的,多体面?”

  她不怎么出门,外人如何评价她不懂,她说的这些是从老赵嘴里听来的,他找了熟人去书院说说赵小富念书之事,学堂的夫子不同意,得知他们和huáng菁菁一个村的,又改了口,原来是huáng菁菁上门做过席面,人家是记着huáng菁菁的qíng呢。

  说起这事儿,老赵觉得对不起huáng菁菁,卖栓子那事,他和周士武做得不地道啊。

  孙婆子气得不轻,怒气冲冲回到家,又被孙老头训斥一通,说她整天来事,要是再闹就休了她,没了她在家,他们不至于在村里抬不起头来。

  吓得孙婆子大门不敢出,huáng三娘来找她,她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表达自己的心思,周家日子红红火火,他们家却乌烟瘴气,谁不愿意搭理她了,孙老头对她冷言冷语,甚是厌恶。

  “婶子,往后您别来找我娘了,这么大的雪,您要是摔着了或闪着腰了,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的,不太好。”孙达双手勒着箩筐的架子,语气还算客气,“周二他们的事儿轮不到我们cao心。”

  追根究底,他娘眼馋人家挣了钱,前些年,他娘不乐意他和周二他们往来,说周二脑子灵活,爱打小九九,他别掉进周士武的坑里了,遇着事儿了就喊周士仁过来帮忙,饶是如此,对周士仁的态度不甚好,看着温温和和,实则不然,他一直假装看不见,但比较huáng菁菁待他,只觉得羞愧不已。

  huáng三娘正yù和孙婆子聊周士武的亲事,被孙达打断,她神色僵了僵,岔开了话题,“达子说的对,婶子不说了。”

  整个稻水村,也就孙婆子能和她说到一块,看孙家人的意思,估计不高兴她和孙婆子唧唧歪歪,因此,她识趣的不再多说,没过两天,里正出面,呵斥了败坏周家名声的人,骂她们长舌妇,不教儿孙怎么做人,反而教人怎么捡便宜。

  自此,村里人清楚,周家找着靠山了,有里正在,谁还敢过多打探周家的事儿?

  huáng菁菁无暇顾及村里人的想法,周士武和周士仁拿回来的铜板越来越多,说明生意越来越好,托镇上老太太们的福,周家卖佐料粉的消息在镇上传开了,和周士武踏踏实实卖佐料粉不同,老太太们在镇上住了一辈子,结jiāo的圈子不同,有她们口碑相传,对周家的名气极为重要。

  她便让老花在赵二两编的篮子上写上周字,纵然不识字的人多,但往后出了事,有个证据。

  老花写的字算不得好看,但很中规中矩,圆润的曲线勾勒出的字,对huáng菁菁来说完全陌生,她翻过栓子的书,的的确确不认识,有时老花接栓子回来,会教栓子识字,她在旁边看着,当下记在脑子里,转眼就忘记了,所有的字看着差不多,不好记。

  “四娘,我瞧着生意会越做越好,二两一个人编篮子,怕是忙不过来了。”入冬了,家家户户准备过年,佐料粉对大家来说是个新鲜物,愿意买的人多,昨日周士武过来说起一长串客人定的量,家里的佐料粉铁定不够卖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芒鞋女 古代言情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