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村_李好【完结】(232)

阅读记录

  看楚芳菲现在的样子,就知道这几年她过的不容易了。

  所以女人嫁人,等于第二次投胎,投胎没有投好,那以后后半辈子就过的水深火热。

  要说人的出身,是不能自己决定的,但是选婆家,好歹也能有些选择权,楚芳菲这个,完全是她娘没有认清形势,送了自己的亲骨ròu去给她嫂子当出气筒了。

  就是以后后悔也来不及了,孩子都生了好几个了,而且有亲戚关系的,更不容易说什么和离之类的话。

  所以,只能是慢慢熬吧,好在她有了儿子了,以后指望着儿子就好了。

  杜榆也觉得可悲,这年头,大部分人都指望着生个儿子来个依靠呢,因为大部分人都知道男人不可靠,与其相信男人会一辈子对你好,还不如早早的生个儿子,到时候什么也不怕了。

  因为男人是随时可以不在乎你,不喜欢你,但是儿子呢,却绝对不会这样,会一辈子对你好的。

  这样才是踏踏实实的保证。

  huáng大奶奶说这些话,未尝不是想告诫自己,赶紧生个儿子,以后才是老有所依。

  她是一片好心,如果不是这样,人家犯不着这么苦口婆心的说这么多,完全没有必要啊。

  只是杜榆心里是一点儿也不担心的,她和楚芳菲的qíng况完全不一样,这其中的事儿,和huáng大奶奶也说不清。更不能细说。

  不过明面上还是要领了huáng大奶奶的qíng的,知道她也是一片好心为了自己,杜榆隐晦的表示,自己明白她的意思,并且一定要为之努力的。

  huáng大奶奶放心了,她还是真的是为了杜榆着想呢,这年头啊,什么恩爱都是假的,最要紧的是赶紧生儿子,生了儿子,就是丈夫变了心,也不怕啦。

  袁二爷的祖父是五品知府,所以他有资格进入国子监,到太学里面读书,成为杜有忠收下的一个学生。

  只是杜有忠手底下有那么多的学生了,而且太学博士也不止他一个,一共是有六个,所以杜有忠也不可能是在太学盯着袁二爷。

  而且国子监的学子们,都是有权有势的,真正想要安分守己读书的,也不是多数,那些想靠着功名出人头地的,就是在家里没有别的指望的,不然像读几年书,家里就给找了出路了,或者是蒙荫,或者是捐官,或者是直接就承爵了。

  袁二爷到了国子监,很快就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这一下子就如鱼得水,国子监就去的很少了。

  而且花钱如流水。这都已经成了习惯了。

  杜有忠作为姻亲,找这袁二爷说过几次,但是这位袁二爷当面说的很好听,保证是会好好的,但是转眼间,就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而且有一次还喝醉了,当着那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说,杜有忠这个博士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管的太多了。

  “太学里那么多的学子他不管,就管起爷我来了,我也是他能管的?不过是个六品小官,给我祖父提鞋也不配的。以后再啰嗦,我让他好看!”

  人家都是尊师重道,他倒是好,还背后说这当先生的了。

  说人家不过是个六品小官,不如他祖父的五品知府。

  这话不知道最后怎么就传到了杜有忠的耳朵里,杜有忠只不过是不置可否。

  学子们这么多,他要一个个的生气,那真是还没法活了,只是对这位袁二爷也不管了。毕竟真正想要上进的人,也不是他这个德行,最开始说教,也是看在亲戚一场。

  而杜大郎终于考完了会试,从贡院出来,是跟大病了一场一样,简直是累的不行,一回来,就好好的睡了一觉,杜榆和胡鑫看了,觉得事qíng不大,他们都是经历过这事儿的人,楚芳芷叹道:“以前听祖父说科考尤其的不容易,我亲眼见了,真是觉得就是那么一回事儿。”

  当初杜大郎考举人和秀才的时候她都没有在身边呢,自然是看不到杜大郎是个什么样,现在是亲眼看了,才能真正体会祖父说的话。

  难怪祖父的书院不仅要求会读书,连这体力方面,也要求锻炼呢。

  不锻炼不行啊,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在这考场里就坚持不下去。

  只盼望着丈夫能够一次就过了,不然还会遭罪。

  又想到自己那位姐夫说的那些恶心的话,真是恨不得让他立刻滚蛋。、前不久她堂姐还跑过来跟自己来道歉,可是这事儿吧,越是道歉,越是让人记忆深刻,话已经说出口了,还能怎么样?

  总不能逮着那袁二爷就给bào打一顿吧。

  想着自己这位堂姐,命也不好,怎么就摊上这么一个丈夫呢?

  正想着呢,楚芳菲红着眼睛过来了,原来这袁二爷在外面惹出事儿来了。现在楚芳菲过来是求这边帮忙的。

  楚芳芷见楚芳菲这个样子,这火气就一下子来了,“大姐,你怎么现在成了这样了?以前你多自信,你是我们楚家的嫡长女,gān什么要弄成现在委曲求全的样子?”那袁二爷就是个渣,要是她,直接就把他弄得服服帖帖的,或者是怕她,让他再也不敢在外面胡搞!

  楚芳菲说道:“你以为我不想硬气一回?可是我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办?以前没有来京城的时候,家里的一切都是我婆婆做主,我一点儿说话的地儿都没有?我能和我婆婆对着gān?那样我孩子的名声也就不要了!或许这就是我的命,我就指望着我的孩子了,等他长大了,我也少受些苦头。”

  “你应该给祖父写信,把这事儿告诉祖父,祖父会给你做主的!”楚芳芷叹道。

  “给祖父写信了,祖父肯定让我离开袁家,可是我的两个孩子怎么办?我不能放下他们。”当了母亲,考虑的重点就不一样了,她得为两个孩子着想,和离了,他们有个和离的母亲和父亲,别人会怎么看他们?

  ☆、第233章 好差事

  所以她不能,她只能忍受。

  楚芳芷也不好继续说什么,日子都是自己过的,如果自己都立不起来,别人就是再帮着出气也没有用。

  或许大堂姐真的是只要把儿子养大了就好,对方不宠妾灭妻,不超过她的底下,她也就不在乎了吧。

  而随之而来的是,会试的结果出来了,杜大郎是榜上有名,只是不那么靠前,和杜有忠当时考得名次差不多。

  这就意味着,他不能考庶吉士了。

  而他这个年纪,到外面去外任,还有些年轻了。

  杜有忠和大家商量的是,在京城里找个差不多的差事再说。

  如今有杜有忠在京城里,不比以前,所以托关系比以前更方便了。

  而且杜大郎这样的,不是同进士,更容易找个差事。

  且杜有忠是国子监的太学博士,可以说,人脉比较广。更是不用发愁了。

  从杜大郎榜上有名,杜有忠的名气更大了,因为他本人就是因为会教书,所以才调到国子监的,现在他们父子读为进士,且还有个女婿是庶吉士,另外小儿子也是秀才,所以,竟然是在国子监更受尊敬了。

  还有人专门到杜家家里,要拜杜有忠为师,这qíng况是隔几天都有,而杜有忠表示,他现在是在国子监当差,学生够多的了,没有jīng力再管别人了,如果想当他的学生,那就请到国子监来吧。

  所以说,太学里的学子们还是挺幸福的嘛。

  不出大家所料,殿试后,杜大郎就是二甲进士出身了。

  同样的,胡鑫的庶吉士生涯也结束,翰林院将面临新的庶吉士,又是一个三年了。

  胡鑫最后是当了吏科都给事中 ,为正七品。

  都给事中别看这个才正七品,但是位卑权高,掌侍从、谏诤、补阙、拾遗、审核、封驳诏旨,驳正百司所上奏章,监察六部诸司,弹劾百官,与御史互为补充。另负责记录编纂诏旨题奏,监督诸司执行qíng况;乡试充考试官,会试充同考官,殿试充受卷官;册封宗室、诸藩或告谕外国时,充正、副使;受理冤讼等。

  简单点的说,胡鑫是相当于监督员,主要监督吏部官员,属于纠察组成员。

  所以别看是七品官员,真是权利大的很呢,真要是给你使个绊子,朝上面给你写上一笔,你就吃不了兜着走。

  更说的形象一点,就相当于皇上这个大老板的助理,虽然这助理很多,可是每一个都是不容小看的。

  胡鑫接到这个任命也有些吃惊,杜有忠就更不用说了,这个都给事中的差事,要不是皇上信任或者重视的人,是不可能随便就给人的,因为这个职位真的是很吃香。权利也大。

  胡鑫再是庶吉士,也连皇上的面都没有见过吧,怎么就这么入了眼了呢?

  还是一下子就是吏科都给事中,这是负责纠察吏部的啊。

  杜榆心里说道,不会是田大人的那个事儿引起的效果吧。真还说不定!

  难道皇上就是想通过那个事儿来选拔人才?

  做纠察员本身就要胆子大。当然,也不能胡乱的就冤枉人,没有的事儿也当成有事儿。

52书库推荐浏览: 李好 种田文 古代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