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村_李好【完结】(63)

阅读记录

  但是现在他们的目的是想和这边和好如初,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有齐氏这个最大的拦路虎,不用杜有忠出面,就能把他们搞定了。还不会被人说杜有忠当了秀才,就忘了亲兄弟的。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更何况杨柳村这些人很多是知道内qíng的,更不用说,杜家这边还有个秀才,哪怕是杜有忠做错了,别人也不敢说什么,何况杜有忠根本就没有做错。

  杜有良和刘氏铩羽而归,这都是好几次了。杜柳眼里的愤恨越来越qiáng烈,好像不接受他们,就是天大的错误一样。可是姑娘啊,这当初你们死活要分出去,不管这边的,现在这边过的比你们好了,你们又想巴过来,世上哪里有那么好的事儿,都轮到你们身上来了呢?简直是不可能的吧。

  就是皇帝的女儿也不可能啥事都顺着她是吧。公道也自在人心。做错了,该是什么结果,那就是什么结果。

  ☆、68 意外之喜

  连杜榆都知道,如果没有好处,二叔和二婶绝对不会这么低声下气的过来。

  大家相安无事不是最好吗?谁也别说谁占了谁的便宜,但是有些人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不占你的便宜他心里就不舒服。

  试想,如果杜榆的爹还是平头百姓,那么杜有良他们还会这么上赶着过来吗?绝对不会的!

  “多吃点ròu!”齐氏吩咐大家,别因为一个人坏了大家过节的心思。

  要说对二儿子,她真心是喜欢不起来,都说父母是偏心的,可是也得看看孩子们都做了啥。就老二这样的,从来只想占别人便宜,自己的便宜别人一点儿也沾不到,还老是做些让人讨厌的事儿,齐氏就是越看越烦。

  杜榆他们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出发回书院去了。

  临行前的晚上,胡氏跟齐氏说了要带高氏去的话。

  齐氏说道:“也好,你们也别瞒着我,我看这老三家的就是小心眼,不就是怕我说她吗?但是她这一点儿动静都没有,还不兴我说她两句了?我这都还没有说呢,她就天天苦着个脸,再这样下去,谁看到心里会喜欢!”

  一个苦瓜脸,看着就不舒服。她都没有说她不生呢,她那叫什么劲儿啊。

  管的多了,心里还埋怨。她也不说啥了。

  说来说去,她也不差孙子,不就是心疼老三,以后要是没有孩子,那老了咋办?

  要说真要把高氏给休回去,她还真没有这想法,就是刘氏那种恶心的人,她都没有说让人休了,所以高氏这算是gān啥啊。

  难道就因为你没有生,所以老四媳妇就不能生吗?这什么道理?

  算了,想多了,她这火气都直往上冒,对胡氏说道:“以后有啥事儿,让她自己过来跟我说,躲在人后头gān啥?我是母老虎,还是让别人给她挡着?你就给我实话实说,别替她兜着,家里现在她是嫂子,一点儿气量也没有。”

  胡氏还能说啥,当然是啥都不能说。

  第二天一大早,杜榆他们就出发了,这次带的东西没有搬家的时候多,先去了胡家棚,接胡鑫,大舅母季氏也已经快要生了,不过她都生了几个了,也有了经验,还有胡姥娘在家里呢,一点儿也不用担心。

  这次他们回来,也给季氏带了一些产妇用的东西。

  “娘,等嫂子生了,给我带个信啊,我回来看看。”胡氏对自家娘说道。

  “成,这还用你说,我都记着了,在外面别跟姑爷要qiáng,男人家在外面要留些面子,记住了没有?”胡姥娘叮嘱胡氏。

  胡氏表示自己记住了,她这都嫁过去好多年了,这点儿事还不知道?

  而胡姥娘是想着,虽然女儿嫁过去好多年了,可是和女婿一直是聚少离多,在一起过日子的时间也少,万一还是那种得理不让人的xing子,这和女婿不就有了矛盾了?

  接走了胡鑫,他们没有去县城,直接回到了锦溪书院,杜榆这天晚上是跟娘还有三婶一起睡的,她的那个chuáng留给了爹和三叔。

  吃完了早饭,杜有忠他们都去学堂了,胡氏这次也不方便带着杜榆,于是让杜榆自己在家里,学学针线,把jī也喂一喂,饭菜嘛,杜榆已经能自己做了,所以她也放心了不少。

  至于胡氏要去县城gān啥,平时都是带着杜榆的,这次偏偏没有带,还跟了个三婶,杜榆心里就清楚了。

  不带她就不带她吧,她一个人在这里还自在一些。

  杜榆从年初的时候,就要学着做针线了,对这个技艺,杜榆是不反感的,因为大家都要学,她不学,就成了异类了,到时候也会被人瞧不起。

  “杜榆姐,我娘做了一些米糕,让我给你和杜大娘送一盘过来。”杨娘子的儿子杨明辉和女儿杨明珠手拉着收过来了,杨明辉还带了一盘子米糕。

  用糯米蒸的糕点,跟雪一样白,杨娘子做糕点的手艺是很高的,以前杨秀才还没有中秀才的时候,就是杨娘子卖糕点养活全家。

  等到中了秀才了,就不能出去卖糕点了,不过有时候杨娘子会在平时有空,也会做一些给孩子们。

  杜榆他们过来,就吃过好几回杨娘子做的糕点。

  “你们先自己坐下,我家里带了些粽子,一会儿煮给你们吃。”杜榆对这兄妹两个说道。

  杨明珠摆手,“杜榆姐,我不喜欢吃粽子,太甜了, 比米糕还要甜。”

  “我家的粽子,不仅有甜的还有咸的,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杜榆说道。

  “真的有咸粽子?”连杨明辉都有兴趣来了,云阳县各个地方的东西的做法很多都不一样,但是,这粽子呢,都是做的甜味的,别的味道的没有,吃的时候,还要放上糖,那就更甜了。

  杜榆想着以前吃的鸭蛋huáng的粽子,还有腊ròu粽子,就央着奶奶他们包了几个,结果吃了,味道都觉得不错,咸蛋huáng的粽子吃起来更好吃。如果有熏好的火腿,吃火腿粽子才更好呢。

  所以这次回来,奶奶就多做了一些咸蛋huáng的粽子,让他们带过来了。

  家里有闲钱了,齐氏也买了鸭蛋,自己腌了起来,端午节吃咸鸭蛋,也是一个约定成俗的规矩。

  “那,你们等一会儿啊,我不要多少时间就煮好了。”本来是中午煮好了,给大家都送一些的,但是现在这两个小家伙过来了,那么就开始煮吧。

  “尝尝看,咋样?”杜榆给了他们一人一个蛋huáng的粽子。

  两兄妹两个一口一咬,就咬到了蛋huáng,大口大口的吃,嘴里说道:“真好吃,咸的粽子好吃!”

  “好吃,那一会儿你们带回去一盘子,到时候接着吃,不过这粽子是糯米做的,不能一口气吃多了。”

  糯米比普通的大米难消化,吃多了积食。

  杜榆给邻居们也都送了些咸粽子,然后回来,去把菜园子的糙给拔了一遍,看着日头高了,就准备起午饭来。

  灶上蒸饭,那饭就特别的香,尤其是有了锅巴,咬一口嘎嘣脆,胡氏有时候还会专门把锅巴给留下来,说是以后留着,等过年炸东西的时候,顺带就把锅巴给炸了。那样吃起来,味道更香。

  中午杜有忠他们回来,杜二郎还给杜榆带来了一个消息,是牛举人不在这里教书了。

  至于为啥,杜二郎不知道,他只是听同窗说的。当然,杜二郎也听说了一些小道消息,但是杜二郎觉得那些事儿不应该告诉自家妹妹。

  毕竟那些话也不是啥好听的话。“爹,这边书院还要考试吗?”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考试的。

  杜有忠说道:“像明年需要科考的,就是一季先生们出些题,让他们去做的。”

  这样也以便于先生们知道这些学子的底细,到时候才有资格去科考。

  像二郎他们这些小学童就根本不用,还在打基础呢,所以这个时候的学童们比现代的孩子们幸福多了,至少不用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

  下午杜有贤把胡氏送回来,杜榆发现三个人脸上都是喜滋滋的,胡氏还说道:“老三,回去驾车的时候,小心一些,可别颠着了!”

  “知道了,大嫂,我们这就赶回去了,天气还长着呢。”就是晚上赶路,也不打紧,反正这天气热着呢。

  杜榆看这qíng形,想着不会是三婶也有了孩子了吧。

  “三婶,你把这伞打着,那样日头就不会晒着了。”相当于遮阳伞呢。

  “榆儿给你的,你就拿着吧。”虽然这大晴天的,没有人打伞,不过特殊qíng况特殊对待,杜有贤也没有客气。

  “鬼灵jīng,你说说你,从哪里知道的?”等杜有贤带着高氏走了后,胡氏忍不住笑骂道。

  “娘,我就是怕热着三婶了,所以才给她一把伞的。”杜榆笑着说道,“娘,明辉他们还给我送了米糕,您尝一尝。”

52书库推荐浏览: 李好 种田文 古代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