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为聘/吾皇万岁万万岁_行烟烟【完结+番外】(123)

阅读记录

  又有人道:“此番要不是因那孟廷辉投敌,我北面禁军会吃这么大的亏?说不定早已派兵南下大举剿寇了!而皇上也不必千里亲征,让万民为之胆颤了。”

  她搁下手中的酒盅,侧身对岳临夕道:“走罢。”

  岳临夕搁下酒钱,依言起身,陪她朝里面走去,路上迟疑着开口道:“方才那老民所说寇军滥杀无辜一事,定是其信口开河,国主万莫往心里去。”

  孟廷辉轻声道:“莫论是什么样的兵马,又是什么样的人统军,只消一打仗,就必定会有扰民滥杀之事。这点我自清楚,你毋须多言。”

  这话说得果断决然,岳临夕听后暗下叹服,只觉她是当真杀伐不惧,于是愈发尊崇起她来,“大平皇帝倘是果真御驾亲征,国主以为如何?”

  她轻轻笑起来,“大平皇帝不善兵事,此番想必是做做样子给禁军们看的,无外乎是想要促将兵们激勇奋战,但其谋略无能,又岂能打得了胜仗?”

  岳临夕又问:“话虽如此,但仍不可不防。国主何时能将北三路的兵砦防略告知微臣?微臣也好早做部署。”

  孟廷辉回头瞥他一眼,淡淡道:“急什么,不是明日就要入建康了么?待我见着军前诸将,自然会告诉你们。”

  ·

  京中。

  御史台狱的大牢中yīn冷cháo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发霉的臊腥味,触脚便是污物。

  左秋容一手提着红木食盒,一手提着长裙,在晦暗的光线中仔细辨别脚下的路,又飞快地朝里面走去。

  走到尽头,横立一道铁门,外面又有狱卒在守。

  她急忙从袖中掏出封东西来,又拿了些碎银分别给这两个狱卒,轻声道:“我是替翰林院的方学士来的。”

  狱卒侧身闪开,开了门让她进去,又从外将门重重地锁了起来。

  她一进去,就抱着食盒定定立在门口,纹丝不动地望着里面那个男子。

  尹清仰面躺在牢房地上的枯茅上,身影消瘦,两眼紧闭,听见有人进来,也丝毫不为所动。

  左秋容站了许久,才一声不吭地走近他,蹲下来,将食盒里面的饭菜一样一样地摆在他身旁。

  光线幽暗,他缓缓睁眼,看清是她,不由皱起了眉。

  她低着头道:“方大人说,你是修史的时候下笔不知轻重,触怒了皇上,才被下狱问审的。”

  他眼神清冷地盯着她,一字不发。

  她又道:“方大人也为你着急,听得这事儿后便与其他几位学士联名上奏,替你向皇上开脱求qíng。奈何近日来朝中上下为了皇上亲征一事忙翻了天,皇上不理会自不必说,中书的几位宰执亦是没空管你这事儿。你且再在这儿委屈几日,方大人自会想法子救你出来的。”

  “不必。”他终于出声,嗓音低哑:“叫方大人不必再为我费心,没用的。”

  她默默抬头,在昏暗的光线中仔细打量着他,眼底突然闪出些晶莹,口中小心翼翼地问:“他们……他们没给你动刑罢?”

  他一见她这神qíng,心头便起一阵烦躁,低声道:“出去。”

  她嗫喏地朝后退了小半步,蹲稳了后才道:“这些,这些都是新鲜饭食,你吃些罢……”

  他不耐烦地瞟她一眼,心头竟有些怒意,“我眼下已成阶下囚,不再是那吟诗作词的风雅文士,你是瞎了还是傻了?”

  她缓缓垂眼,泪珠儿无声而落,微微哽咽道:“我求了方大人许久,他才肯替我请御史中丞廖大人通融一番,让我得以进来看看你。你就让我在这儿多待一会儿,不要赶我走,可好?”

  这一串泪珠儿晶莹剔透,落在牢房肮脏的地上,令他心底蓦地涌出些什么东西来,却又硬生生地被自己压了回去。

  他转头闭上眼,不再看她,也不再与她多说一字。

  她果真就在旁边静静地看他,许久都没吭气,最后轻轻地将食盒盖起,准备起身离去。

  他却忽然问道:“皇上出征的日子可是定了?”

  “三日后。”她轻轻答道。

  那么,他还有三日可活。

  他闭着眼,脑中浮现出那千军万马铁蹄尥动的场面,心中黯然叹了一口气。

  恍惚间,忽觉额头上冰了一下。

  他瞬时抬眼,一下就看见她近在咫尺的脸,当下怔了神,“你……”

  她亲了他的额头,咬着唇道:“你……你不要同皇上过不去,好不好?”她的双眼又cháo润起来,有如黑暗中的明珠,令他心头猝然一明,“我虽不知你是如何得罪了皇上,可皇上向来仁圣,绝不会因字墨之事而降此大罪于文臣。你罪不及死,为何要bī自己死?倘是你死了,我也不能好过。”她微微泣道:“你不要死,好不好?”

  他迎着她这泪,胸口突然沉沉一涩,霎然想起那一日傍晚,那个华服男子在他面前提到孟廷辉时,眼中的qíng,话中的狠。

  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合该去死的。

  当年是这样,如今更是这样。

  万民百姓是这样,孟廷辉更是这样。

  他微微攥住拳,朝她道:“好。你出去时,替我向廖大人通禀一声,就说我yù见皇上。”

  ·

  从楚州向西入建康,一路顺遂。

  正如岳临夕之前所说,甫一进建康路的地界,没过三十里,便有灰衣暗甲的人马前来接她。

  岳临夕一一向她引见了几个带兵之人,她便波澜不惊地一一见过,然后略为倨傲地与众人一道继续前行。

  从建康路再往南,路就好走得多了。

  寇军之前一连拔了建康路数座州府重城,眼下气焰正是嚣张之时,一路上的qíng景虽不至于像楚州邸店中的老民形容的那样,却也极是惨掠不堪。

  孟廷辉一路上脸色都不为所动,待入永州城歇整时,方对岳临夕吩咐道:“我yù与这几位将军说说话儿。”

  岳临夕应了去,没过多久便将人请到了她跟前。

  她静静地坐在上位,低眼看这些人在下面冲她行礼,然后微微一笑,“不必多礼,诸位将军坐。”

  中宛遗臣中的肱股之辈尚在舒州候她之驾,眼下这几人虽是统军打仗的,可却算不得什么位高权重之人,但见她语气如此暖煦,一时都道不敢。

  孟廷辉将人一个个都打量了一番,才又开口道:“不知往日里诸位将军都是听谁之令,只是今日既已见了我,便不得不听我cha手一问。”

  章一四六 别时容易见时难(中)

  “这建康路上的士兵掠民之举,不知是将军们允授的,还是下面的人恣意妄为的?”她不待人开口,便直截了当地问了出来。

  几人面面相觑,一副将答不答的样子。

  岳临夕在旁听见了,脸色有些变动,却也没说什么。

  孟廷辉看也看得懂这些人的神qíng,毫不客气道:“尔等高擎复国大旗,口口声声说大平新帝无为、平王无德,yù为天下苍生立命求福。现如今尔等攻城拔寨不说,这滋扰民生、残掠百姓一行,可真称得上是为万民求福了。”

  她见几人只低头不语,便冷笑道:“倘是照此下去,就算是我中宛得以复国,又安能坐享得了这疆土?今日我既已承命复国,便允不得尔等行此逆举,毁我中宛皇嗣名声在外。”

  岳临夕回身冲几人道:“国主所言极是。你们下去后须得严令勒持校兵们,切莫再行那扰民之事,否则严惩不怠!”

  众皆应声而退。

  岳临夕转头道:“国主多日来舟马劳顿,今日到了我军所辖地界,便可放心好好一歇了。”

  他行过礼便要退下,可却被孟廷辉在后叫住。

  她凝视着他,“且慢,我还有话要与你说。”

  岳临夕便垂首而立,“国主请讲。”

  她换了个舒服点的姿势坐着,轻声道:“我知方才那几位将军之所以肯应,无非是惧你岳临夕之势罢了,与我这个国主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国主此话……”

  孟廷辉笑笑,“怎的,嫌我说话太直?”见他闭嘴不言,她才继续道:“我好歹在大平朝中摸爬滚打了这几年,世间权势人心这种东西,多少能分辨得清的。我虽为孟氏之嗣,可在此处一无根基二无亲腹,那些手握兵权的人凭什么要听我的话?你们尊我敬我善待我,无非是想要借我皇嗣身份行此大事,至于究竟做些什么,又岂会真听我的摆布?”

  岳临夕轻叹一口气。

  她道:“你岳临夕在中宛遗臣中可谓肱股,亲上北戬一手促成三国乱事,地位自是不同。但你之所以到现在都肯依我之言,无非是因我知晓大平禁军兵务诸事罢了。其实你们举兵复国,纵是找人假冒中宛皇嗣,亦非不可行的。但你们偏要找我,宁可大费周章地将我从大平朝中一路接到此处,不外乎是看重我对大平朝政军务的了解,我说得可对?”

52书库推荐浏览: 行烟烟 古代言情 宫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