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姑就拿出酒席的单子来,详细地说了明天的安排。这是她自己过一遍,另外也是让娘家人帮着最后给把一下关。
因为是夏大姑和郭姑父早就细心安排了的,自然不会有什么大的错漏。不过夏老爷子是办老的事qíng的人,当下就提出几个细节来,让夏大姑和郭姑父要特别的注意。
“虽说是十事九不周,可长生一辈子的大事,得尽力给办周全了。”一点儿小事都马虎不得,虽然是做好了安排,但这样的大事,谁知道到时候会出现什么变故呢。
夏大姑和郭姑父都点头。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可说的没错。”夏大姑还感慨地说。
第452章 成亲
他们说这些的时候,夏大姑和郭姑父还请了媒婆和几个要好的街坊邻居。这些人都是明天长长生娶亲的时候要来帮忙的。
到了晌午,长生娶亲的事qíng也商量完了。夏大姑就准备了饭菜,大家吃过之后,那几个人就告辞走了,只留下夏家的人。
夏大姑留了心,等屋子里只有夏老爷子、夏老太太,夏至的时候,她就提起了郭喜一家的事。
“……年前写信回来,还让长生给我们捎了口信儿,想早点儿回府城来。”夏大姑略微压低了声音说道,“他大伯的意思,好像是咱们家里用回府城这件事做拿手,还怕他们回府城之后二柱和玉环的亲事将来要huáng……”
“我和你娘都没这个意思。”夏老爷子立刻就说道,然后他又顿了顿,“当初他们跟你二哥定的亲,也没知会过我们老两口。”
夏大姑看了一眼夏老爷子,又看了一眼夏老太太,心里头立刻就明白了。
夏二叔和夏二婶应该确实有这样的想法,而夏老爷子对这一点说知道的。
夏老爷子想了想就对夏大姑说:“你那个大伯子是啥样的人我早就品出来了。现在你二哥回乡下了,背后也没有啥有钱的大靠山让他们借光。他们要是返回了,就把亲给退了吧。”
夏老爷子不愿意qiáng人所难。毕竟婚姻大事要的是双方你qíng我愿的。再有一件,夏老爷子有有他的骄傲。
“你二哥和你二嫂没啥出息,可咱们老夏家的孙子那也不愁定不上媳妇。”
“那是,那是。”夏大姑赶忙笑着点头,然后又看了一眼夏至。
夏至明白,这是夏大姑想让她说几句话。
“爷,你二上就给定了,我二叔和我二婶能乐意?再者说了,当初定亲的时候是玉环家想借光,他们也借着光了。现在借不着光,用不着我二叔了,就打算退亲。啥事都依着他们的意思来,他们当他们是谁啊?”
大家伙就都看夏至。
夏至的意思,竟是支持夏柱娶郭玉环的!
夏老爷子就跟夏至说:“人家不乐意,做了亲往后也麻烦。他们是那样的人,咱们不是。咱们不跟他们一般见识。”
其实夏老爷子对夏二叔和夏二婶的打算心里明镜儿似的。郭喜两口子只有郭玉环一个闺女,往后也不可能再生养了。夏柱跟郭玉环成亲之后,郭喜的家财就都落到夏柱的手里了。
虽然正如夏至所说的,当时夏二叔和郭喜给儿女定亲,都存了要占对方便宜的心思。但事到如今,以夏老爷子的为人,是做不到跟郭喜家勉qiáng做亲的。
而在这一点上,夏至就跟夏老爷子有了分歧。她的想法比较实际。夏柱和郭玉环已经定亲了,少男少女也没有别的心上人。郭喜和夏二叔这两个人,还是很相配的一对亲家吗。
夏大姑往窗外看了一眼。她之前特意把郭姑父打发出去,就是因为事关郭喜,有郭姑父在大家伙说话不方便。
对于夏柱和郭玉环的亲事,夏大姑也有自己的想法。“爹,我看十六说的也挺有道理的。”
“啊?”夏老爷子愣了愣,“你们啊,别总惯着老二了。”
“爷,这不是惯着我二叔。我二叔的想头咱们大家伙都知道。可玉环的爹娘也不是省油的灯啊。就算是说到他们家的家财,其实也没多少,往后也不是我二叔的,那肯定是二柱和玉环他们俩的后代的。”
从这方面来说,两家谁也没占便宜,谁也没吃亏。
“我看玉环家绝不会退亲,我二叔和二婶肯定也不乐意。爷,你的想法有些古板了。这件事啊,咱们顺其自然就挺好。”夏至笑呵呵地说。
夏老爷子就笑了:“我孙女这是连我也管上了。”
“爷,那我可不敢。”夏至笑。
“你有啥不敢的。”夏老爷子呵呵地笑。说起来,虽然大儿子和二儿子很多地方都不如他的意,但是这么多年以来,他说什么,夏秀才和夏二叔还真没反驳过,更别说指出他哪里不对、古板了。
自己这个孙女的胆子是真大,也是真有主意、有想法。
“或许吧,”夏老爷子反思了一下自己,然后就问夏大姑,“这件事你和长生他爹是咋想的?”
“他大伯跟你女婿抱怨是抱怨,过后还让我们帮着说和,让给二柱和玉环早点儿把亲事给办了。”
郭喜的想法是,亲事办完了,夏家人也好出力让他回到府城,从此以后继续安安生生地做生意过日子。
“我和你女婿也商量了。都定亲了,当时他们两家好的跟一家似的,后来落难又是咱们家收留的他们。他们要退亲那也是亏心。他大伯那是占便宜没够的人,依着他,这天下啥都是他的了。成亲就成亲,两家都不亏。”
夏老爷子听了,就想了一会,然后做出了决定:“他们爱咋办就咋办吧。”
夏大姑就又看向夏至。
夏至笑眯眯地点头:“我看行。”
那么这件事的大方向就算是定下来了。
“我看玉环一家三口在大兴庄待着也不是长久的事。不是我们不乐意收留他们了,是他们自己过不了庄户人家的日子。”夏至又说。
夏大姑会意地笑:“你们不用细说,我都能猜着。”郭喜那一家三口都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拿的,做事还拈轻怕重,而夏家人又不可能把他们当大爷似的伺候。
别说夏家人了,谁家也不可能把他们当大爷似的给供起来。
所以,还是早点儿让郭喜一家三口回府城来比较好。
“这定亲吧,将来是怕出啥岔子。要不就先成亲,等俩孩子再大一点儿再圆房。”夏大姑就提议道。
这个建议也只有夏大姑提。夏至是想到了这里,然而她怕说出来吓着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
“长生他爹也这么想?”夏老爷子又问。老爷子别的不担心,就是担心郭姑父有别的想法,这件事处理不好再影响了夏大姑和郭姑父两口子的感qíng。
“我和他都商量好了。他还能有啥别的想法。你女婿那个人不是十全十美,他是本分人。”夏大姑就说道。
有些话就不好说的太露骨了。
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都点头。然后大家伙就商量要什么时候给夏柱和郭玉环办亲事。
当着大闺女的面,夏老爷子也不给二儿子遮羞了。“他们是乐意越早越好,还打算让我给掏钱办事qíng。嘿!”
夏至就说:“办可以办,咱给贴补点儿。不过他们赶上这个时候了,那就只能俭省点儿,别想着大排场。”
夏大姑就点了点头。
夏老爷子想了想,也点了头。他再次觉得,有些事qíng上夏至比他更为有决断。作为一家之主,他有时候就是太心软,不够果断。
至于成亲的时间,夏至和夏大姑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她们都没说话。这家事,还得夏老爷子还拿主意。
夏老爷子就说等chūn天种完地之后。虽然说庄户人家在chūn种秋收之间都没闲日子,但chūn夏之jiāo还是能腾出几天的。而且既然已经打算简办,那就更不耽误工夫了。
“给他们办完了亲事,估摸着二柱就得搬到府城来住了。”夏至就说。
夏二叔和夏二婶一定会坚持这一点儿,弄不好他们还想跟着一起来呢。
夏老爷子叹了一口气:“那些咱就不管了。他们几口人自己商量着来吧。”
夏大姑就笑了,事qíng就这样决定了下来。然后夏大姑才找了郭姑父来。郭姑父知道夏家人商量的结果,他也没有任何异议。
到了晚间,夏大姑和郭姑父家里就摆了几桌酒席。这是北镇府办事qíng的风俗,提前一天的晚上要办了小宴席,请各种帮忙主事的人,大家在桌面上还可以把明天的流程再确定一下,确保不会出任何的纰漏。
吃过了饭,天色已经有些晚了。
夏大姑就想留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住下来。“……这老些年了,咋请你们二老你们二老都不来。好不容易来一回,咋地也得在我这住两天。别人我就不虚让了,我这地方确实不宽敞。”
52书库推荐浏览: 弱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