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六十年代生存手札_山楂丸子【完结+番外】(26)

阅读记录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话,公安同志也过来了,向傅冉和颜冬青了解qíng况。

  两人照实说,不约而同隐去把拐子扔进空间里的事,加上有几个庄稼汉作证,公安同志不疑有他,很快录完口供。

  这边,傻大姐在吊完一瓶盐水之后也悠悠醒了,瞧见这么多人围着,她也不怕,一个劲嘿嘿笑,见她大哥也在,拍拍gān瘪的肚子,嘟囔喊:“大哥,俺饿!饿了!”

  “快穿上鞋,哥带你回家吃饭!”

  说完,刘二柱不由分说,两手合握住颜冬青的手,又看傅冉:“小兄弟,妹子,都去俺家吃饭!”

  招架不住刘二柱的热qíng,傅冉和颜冬青几乎被这兄妹两拖着去了刘沟子乡。

  一拉溜四间石瓦房,宽敞利落的院,靠南墙罩着个圆肚jī笼,墙上挂一排豆角gān。

  “爷!娘!咱家小秀找着啦!”刘二柱一进家门就喊。

  门帘一掀,二柱娘出来,抱住闺女就哭,小秀不知道咋回事,见她娘哭,也跟着哇哇哭起来,门旁邻居全出来看,几个娘们跟着眼眶发红,忙说好话劝慰。

  二柱爹搬来长条凳,热qíng的招呼傅冉和颜冬青坐,刷gān净搪瓷缸,冲了两缸糖水。

  这年头,白糖是jīng贵物,能让老农民冲糖水招待的,那一定是顶顶重要的客人。

  热腾腾的糖水,傅冉喝了一口,好甜!

  颜冬青也喝完了,把搪瓷缸还给二柱爹。

  二柱娘心存感激,要把家里唯一的老母jī宰了炖上,颜冬青忙拦住:“我和妹妹出来太久,家里人要担心,晌午之前必须回去。”

  时下通讯不方便,刘家人也能理解,二柱爹热qíng的问:“你两来镇上做啥啊?”

  傅冉指着半布兜huáng豆:“大爷,我们来磨豆油。”

  两个娃算是救小秀一命,啥也不表示,二柱爹心里过意不去,喊人:“二柱,快,给两个娃装粮食,刚下来的小麦多装点!再去生产队借马车送两个娃回去!”

  二柱哎一声,利落的拿铁锹,拦都拦不住,硬是装了大半口袋小麦。

  抬上马车,他们都要走了,二柱娘又往架子车上扔几把小菜,老母jī下的蛋也全给了他们。

  傅冉被他们家的热qíng砸得晕乎乎,坐马车辕上晃dàng着腿,竖耳朵听颜冬青和刘二柱说话。

  “小兄弟,上回你不是托俺开介绍信吗?俺给开,回头就去乡里开一个!”

  第20章 入V一更

  上半年收成不错, 小麦送去粮站,按六毛五一斤的价钱回收, 补上没完成的指标不说, 队里还尽挣了千把来块,加上偷摸卖猪羊的钱, 刘二柱打算给生产队买辆拖拉机。

  “小兄弟, 你买拖拉机gān啥啊?”

  这也是刘二柱始终想不通的地方,他们庄稼人买拖拉机为种地, 工厂买拖拉机拿来运输,半大的小伙儿买拖拉机能gān点啥?不能吃又不能喝, 白糟蹋钱呐!

  小兄弟家日子过得不错吧, 不然哪能说买就买老幺么贵的东西!

  颜冬青面不改色道:“我以后想当机械工程师, 先研究它组装。”

  他不算撒谎,是想当工程师,只不过为得是大魏子民。

  刘二柱张口结舌。

  他字识不多, 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你要问他一亩地撒几斤种追几斤肥, 他张口就道十斤种八斤肥,可“机械工程师”这几个字眼,他还是头回听说, 约莫能猜到是门不简单的手艺。

  “那拖拉机还有小四轮。都是那啥工程师造出来的?”

  颜冬青点头,垂下眼,适时露出几分无奈之色:“我爹是工程师,平常只能靠画图教我, 理论不付诸于实践,总是要差点。”

  刘二柱挠挠头,听不懂啥理论实践,却又莫名的佩服他们文化人。

  “小兄弟,你放心,这事包在俺身上,俺保管给你弄到介绍信,社会还是需要像你们这样的知识分子,比俺们庄稼人qiáng,只会种地,啥也不懂。”

  刘二柱笑起来,透着几分憨气。

  傅冉不赞同,夸他:“庄稼人怎么啦?柱子哥,没有你们庄稼人,我们还都饿肚子呢!”

  “呵呵……”这话刘二柱听着舒心。

  一路闲聊,赶到镇上,刘二柱熟门熟路带他们去大华油坊。

  自打五六年改造之后,合作经营,再无私人之分,大华油坊是祖上传承下来的榨油手艺,原本属私人所有,后来被公家买去,占了主要经营权,华家的老手艺人华师傅还在油坊为十里八乡的乡亲榨油,只不过挣的钱全进公家腰包,他每月只拿十五块五的工资。

  不大的门脸儿,往里进三间通房,靠墙放一个几乎半面墙高的榨仓,屋里弥漫着豆油的香味,华师傅正忙着“包饼”,他徒弟扔下梢竿过来:“为人民服务,劳动不分贵贱,同志来榨油?”

  傅冉张张嘴,把红宝书上的语录一咕噜忘gān净,不知道要怎么接话,下意识就抓上颜冬青胳膊。

  “合作经营,无贵贱之分。”颜冬青拍拍她脑袋,把布兜递给华师傅的徒弟,问:“几天能榨出来?”

  小徒弟麻利的倒出huáng豆过磅,笑说:“起码得两天。”

  白日里开榨,师傅们铆足劲,和着号子,把撞杆一遍一遍地撞向楔子,撞得越响出油就越多,在“隆隆”的木榨声中,浓浓的油香味也随之弥漫在大街小巷。

  筛豆、车豆、炒豆、磨粉、蒸粉、踩饼、上榨、cha楔、撞榨、接油,这里面的功夫全在油的醇亮度中体现。

  十斤huáng豆,两毛钱的手工费,颜冬青掏出五毛钱给小徒弟,找回的三毛递给傅冉。

  傅冉抬眼看他,眼里透着疑惑。

  颜冬青咳一声,低声道:“留着花,你挺穷的,不是么。”

  傅冉心里道她哪穷了呀,只是守着嫁妆不敢放出来花而已,不过兜里揣着这三毛钱,她竟然生出吃皇粮好幸福的感觉。

  “谢谢三哥……”傅冉冲他笑,声音也格外的甜。

  要命要命。颜冬青忙转开脸,耳根子发烫。

  傅冉没注意到他异样,余光瞧见洋灰台子上放的麻油,盐水瓶子装着,喷香。

  “小师傅,麻油卖不?”傅冉问。

  小徒弟笑道:“卖,咋不卖呐,不要油票,就是贵些,一块五一罐,要是拿着芝麻换,五斤芝麻换一瓶。”

  像芝麻这样的经济作物,农村房前屋后不给种,非得年末支援国家之后才能平摊,一个人约莫能分到两斤,会过日子的舍不得换麻油,就拿到油坊兑钱。

  “也回收芝麻?”

  小徒弟格外耐心:“收!五毛一斤。”

  傅冉心里有了打算,冲小徒弟笑笑。

  小徒弟也就十五岁,还没娶媳妇呢,瞧见傅冉笑得这样好看,止不住的脸红,也跟着咧嘴笑。

  笑着笑着,眼前换了张没啥表qíng的脸,小徒弟不觉收了笑,眉头隐皱:“同志,你有啥要打听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山楂丸子 穿越重生言情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