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_吱吱【完结】(106)

阅读记录

  姜宪问白愫:“知道是什么事吗?”

  “不知道!”白愫趁着还在宫里,准备让刘小满给她介绍两个从针工局出去的宫女,到时候作为陪嫁带去曹家。

  她和姜宪一样,不太擅长女红。

  可她又和姜宪不一样。

  姜宪可以一辈子不学,她却心疼曹宣,想好好服侍曹宣,尽量地让他觉得舒服,准备嫁人之后好好地学学女红之类的。

  姜宪也就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房氏告辞的时候,她还挽着房氏的胳膊一路把她送到了慈宁宫的大门。

  不曾想在慈宁宫的大门她竟然碰到了刘清明。

  刘清明殷勤地笑着上前给她行礼。

  姜宪拢着黑貂毛的手笼站在慈宁宫大门的台阶上笑着问他:“你不在珍宝阁当值,跑慈宁宫来gān什么?“

  刘清明谄笑道:“这不是过年了,还没有正正经经地给郡主拜年呢,我今天就抽了个空过来,没想到奴婢的运气真不错,在这里站了没一会儿就遇到了郡主。”

  不管前世今生,在她身边巴结她的人多了。不过是曹太后在的时候大家没那么直白,曹太后去世之后更谄媚了罢了。

  她从qíng客手中接过一对装着金锞子的荷包抛给了刘清明,道:“给你压岁钱。”

  “多谢郡主,多谢郡主!”刘清明在雪地里给她磕头,从衣袖里掏出个鎏银匣子双手捧上,道:“这是孝敬您过年的。祝您万事如意,清泰平安。”

  姜宪让qíng客接了。

  刘清明点头哈腰奉承了一番走了。

  姜宪蹙眉。

  这个刘清明,到底要gān什么?

  她接过匣子。

  这次匣子上面雕着是八仙过海的图样,打开以后,里面装的是件芙蓉玉仙桃如意把件。

  姜宪很是意外。

  芙蓉玉不稀罕,稀罕的是这把件有婴儿拳头大小,莹润剔透,没有一丝杂质。

  “这,这……”就是算得上有见识的qíng客看着也目瞪口呆,“奴婢还从来不曾见过这么大一块芙蓉玉,还品相这么好……刘公公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

  有些东西,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像上次的松绿石,这次的芙蓉玉,普通人家得一件就可以做传家之宝了。

  刘清明一个小小的太监,却能送她两件,而且礼送到这个份上还没有提要求,这不太适合常理。

  ☆、第一百一十二章 绝意

  姜宪决定调查调查刘清明。

  这个差事就jiāo给了刘冬月。

  可等到两天之后刘冬月来给她回信,姜宪有些傻眼。

  刘清明居然是走的方氏的路子进的珍宝阁。

  姜宪当时正软在临窗的大炕上染指甲,闻言人一下子就坐了起来,给她染指甲的小宫女差点打把凤仙花汁染到了她的指头上。

  “你没有打听错吧?”姜宪睁大了眼睛,“方氏推荐的刘清明?刘清明是通过谁进得珍宝阁?”

  宫里的人都以为方氏是去探望在保定任职的丈夫和儿子,可她和赵翌却是知qíng人。赵翌现在到处在找方氏,方氏怎么可能向赵翌推荐刘清明?

  刘冬月看着姜宪对这结果不满意,不由苦了脸,道:“郡主,奴婢真打听清楚了。这个刘清明就是方氏推荐进来的,经手的人是乾清宫的杜公公,为着这个,我还特意去碰了杜公公,装着无意间提起刘清明的事,杜公公还告诉我,说刘清明曾经在方氏为难的时候帮过她不少的忙,还提醒我,说让他进珍宝阁,是皇上的意思……”

  这件事就让姜宪有些想不通了。

  不过,生活的经验告诉她,想不通的事就暂时放在心里好了,用不着一直盯着不放,时间到了,自然就会浮出水面。

  她现在要关心的是正月初十去什刹海冰嬉的事。

  赵翌宣了田医正到慈宁宫来给她把平安脉。

  太皇太后和姜宪都很意外。

  等到田医正把了脉,报了平安,太皇太后留了田医正说话:“……保宁今年都十四岁了,明年就及笄了,我就想问问,她这两年嫁人合适吗?”

  田医正隐隐听到一些传闻。说姜宪有可能嫁给皇上。他说话时自然就小心了又小心:“郡主自十岁之后身体就渐渐好了起来,不过到底是月里不足,嫁人到无妨。就只长子长女生出怕月里不足,影响了母亲……”

  言下之意。嫁人可以,但最好晚点生孩子。

  太皇太后若有所思地点头,让人送了田医正出宫,转身去了姜宪那里。

  这还是自重阳节后太皇太后第一次踏进姜宪的寝宫。

  姜宪的寝宫又换了布置。

  原本的《秋日枇杷图》换成了《chūn日杏花图》,原来的景泰蓝梅瓶被换成了霁红瓷花觚,原来的松鹤鎏金墨盒换成了兰竹青石墨盒……屋里的陈设雅致中透着几分热闹,既符合现在的天气又符合年节的气候。

  太皇太后坐在临窗的大炕上,抚着炕几上放着的那本《忘忧清乐集》的围棋谱在心里轻轻地叹了口气。

  保宁从小就个看打扮的孩子。

  她的打扮不是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首饰。而是体现在吃穿用度上面,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寂寞。

  太皇太后想起姜宪小时候给木偶穿衣服的qíng景。

  她不由拉了姜宪的手,让外孙女挨着自己坐下,温声地问姜宪:“保宁,皇上想初十的时候邀你去什刹海冰嬉,你想去吗?”

  “不想!”姜宪想也没想地道,“天寒地冻的,谁想去那里。”然后想到太皇太后不会无缘无故地说这话,又道,“如果他下旨我就去。他不下旨,我就呆在宫里,正好帮着掌珠清点她能带出宫的东西。”

  太皇太后听了她的话并没有绽颜。而是沉吟道:“我记得有一年阿律把你带去什刹海冰嬉,姜爱卿知道后要打阿律,你说是你bī着阿律带你去的,后来你还溜出去一回……”

  姜宪脸红,道:“外祖母,那是我年纪小不懂事,我不是想去嬉冰,我是想吃那里卖的五香豆、烤地瓜……要是跟着皇上去,肯定什么都没得吃了。我还去那里gān什么?陪着他们chuī冷风啊!”

  太皇太后笑了起来,轻轻抚摸着她的头。道:“那好!皇上要是下旨你就去,不下旨你就陪着外祖母在宫里打牌……等掌珠回去了。打牌都凑不齐了。”

  姜宪笑道:“可以让皇上早点立后,这样我们就又多了一个牌角。”说到这里,她有点发愁地道,“也不知道皇后的品行怎样?要是说不到一块还得忍着和她一起打牌,那可真是受罪。不过,我看武阳郡主和东阳郡主的牌都打得好,人也慡快,您不如召了东阳郡主小住……”

  反正他们俩口子早就不住在一起了。

  东阳郡主进宫陪太皇太后,还可以威摄她的夫家。

  太皇太后呵呵笑,心里却很是难过。

  姜宪对宫里的事门清,不动声色地就能安抚好这些人事。只是不知道她到了外面还能不能像在宫里这样如鱼得水!

52书库推荐浏览: 吱吱 古代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