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_吱吱【完结】(208)

阅读记录

  李谦笑道:“我倒没有妄自菲薄,只是觉得姜家的长处我们要学来才是。”然后他说起了自己的婚事,“你专程从太原赶过来,知道家里准备的怎样了吗?”

  “不要说大人了,就是伏玉先生知道了也高兴坏了。不住地说大爷长大了,知道光宗耀祖了。”谢元希想到李长青的样子,笑得有些失态,道,“我听大人身边的随从纳福说,大人把赐婚的圣旨供在了佛堂里,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要打开看看。还派了何大爷去汾阳督工,务必在这个月之内把汾阳的老宅子给修缮好了,等你和郡主成了亲,大人要亲自领着你们回汾阳祭祖,到时候还会把赐婚的圣旨供到汾阳老家的祠堂里。为这件事,大人还专程请了个从宫里出来的老嬷嬷,让那老嬷嬷教家里仆妇的规矩。”他说着,顿了顿,又道,“听说何夫人也要跟着一起学规矩。还要何夫人好好把自己捯饬一番,到时候别丢了李家的脸。”

  李谦只觉得自己满头是汗。

  谢元谢还不嫌乱地道:“大人还要把你在总兵府后面的宅子重新修缮一番,重金买下隔壁宅子,搬去和你一起住。说他怎么也是郡主的公公,不住在一起,以后你和郡主有了孩子,各住在各处,只怕连他这个当祖父的都不认识了,更谈何祖孙感qíng。”

  ☆、第二百二十章 陪嫁

  他爹,也想得太多了吧?

  彪悍如李谦,也不由得直冒汗。

  他爹不是怕孙子不认识他,是想过过给郡主做公公的瘾吧?

  太了解自己父亲的李谦索xing转移了话题,对谢元希道:“我这次叫你过来,是让你帮我准备一下聘礼,我怕李管家一个人忙不过来。”

  李长青接到赐婚的消息之后,立刻就派了家中的大管事李泰过来听候李谦的差遣,山西总兵府那边,则亲自打点着李谦成亲的事宜。

  李泰和谢元希是前后脚到的,如今在大同总兵府不远的西街高升客栈住着,带了二万两银子的银票过来,等着李谦过去拿主意呢!

  谢元希不由嘴角微翘。

  李总管是出了名的长袖善舞,李谦不是怕他忙不过来,而是怕李总管眼界不够,出了什么纰漏吧?

  娶富家小姐、官宦人家的常有,和皇家结亲的不常有。

  就算是根基深厚如金家、邵家,恐怕也不敢说自己熟知这些礼仪。

  他觉得李谦有些患得患失了。

  谢元希提醒李谦:“我觉得你与其让我去帮李总管,还不如请小国公爷给你派个人来协助李总管。”

  李谦恍然大悟。

  这次的迎娶既是李家的事,何尝不是姜家的事。

  李家怕失礼,姜家怕丢脸。

  他是个说做就做的xing子,立刻拉了谢元希就走:“我们这就去找小国公爷。”

  姜律心里正窝着团火。

  便宜了李谦那小子不说,现在父亲和太皇太后还要让姜宪在大同出阁,立刻就和李谦成亲。

  就是庶女,就是拖油瓶,也没有这样糙糙就嫁了的道理。

  他把胡先生让他看的账本“啪”地一声丢在了大书案上,道:“爹说把这些产业都给嘉南做陪嫁,你有没有听错?”

  胡先生愕然。

  在他心里,姜律并不是小气的人,何况这也不过是姜家众多产业的一小部分,如果二爷姜镇英活着,最少也要分这么多,国公爷不过是把二爷应得的一份给了嘉南郡主罢了。

  他想了想,斟酌地道:“大公子,国公爷是这么说的。不仅如此,国公爷还给郡主准备了些体己的银子,这件事夫人也知道。若是国公爷不相信,可以去问夫人……”

  “我又不是问你这些。”姜律恶言恶语地道,“我是说,既然爹已经把这部分产业给了嘉南做陪嫁,你应该拿给嘉南看才是,给我gān什么?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最不耐烦看这些的。”

  胡先生忙道:“大公子,国公爷的意思,是让您抄录一份留做存底。国公爷给郡主的这份陪嫁到时候是会说明的,如果郡主没有子嗣,等到郡主百年,这份陪嫁是要重新退还给姜家的。”

  姜律听着更烦心了,道:“给了就给了,还退什么退?还怕我们姜家少了这份产业就没饭吃不成?万一嘉南没有孩子,以后谁讨了她欢喜,就分给谁好了。何必退回来?让嘉南想打个赏还囊中羞涩,白白让人笑话。”

  “不是。”胡先生只好道,“国公爷给郡主的这份陪嫁,很多都是姜家在九边的产业,对李家很有用。我想,国公爷的意思,是让郡主能拿这份产业拿捏一下李家的人。”说着,他翻开其中一本账册指给姜律看:“这是个南北货栈,因在大同的得胜堡,既做皮毛生意,也贩盐、买卖马匹。姜家还有间和这一模一样的货栈,因为在宣府的张家口堡,国公爷就留给了您。按照国公爷的意思,大同上上下下都是姜家的人,有齐大人他们在,李家就算是想在郡主的陪嫁上做手脚,也要看姜家答应不答应。可宣府不同,之前因为碍着曹太后,又为了堵人口实,所以才同意马向远做了宣府总兵,加上有个刚直不阿的杨文英,两人都是允文允武之辈,就算是有鞑子进犯,宣府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变故,这是国之根本。可马向远那个人,有些刚愎自用不说,还颇为小肚jī肠,得理不饶人,并不是个好相与的。姜家这些产业瞒得住京城里的人,却很难瞒得住像马向远这样的土皇帝。

  “所以国公爷就把宣府的那些产业留给了您。”

  姜律明白。

  大同得胜堡、新平堡、宣府张家口堡、山西水泉营堡,都有朝廷开的马市。

  这是一大笔收入。

  姜家在大同和宣府经营多年,这些产业都由姜家垄断着,后来因为齐胜一直对姜家忠心耿耿,姜家就把新平堡那块的收益给了齐胜。

  至于宣府的张家口堡,依旧在姜家的手里,马向远垂涎很久都没有得手。

  这产业在姜家的手里马向远是不敢动歪脑筋的,但如果在姜宪的手里,马向远看着姜宪是女流之辈,李家又没有什么根基,未必会那么老实。

  他怏怏地应了一声,道:“我爹还准备让那个马向远一直在宣府总兵府蹲着不成?”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啊!”胡先生叹道,“现在能打仗的人越来越少了,马向远虽然不济,可好歹能带兵打仗,要是换了其他的人,还不知道守不守得住宣府呢!”

  “不如让我去宣府算了。”姜律想着这些事就觉得糟心,“现在朝廷的那些官员,拍须溜马,互相算记一个比一个厉害,让他们带兵打仗就全都傻了眼,不是把手下的将士推出去送死,就是杀良民冒领军功……我前些日子听人说,杜胜家乡的父母官居然同意杜家给杜胜那厮立生祠!你说他一个阉奴,竟然也生出这样的念头,他就不怕折寿……”

  胡先生没有做声。

  当初曹太后当政的时候,有人为了巴结程德海,也曾给程德海立生祠。

52书库推荐浏览: 吱吱 古代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