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既然重生了,就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姜宪笑着对李夫人道:“既然是家里的亲戚,又全都是女眷,就请她们进来坐坐吧!虽说闹dòng房不好,可她们也是来庆贺我的,总不能把人这样晾在外面。”
李夫人想了想,觉得姜宪说得有道理。
李家虽然亲戚不多,但故旧多,通家之好多。姜宪原本就是下嫁,李长青做足了姿态,若是姜宪端着架子,就很难容入李家了。当然,以她的身份可以不容入李家,但若是能和李家和平相处,得了李家众人的称赞,总比和李家的人冷漠以待的好。何况李家是以军功立家,以后郡主的儿子就是李家的家主,家中的家主如果没有族人的支持,就算有家主的名头,只怕也难以让家里的人齐心协力,光耀门楣。
“郡主可真是个随和人。”李夫人夸着,让香儿去请了李家的那些家眷进来。
能在这个时候做出这种事的,都是李家一些远亲或是因为从前对李家有恩,攀上的亲戚,在李长青之前,不是种田的就是给人做零活的,这些日子能出入李家这样封疆大吏的府邸,也是因为李长青回了山西。
她们看见姜宪金光闪闪的嫁衣,都不由地啧啧称赞,有个老妇还摸了摸姜宪的新衣道:“郡主这身衣裳花了多少钱?我女儿马上要出嫁了,我也想给她做一件。”
姜宪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人,不免有些傻眼,不知道怎么回答好。求助般地朝七姑望去。
七姑忙道:“大姑奶奶,这衣裳是皇宫里的绣娘绣的,有钱也买不到。”怕这位姑奶奶托姜宪帮着绣一件,语气微顿,又道,“这得有了品阶才能穿。就像我们家大人似的,从前是正四品的时候,官服上就只能绣虎纹补子,现在是正三品,就得穿豹纹补子,朝廷都是有规定的,不能乱的。”
那位姑奶奶点了点头,依依不舍地放下了姜宪的衣袖。
就有人问姜宪:“郡主,听说宫里的贵人都不吃jī只喝jī汤的,是不是真的?“
姜宪笑道:“也吃jī啊!和大家吃的一样。”
“不可能吧?宫里的贵人还和我们吃一样的东西。”
那些妇人叽叽喳喳地道。
更多的,却是躲在门口打量着姜宪。
姜宪颇为无语。
突然有个妇人道:“郡主,这屋里的几位大姐都是你身边的妇仆吧?长得可真俊!看着就像大家的小姐似的,我有个女儿,今年十三岁了,可听话了,让她到您身边给你做个丫鬟吧!”
姜宪等人目瞪口呆。
那妇人偏偏不看眼色,继续道:“郡主,我那丫头,真的很听话,针线也好,你见了一准喜欢。”
姜宪无力地苦笑。
此时才觉查到自己做错了事。
有些人,真的没有办法jiāo往。
但她并没有恼怒。
有些人的目光就只能看到那里,你跟她说什么都是白说。而且你和她说得越多,她越来劲。
姜宪朝着七姑使了个眼色。
七姑会意,抓了把糖给那些妇人,并道:“大家吃喜糖。前面不是在唱戏吗?你们怎么过来了?”
那些妇人一面接了糖,一面笑:“这戏都唱了好几天了,虽说好听,可听多了也就是这回事。郡主这边今天不见可就见不着了——明天认亲,我们这些亲戚只怕是进不了大厅。我们就是想过来看看郡主长得什么样?以后回去了也好跟人说道说道!”
她正说着,有小丫鬟跑了进来,道:“何夫人来了!”
屋里的人俱是一愣。
姜宪看了李夫人一眼。
正巧李夫人也朝姜宪望过来。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碰了个正着。
☆、第二百七十三章 新房
这种qíng况有些不对劲。
新房门外应该有人守着才是,这些人却能进到院子里来……若是会参加明天认亲仪式的人也就罢了,这些分明只是李家的远亲或是姻亲之类的。
姜宪朝着李夫人微笑着点了点头。
李夫人也回了她一个笑容。
两人一坐一站,都挺直了脊背,迎接即将到来的何夫人。
何夫人中等个子,杏眼桃腮,看上去不过花信年华,穿了件大红色宝瓶方胜纹的遍地金褙子,油绿色绣鹅huáng色折枝纹的襕边马面裙,柔弱的表qíng让她看上去如一枝娇丽的海棠,漂亮得让人眼前一亮。
她进门就满脸歉意地向两人赔着不是:“都是我没有注意,郡主和李夫人还请多多包涵!”
言辞间透着这些人就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意思。
立刻把屋里的人全都得罪了。
那位大姑奶奶更yīn阳怪气地道:“这皇上还有三门穷亲戚呢!长青虽然如今已贵为总兵,可念在我当年几顿饭的恩惠,逢年过节也使了妇仆去家里给我请个安,问个好的,就是当初宗权她娘在世的时候,也时不时地救济老婆子几个口粮。没想到轮到何夫人当家的时候,我们来看看宗权的新娘子都不成了。可见这世道变了!”她说着,朝身边的人一声吼:“走了,走了!留在这里做什么?讨人嫌啊!”又低声嘀咕道:“郡主都没有嫌弃我们,你一个商贾出身的继妇,倒嫌弃起我们这些人来。”
“不是,不是!”何夫人喃喃地道,一副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模样望着姜宪,喃喃地yù言又止。
她身后跟着的几个丫鬟、媳妇则眼观鼻,鼻观心,没有一个人出来给她解围的。
姜宪却担心她说出诸如“是大人吩咐的,不让闹新房”之类把李长青也给推出来的话,忙朝着qíng客使了个眼色。
事实证明,qíng客前世能在偌大一个紫禁城里站得住脚,一样能在小小的总兵府站得住脚。她想也没想地走了出来,笑盈盈地对着那位大姑奶奶道:“瞧您说的,夫人怎么会嫌弃您来看大爷的新娘子呢?您能来喝喜酒,我们家夫人欢喜还来不及呢!只是眼看着马上亥时了,外面的戏唱完了还准备了宵夜。因到了这个时候留下来的都是本家的亲戚了,明天认亲的人多,郡主怕失了礼数,还给大家准备了些见面礼,正准备对着礼单发送。所以夫人才请了诸位姑奶奶、太太们过去,怕是遗漏了哪家就不好了!”
那些人一听有吃的喝的还有拿的,立刻笑逐颜开,不再和何夫人纠缠,纷纷相约着出了新房。
倒是那位姑奶奶,看了qíng客一眼,困惑地道:“这位大姑娘好生面善,我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qíng客就是仗着这几位都不是常在府里走动的,才冒充何夫人身边的人出来揽事的,闻言笑道:“我如今在郡主屋里当差,倒让大姑奶奶笑话。哪天大姑奶奶进府来玩,我服侍大姑奶奶喝酒。”
把那位大姑奶奶捧得脸上笑开了花,高高兴兴地走了。
何夫人松了一口气,诚心地向姜宪道谢,随后道:“郡主还给这些人准备了见面礼吗?我怎么没有听管事说过。您看您这边要不要派个人过去看着点?”
52书库推荐浏览: 吱吱 古代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