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只要想跟着赵玺去南边的人都在疯狂地打点苏佩文,苏佩文也知道不能吃独食,分了一半给汪几道,事qíng这才非常的顺当了。
去金陵建行宫当然也是件有油水的事,只是现在捐赠的银子数目还不明朗,压根不知道能不能建起一座行宫。他这个时候去,也不敢花钱,有点吃亏!
不过,去金陵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
至少可以认识一下扬州的那些大商贾,说不定以后朝廷南迁了之后,还有用得着他们的地方呢!
苏佩文的心思一下子活络起来。
他故作犹豫地道:“我回去之后好好地考虑考虑!”
汪几道满意地点了点头。
苏佩文说起京城守备的事:“您看谁合适?”
最好是能在他去金陵之前就开始挑人。这样,肯定会有人为了打探消息把礼送到他那里去。
汪几道还真没有合适的人选。
要不是有辽王那一茬事,他觉得没有比姜镇元更适合的人选了。
可是现在,好不容易把姜镇元给弄走了,他可没有把他弄回来的意思。
最合适的就是高岭了。
不过,高岭从来没有上阵打过仗,也不知道能不能守得住京城?
汪几道道:“那你可有什么人选?”
苏佩文说了好几个人。
汪几道心里有数。
这几个人肯定是给苏佩文塞银子了。
但这几个人不管是资历还是战绩甚至是品阶,却连高岭都比不上。
现如今李瑶和左以明走得很近,他就是想和苏佩文拆伙都没有合适的人选顶上。
汪几道在心里长长地叹了口气,道:“这件事以后再议,我们先把南下的名单确定下来。”
这个南下的名单,当然不是最终和他们一起去金陵的人选,也不是拿到朝中廷议的名单,而是两人需要照顾的名单,两人的关系户。
☆、第九百一十四章 打转
李瑶和左以明也正在商量着去江南的名单。
一名俩人都信得过的幕僚正坐在那里誊写。
李瑶看了左以明一眼,犹豫道:“简王那边,可有什么打算?”
左以明正看着那幕僚在那里誊写,闻言道:“听说是不想离开京城!”
这怎么可能?
李瑶挑了挑眉。
左以明索xing把话挑明了说:“镇守京城!”
李瑶皱了皱眉。
关于镇守京城的人,他觉得最合适的就是曹宣了。
曹宣的资历虽然差了点,可他是曹太后的亲侄儿,是五城兵马司的都指挥使,没有姜镇元那么老辣,又不像李家,有一批死忠于李氏的部下,最最重要的是,他们家和嘉南郡主的关系非常好,万一金陵有什么变故呆不下去了,他们还可以通过曹宣调动李氏的兵马。
左以明说话间已看了李瑶一眼,见他不悦,道:“我也觉得这样不怎么好!不过,我听说简王是有这个意思的,还想办法把这件事告诉了坤宁宫。可坤宁宫那边却一直没有动静,想必坤宁宫的那位也不怎么希望简王过去。”
李瑶冷笑。
这就是他不看好朝廷南迁的重要原因。
太后是个这样拎不清的,小皇帝就长在她的膝下,怎么可能教出个明理的小皇帝来?
他对什么“皇帝亲政以后就好了”的说法嗤之以鼻。
“那就让他一边呆着去。”李瑶压根不相信简王会留在京城养老,他道,“把坤宁宫的动静告诉简王,让他们一家子人去撕扯去。”
左以明忍俊不禁,笑着应“好”。
李瑶被左以明这么一笑,也觉得自己有点小肚jī肠,他yù言又止。
左以明没有催他,而是等那幕僚把事qíng做完,起身跟他们告辞,书院里只留下他们两个人了,李瑶这才低声道:“我有时候想,要不要在李谦和镇国公之间推荐一个人?”
朝廷南迁,京城成了一块大肥ròu,人人逐之,连他们都看出了京城的重要xing,李谦是这几年依势而起的新秀,镇国公则老谋深算,这两个人自然也看得出来。
所谓的两个人之间举荐一个人,说白了,就是要让这两家先争个你死我活。
作为顾命大臣,这原本是替皇上平衡朝中封疆大吏势力的好主意,也是个尽职尽责的肱骨大臣应尽的职责,可偏偏左以明是李家的姻亲,汪几道和苏佩文又绑在了一起,他做什么事都是独木难撑,只好拉拢左以明……可他觉得好的事,左以明未必觉得好。
左以明却心中一动。
如果按照正常的程序,李谦是绝不会成为候选人的。
因为他娶了嘉南郡主为妻。
这个女人太厉害了,完全可以媲美曹太后。
几年前,他们可是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嘉南郡主送走。
就算是这样,这些年来只要是涉及到嘉南郡主,涉及到李家,内阁的人就都会打起jīng神来,生怕被嘉南郡主算计了。
这样的嘉南郡主,没人会希望她回来。
可如果照李瑶说的,举荐李谦,不过是为了让他和镇国公府鹬蚌相争,那就另当别论了。说不定汪几道还会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但现在的李谦,已经不是五年前的李谦了。他在西北不仅有权有势,手握重兵,而且还有威望。镇国公却恰恰相反。离开了京城,离开了皇权的中心,从前笼罩在姜家身上的光环慢慢地就掉落了。也不过四、五年的光景,现在京城里的人提起镇国公府,都只会感慨京城被破城时姜镇元打的那场并不算是胜利的胜仗,和感慨姜家到底是开国功臣,铁骨铮铮,自己惹下来的祸自己去背,放弃了京城的荣华富贵去了辽东平乱。
其他的,好像统统都不记得了。
这就是人心!
没有了京卫的姜镇元,也已经不是从前的姜镇元了。
若是真的争起来,姜镇元未必能赢过李谦,可这却能给李谦一个出场的机会。
左以明心思百转,面上却不显,而是佯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犹豫半天也没有说话。
李瑶看着不由叹气,道:“那你回去好好想想吧!这可是个好机会。我知道李家和你是姻亲。可话又说回来了,李家这几年膨胀的厉害,我也是想让他们受点打击。如果李家出事,也会连累到左家!”
他所说的膨胀,是指李长青打人的事吧?
左以明思忖着。
就在去年冬天,那个嫁给了金海涛三子的韩家姑娘随着公公婆婆去五台山朝拜,结果遇到带了儿媳妇郭氏和gān女儿也去五台山还愿的何夫人。原本两家各上各的山头,没什么事的。结果李家女眷去的那个寺庙是塔院寺,是以医术闻名天下的。韩氏出阁之后连生了两个女儿,金海涛又为四子求娶了汪几道的侄女,韩氏估计是心里有点着急,就派了人去塔院寺请那边的医僧来给她瞧病。
塔院寺里的医僧是不出诊的。
这下子惹怒了韩氏。
她当即下令让她的陪房带着一群人找上了塔院寺,在塔院寺里砸起了东西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吱吱 古代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