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色田园_某某宝【完结+番外】(16)

阅读记录

  何氏回屋略躺了躺,歇了歇神,就又起身了,抱着李薇逗弄了一会儿,又捏开她的小嘴儿看了看,牙龈上有白色的小点,算算日子,梨花也快满五个月了,高兴得把她亲了又亲,等孩子长了牙就好办了。

  老李头和三个儿子仍旧在清沤肥坑,许氏端着衣裳盆子出来,扫过老大家菜园子便叫了起来,“大嫂,有人偷你家的菜~”

  李王氏翻晒着陈粮,听见了,穿上鞋子走过来,刚长出的韭菜被割去了一半儿,雍菜和莙达菜也被人摘去不少。

  何氏忙解释,“不是哪个偷的,是大娘娘过来寻,我摘了给她的。”

  李王氏脸儿一沉,不高兴的往回走,继续翻晒粮食。许氏笑了笑,朝何氏道:“咱娘不高兴呢。”

  何氏说,“不过一把菜,寻上门儿了,还能咋推?”扭身回了院子,也搭手翻晒粮食婆婆李王氏翻晒一会儿粮食,觉得心头的气消不了,就着围裙擦了擦手,坐到树荫下,朝着何氏道:“chūn桃娘,你咋也跟chūn峰娘学?”

  何氏抬头笑了一下,继续拿木掀子翻着粮食,“娘说啥呢?”

  李王氏朝着院子东面儿啐了一口,“她见天招招摇摇的,菜园子里会没菜?就是没菜也问咱们借不着!自chūn桃起她两个闺女没送一星半点儿的东西,那两个侄女眼里头还有没有我这二婶,你爹那个二叔?”

  何氏心说,这还不是你做的在先?海芹搬月子,你愣是不让孩子爹去,最后大娘娘没办法,只好请了本家的一个大堂哥去搬的。

  可这事儿是她们老一辈的纠缠,何氏装作不知道,也不提。只是随便拉扯些闲话安慰了两句。

  李王氏气儿不消。无奈那菜园子当初说好的,各家种了归各家,何氏有权自己做主送给谁。更是气闷!推说心口疼,进屋躺着。

  傍晚的时候,李郑氏在街上碰见chūn柳,叫她家去,给了一个小篮子,里面装了四个咸鹅蛋,两个白面卷子,还有十个鲜jī蛋。

  chūn柳心里头鬼,也知道嬷嬷不喜欢大嬷嬷,跑到大山家里,寻了两把青糙,盖在上面儿,回家到家趁人不注意藏到西屋里去。

  吃过晚饭过后,等东屋堂屋都上了门儿,她才爬起来,悄悄的跟何氏说了。何氏捂嘴笑着,直打她,“你这丫头学谁这么护食儿?上次你佟婶子给的团子,你也偷藏起来!”

  chūn柳嘻嘻的笑着。何氏又嘱咐她,等家里没人了再吃,别让大婶瞧见。

  chūn柳应了声,回了北间,叫chūn杏chūn兰chūn桃起来,分了一个白面卷子,一个咸鹅蛋,头朝外趴在炕沿儿上,两边炕离得近,四只小脑袋相对,几乎两两抵在一起,一边吃一边捂嘴叽叽叽的笑着,象四只刚吃饱虫子的小鹌鹑。

  李薇在黑暗中微笑着,那叽叽叽的欢快笑声,长长久久的印在她脑海中,她想这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的。

  过了没几天儿,张家村大姑父过来送信儿,说大姑快生了。

  李王氏早记着这一茬儿事儿,留他大姑父吃了一顿饭,就赶着备催生礼。共备了二十个jī蛋,两个大饽饽,去小货栈里买了两包红糖,一斤gān枣,并红纸和三尺红布头。海棠海英两个早做了两身婴儿小衣裳,看花色,都是偏女娃儿穿的。

  第二日,李海歆套了牛车,和老二一家何氏四人赶早去了张家村。送了礼,隔窗把婴儿衣裳投了进去,片刻儿,里面传来梨花大姑的一声叹息。

  许氏要凑到窗前儿去看,被何氏拉住了。听梨花大姑的动静,怕是包裹头朝向,预示着又是个男娃儿。心里头却苦笑,老天也会作弄人,想什么不来什么。

  梨花大姑父要留饭,李海歆推说地里头忙着,等忙过这阵子有的是聚着的时候,便赶着牛车家去了。

  刚回到家,许氏赶着把投催生的事儿跟李王氏讲了一遍儿,李王氏也叹了口气,老李头反倒说,男娃儿多了好,能gān活儿。

  午饭过后,大武银生几个往常一块打场的人家过来商量压场的事儿。麦子熟得快,五月里的天又是小孩脸儿似的,说变就变,李家村习惯麦收秋收时,几家相厚的结合在一起,相互帮衬着。压场地也算是一件大事儿,东家有牛,西家有石滚儿子,南家有磨盘的,压场地挑水是个力气活儿,娘们gān不行,壮劳力们凑一块儿gān活儿,也出活计。

  仍按往年的惯例,老李头家出牛,大武家有石滚子,银生家就多出几个劳力,又商量定了压场的日子,各人就散了。

  ……

  昨天码出八千存稿,暗喜;上来一看三更催更,崩溃!先发三千,剩下五千再改改,晚8:00发…

  继续码去鸟~~~~~~还有,女主会长大滴,不过现在的铺垫对全文很重要,偶想了想,决定让女主在三十章之开口说话,嘻嘻……亲们再等等吧

  第十五章 压麦场子

  何氏趁着男人们去压场子的这点空儿,把几个丫头的衣裳该补的补,该拆洗的拆洗,麦芒子已全huáng了,再过不几天就该麦收,到时候大人小孩儿都有忙了。每年麦收这十来天里,都要累得脱层皮,饭都不想吃,其它的就更顾不上了。

  李薇仍和小四姐chūn杏在梨树底下玩着。如今小chūn杏的玩乐内容,从蚂蚁转变为那二十来只小jī娃儿,她喜欢把菜叶子掐得小小的,一片一片的扔下去,然后看着那二十来只已扎了翅膀的小jī娃儿,满篱笆的扑棱着翅膀抢食儿。圈jī的篱笆上面已被她爹编了个盖子,也不怕小jī娃儿飞出来。

  chūn杏玩得不亦乐乎,回头见小妹盯着自己看,撕片菜叶子塞到她手里,“小妹也喂!”

  李薇小嘴角抽动,冲着白云朵朵,瓦蓝瓦蓝的天空叹了口气儿。

  伸出小手接过chūn杏递过来的菜叶子,往jī笼子里面投,可是她劲儿太小,菜叶子没飞出木塌子,便落了地。李薇垂着小脑子,极度郁闷,连chūn杏玩的那样幼稚单纯的乐子,她都玩不成!

  小chūn杏白了她一眼儿,“小妹是笨蛋!”李薇小脑袋耷拉着,很受伤!在心里默默反驳,你小的时候不知道啥样呢,敢蔑视她这个伪小孩儿!

  chūn桃从院里走出来,远远看见小妹一副无jīng打彩的样子,紧跑几步过去,一把抱起她,在怀里掂着,“小妹怎么啦?”

  chūn杏头也不回,脆声回着:“小妹没把菜叶子投到jī笼里,她不高兴!”

  chūn桃笑了笑,抱伸手拿了一片菜叶子,揉成一小团儿,塞在她手里,举着她的小手往jī笼子里投,一投即中。笑着哄她,“看我们梨花真厉害,一下子就投中了。”

  李薇默然。她可不认为大姐把小四姐的话儿当了真,纯粹是出于习惯xing的哄小孩儿罢了。

  何氏从院里出来,看见她沉着的小脸儿,忙抱在怀里哄她,“梨花这小脸yīn的,这是咋啦?”

  chūn桃在一旁笑着,“可能是嫌家里闷着了。”chūn柳小时候就不喜欢在屋里呆着,一进屋扯嗓子的哭。

  何氏脸儿上带笑,狠狠的亲了亲李薇额头,“小野丫头!”把她jiāo给chūn桃说,“今儿没事,你抱着她去外面放放风!”

  chūn桃应了一声,chūn柳在里面听见,蹬蹬蹬的跑出来,“我也去!”

  何氏笑着应了,然后脸儿一沉又训斥,“不准再跟着大山往河边凑!”chūn柳嘻嘻笑着,应了一声,又喊,“二姐,我们去玩儿,你去不去?”

  声音落地好一会儿,里面也没动静,chūn柳正要跑去看看,却见chūn兰已过来了。何氏笑拍她一下,“应一声费你多少力气?”chūn兰嘴角扯了扯,还是没吭声。

  出去玩儿,自然少不了小chūn杏这个跟屁虫儿,她麻溜了的下了木塌,迈着小胳膊小腿儿跑过来。

  何氏叮嘱chūn桃,莫带着她们往河边去。chūn桃应了声,抱着李薇,往院外走。

  刚出了院子,巷子口出现两个人影儿。李薇定眼瞧过去,是佟氏和那个佟永年。

  chūn桃也瞧见,回头喊,“娘,佟家婶子来了。”

  又赶忙抱着李薇往前迎了几步,“佟婶子是到我家吧?”

  佟氏今日穿的是青色布衫,下身也是青色的长裙,一条水色腰裙儿,头上只打了髻,没戴任何头饰。佟永年也是一身半旧的青衫,头顶的头巾子,换作水色的。

  佟氏脸儿上带笑,不及走近,便道,“除了你家还能去哪家?”

  何氏迎了出来,笑着,“今儿怎么有空出来了?可是稀客!”佟氏一向很少出门儿,便是过年那几日,也是母子两人在屋里窝着。

  佟氏笑了笑,“见天在家里,有些闷了。听人说这几日地里闲着,想着嫂子有空儿,就来看看。”

  何氏一连的往家里让。佟氏看了看chūn桃几个,问,“你们这里哪里去?”

  chūn柳抢着道:“去看压打麦场子呗。”

  chūn柳一提到压打麦场子,李薇倒提起点兴趣来,小时候大部分欢乐的记忆都和打麦场有关。chūn天在场里疯跑着放风筝,夏天收麦子时,常常跟着父母看场子,露天里睡觉,天上的星星眨着眼儿,听着父母讲一些稀奇故怪的故事,秋天的时候,除了看场子外,是和小伙伴儿们在各种庄稼剁中捉迷藏,到了冬天,那就是周末最好的投沙包场所……拍着小手咯咯咯笑起来,表示自己很认同这个提议。

  佟氏逗她,“笑这么欢实,知道什么是打麦场子吗?”

  何氏也笑,“这丫头就是野了。”

  佟氏把手中的青布小包打开,掏出一个huáng纸小包,往chūn桃怀里塞,“带着这个,边玩儿边吃。”

  何氏看年哥儿嘴角轻抿着,眼睫毛怱闪怱闪的,不住往chūn桃几个身上瞄着,便跟佟氏说:“要不是急着家去,让年哥儿也去玩吧。见天练字儿,也怪闷得慌。”

  佟氏顿了下,也想着平时里没人跟儿子一块儿玩,便笑着应了,“今儿就在嫂子这里蹭饭吃了。”

  佟永年脸上带笑,朝着何氏行礼道谢,跟在chūn桃后面去了。

  chūn杏和他熟些,路上一会指着槐树问,你知道这个是什么不?一会又指着大柳树问,你会拧柳靡靡不?路过村子东头的石桥时,又问,你会下鱼篓子抓鱼不?

  若是年哥儿回答对了,或得回答会,chūn杏就会找更多的问题,或者更稀奇的问题问他,若是他回答不出来,chūn杏就咯咯咯的笑着。

  李薇看那小男娃儿眼中闪过一丝恼意,然后也跟着抿起嘴角,也笑起来,眼波象是缓缓流淌的溪水般清净明澈。

  chūn桃回身喝斥chūn杏,不准笑话哥哥!chūn杏吐了吐小舌头,撒着小腿儿向打麦场奔去。

52书库推荐浏览: 某某宝 种田文 穿越重生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