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白点了点头,却并没有觉得太意外的样子。
“早就告诫过他谨言慎行,不然迟早要出事的,他偏不听……”
众人都知道赵王和顾先生对世子不喜,见他并不如何哀痛惋惜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只是低下头去不敢答话。
顾白叹息一声之后再次抬起了头,道:“我有些急事要出城一趟,还请冯大人通融一下,容我出去之后再关闭城门。”
“这……”
小将有些犹豫,顾白笑了笑,将车帘又掀起一些。
“不然冯大人先将我这车上搜查一番,确定没有藏匿凶徒之后再让我出城?”
小将赶忙摇头:“不敢不敢,顾大人怎么会藏匿凶徒呢!”
说着对自己的部下摆了摆手:“让顾大人出城。”
顾白在车内对小将点了点头:“多谢冯大人。”
之后放下车帘坐正了身子。
外面的车夫一边扬鞭轻抽马臀一边对前面堵住了城门的商队吆喝:“快走快走,在这儿gān什么呢?挡着路了没看见吗?”
商队的人看了看那马车又看了看守城官兵,见官兵对自己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快走,忙骑马赶车离开了,将城门让了出来。
他们离开之后,顾白的车紧跟着驶了出来,之后城门便吱呀呀的关闭了。
魏祁一行人松了口气,下意识的将车马往旁边赶了赶,让后面的马车过去。
那架马车经过他们身边时,车中的人却掀起了帘子,往这边淡淡地瞥了一眼,看到魏祁后张了张唇。
“快回去吧,她在等你。”
话音落,帘子又放了下去,恍若从未掀起一般。
魏祁看着不过瞬间便垂落的帘幕,怔在了马背上:这是……
第104章 查明
一路快马疾驰, 直至离开赵京数百里,魏祁才将已经有些腐臭的赵嵘的头颅一把火烧了, 至于他身下那截, 则直接从一处悬崖丢下去了。
他原本可以不把赵嵘的头颅带走,但是这样就会让人发现他被人挖了眼睛。
如果细究下去, 保不齐有没有人会因此联想到他前些日子提起的偷窥了楚瑶一事。
魏祁不在意被人发现是自己杀了赵嵘, 却不想这件事被人提起,更不想有人借此败坏楚瑶的名声, 对她指指点点。
所以,他必须把赵嵘的头颅带走, 不能让人发现他的尸体没有眼睛。
看着那颗头颅被烧的面目全非, 再也分辨不出本来的模样, 甚至不仔细看根本认不出是一颗人头,他这才收回视线,继续打马向魏国奔去。
……
赵京, 赵嵘的死引起了一阵不小的波动,但并没有持续太久。
赵王听说顾白明知赵嵘死了还出了城, 就知道他定然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反倒不好意思派人把他叫回来。
但是查了两天仍旧查不到凶手,他怕歹人还留在城内, 祸乱京城,便还是把顾白找了回来。
“本王知道先生去大哲寺参禅时不喜欢有人打扰,但是……杀害世子的凶徒至今没有找到,还请先生出手相助一二啊!”
顾白蹙眉:“凶徒不是燕雀楼的一名小倌吗?据说此人手无缚jī之力, 十分文弱,怎会这么久还没抓到?”
他这两日虽然不在城里,但不代表他对城中事就一无所知,赵王对此并未怀疑。
不过……
“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他将那护卫的猜测告诉了他,顾白听后沉默片刻:“这样啊……”
说着又抬起了头:“君上信吗?”
信吗?
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他说的不对?”
顾白笑了笑:“他说的对不对下官不敢确定,不过不管这凶徒是谁,总该是与世子有些仇怨的吧?不然他何必杀了世子,还将尸体损毁成那副样子?”
“既然如此,查的时候往世子的仇家上查不就是了?为何两天却还没有任何结果,只是胡乱的四下搜寻?那些与世子有旧怨的人,都一一查问了吗?”
说起这个,赵王恍然,但随即又一噎。
当初赵嵘刚回来的时候可是招惹了不少人,认真计较起来,这京城只怕大半人都与他有仇,没仇的也看他不顺眼。
除了他自己的那几个狐朋狗友,就没几个人跟他合得来。
可是要把这些人一一查问,只怕不妥吧?
这其中可不乏一些忠臣之子,若是把他们惹怒了,那……
顾白却又道:“还有那个玉郎,就算凶手不是他,他也总是帮凶吧?”
“世子可是死在他房里的,他甚至还留了信承认了自己是凶手。”
“听闻世子对这个玉郎十分宠爱,平日里赏赐的金银珠宝无数,那么杀人夺财的可能xing就很小。”
“可若不是为了钱财,他一个燕雀楼里的小倌,为什么要帮真正的凶徒一起用这种手段杀了世子?事后还帮凶徒掩盖真相呢?这些,难道都没有查吗?”
赵王怔了怔:“没……没有。”
这两日城中就只顾着四处搜查凶手了。
顾白轻叹一声,满脸无奈,喃喃自语般低声说道:“刑部与兵部的人最近都在gān什么?”
赵王面色讪讪,不知说什么好。
好在顾白似乎也不需要他的回答,直接道:“既然如此,此事不如jiāo给下官来办吧,下官保证在五日内给君上一个答复。”
赵王见他主动开了口,松了口气,忙道:“那就辛苦先生了。”
顾白拱手:“为君上分忧本是下官职责所在,何谈辛苦。”
“不过,君上也该知道,人死不能复生,无论最终查出的结果如何,世子都不可能再活过来了。”
“当务之急,是及早定下新一任的世子人选,免得几位郎君各怀心思,乱了朝纲。”
“是,”赵王点头,“我已经想好了,立三郎为世子。”
他当初早就已经动过这个念头,只是当时顾白劝他,说天下大局未定,国内若在因为世子之位而产生争端,只怕不好。
而且他早早的将赵三郎立为世子,也等于是将赵三郎推上了风口làng尖,将来周魏等国,只怕会想尽办法除掉赵三郎。
与其早早的把他推出去,还不如先让赵嵘就坐在这个位置上,等确定天下大势将稳,再改立赵三郎为世子不迟。
所以,实际上赵王早已不把赵嵘当做世子了,因此才对他的诸多恶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再管他。
而赵嵘这些年安坐世子之位,不过是为了给赵三郎挡灾罢了。
赵王心里其实早已对他失望透顶,权当这个儿子已经死在了大燕,有没有他都一样。
顾白虽然是赵嵘引荐给赵王的,但也从来没有掩饰过自己对赵嵘的不喜甚至是厌恶,故而他对赵嵘的死不以为意,赵王也丝毫没有怀疑。
52书库推荐浏览: 左耳听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