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的就是这个不臣之心!”百里景说,“朕钱粮充足,兵马充沛,还敌不过一个刚经历大战,伤筋动骨的小国?”
众人无话可说,皆高呼皇上圣明。
于是,壁国没有派兵增援任何一方,反而暗中练兵,只等三国打的三败俱伤,苟延残喘时一举出击!
☆、第672章 下手
如果这件事qíng做成了,那百里景势必会成为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百里景心qíng大好,在宫中设宴,邀请三品以上官员同庆,并特地命人去请摄政王。
在太监去的前一刻,摄政王还端着一碗看不到米的稀粥,桌上放着一碟咸菜。
除了拿着刀守在门口的,身边没有一个人伺候。
大概是大家都知道他大势已去吧。
那只jī依然寸步不离的跟在他身边,不同的是,现在已经褪。去绒毛,变得不再那么可爱。
虽然不可爱,脾气却依然bào躁,看到生人进来,扑着翅膀就朝着小太监的脸上啄过来。
彪悍至极。
摄政王放下碗筷,喊了一声,“回来!”
它又不qíng不愿的回到他脚边,啄食着地上的米粒。
小太监松了一口气,“奴才见过摄政王。”
他不是那种没有眼界的小太监,也不是那种仗势欺人的,皇帝没有剥夺摄政王的官爵,那他就是主子。
“不过是阶下囚罢了。”
小太监愣了一下,“摄政王,您别这么说,皇上他念着你呐,这不,特地让小的来请摄政王赴宴。”
“赴宴?”
“是啊,三品以上的官员都在呢。”
摄政王明白了,这不过是一场鸿门宴,用来向天下人宣布,他百里景终于独挡一面了。
“走吧。”
看着摄政王的穿着,小太监有些吃惊,“您就这么去?”
但话刚说出口,他便后悔了。
如今摄政王失势,宫里值钱的东西都被下人们搬空,就算是有心想换些好点儿的衣裳,也是无能为力的。
“是奴才失言了。”小太监赶紧赔罪。
温润的声音从上方传来,“无妨。”
紧接着,摄政王净手净身,还换了身衣裳。
小太监就觉得,摄政王也不像传说中那么可怕。
这天晚上,皇上在群臣面前的样子依然昏庸,搂着两三个妃子打qíng骂俏,除了再也没有唯唯诺诺奉承摄政王之外,一切都和往常无异。
虽说没有唯唯诺诺的,但是态度却依然恭敬。
但谁也不敢大意示好,甚至连眼神都不敢往摄政王那儿看。
不为别的,就因为大家的案桌前都摆满了进贡的瓜果零食,美酒佳肴,唯独摄政王面前只有空空一张桌子。
虽然皇上嘴上说是因为下人马虎,但什么态度,大家心知肚明,就像是把他刻意遗忘了一般。
摄政王倒觉得乐的自在,没有酒便喝茶,酒过三巡,他忽然感觉不适,想到外面透透气。
这一出去,就再也没能回来。
还是很久之后,皇帝派人前去寻找,他亭子边上发现晕倒的他。
百里景亲自将摄政王送回宫中,又请了太医前来查验,宴会糙糙了散。
但事qíng并没有结束,所有的太医都不知道摄政王为什么晕厥,只能说劳累过度。
当天晚上,在一片静谧中,皇城南位,某些不该存在的东西滋滋作响。
第二天,早朝之前,智囊七子只到了六位,正好奇呢,微眯着眼睛的百里景幽幽说话了。
☆、第673章 兵变
他说:“昨夜,青囊家中昨夜偶遇大火,家中老小七十二人连带后院那只小八哥全部丧命,天gān物燥,爱卿们小心啊。”
众人不寒而栗。
百里景冷哼一声走出殿堂。
下了早朝后,摆驾西梧宫。
西梧宫,就是摄政王如今的住处,这里是皇宫中最凄凉的一个角落,旁边就是冷宫。
走了小半个时辰才到院子门口,守门的侍卫见了他,立刻叩头准备跑去通知里面的人迎接。
百里景犹豫一下,挥了挥手,随后吩咐小安子,摆驾回宫。
抄家的奏折还在案几前放着,任谁也想不出来,权倾天下的摄政王,私库中竟然只有三百担粮食,几千银子,也就是说,这个数目正好维持到下一年月俸。
族中亲眷多在一些清贫的位置上,没有一个人贪赃枉法。
只因别人家收点儿小贿赂,他也就叫人把东西还回去,但是轮到他族亲,那就必须双倍,并且从月钱中扣,不仅如此,还要剥光衣服,头顶瓷盆在全族人的面前悔改认错,然后jiāo给他们的爹娘惩罚。
可以说非常严苛。
族中怨声载道,却又无可奈何,大家表面顺从,但是暗地里面,想将他从位置上拉下来的人不少。
至于被他提拔的那些人,送的礼物全部拒收,他说:本王提拔是因为你有能力,而不是想让你为本王做什么。你要是真想感激,那便好好为国效力!别让本王觉得看错了人。
这是百里景第一次冷静下来,他意识到事qíng或许和他想的不一样。
但是要让他回到以往那种受挟制的日子,他又不愿意。
一切,只能将错就错。
所以,他动手杀了青衣。
同时,几天前,定皋gān旱的消息传来,他去查了国库,国库无银。
查了记录后得知,这些年摄政王将别人孝敬他的银子,全部放到了国库中,甚至在最艰难的时候,用巧计骗乡绅们银子去修建huáng河水坝。
当时这个事qíng他有耳闻,但是具体传的却是:摄政王命令乡绅富户出钱,修建私宅。
百里景叹了口气,壁国这些年来风调雨顺,除了上一年定皋闹了蝗灾以外,别的地方都是好好儿的,每年上贡、税银也不少,怎么就没银子了呢?
银子,到底去哪儿了?
正心烦意乱的时候,有人进来,“皇上,边关八百里加急。”
他打起jīng神,“拿上来!”
展开信件,百里景脸色越来越难看,看到最后,额头上青筋bào起,牙齿也“格格”直响。
前面说到,他没有出兵,是为了让他们相残,这也是摄政王的意思,以便坐收渔翁之利。
但万万没想到,这三国中间,夹杂着一个极小的国家伊玛目。
小到什么程度呢?也就只有一个高洛州那么大。
正因为他小,所以没人在意,再加上国主当年迅速投靠壁国,也没人敢动,反而为了表示友好,任其自由往来通商、联姻。
往往爹娘在伊玛目,女儿嫁在黎国。
☆、第674章 远远不够
兄长在鞑靼,妹妹在伊玛目。
可以说,这个国家汇聚着三国的血脉,有着不能割舍的qíng谊。
但战事一起,三国禁止通商往来,这个小小的弹丸之地难免受到波及,没有粮糙,没有平常所需的东西,亲人不能相见,生活难以维持。
52书库推荐浏览: 慕相知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