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探幽录_八月薇妮【完结】(361)

阅读记录

  武后道:“哪里可疑?”

  牛公公道:“依奴婢浅见,周国公虽然xingqíng不羁,却不是个不知轻重的人,昨晚上明明赴宴,怎么会事先服下那种药?”

  武后忖度片刻,咬牙道:“派人去国公府,看看他起来了没有,如果还没死,就让他即刻进宫!”

  牛公公才答应,武后又道:“还有,传杨尚杨立!”

  皇后的銮驾才回大明宫,等候已久的梁侯武三思便上前道:“姑母,求皇后为我做主。”

  武后还未落座,闻言仿佛被扎了一下:“你又怎么了?”

  武三思诉苦道:“那个新任的大理寺少卿袁恕己,拿着jī毛当令箭,故意寻衅,今天带人硬是要闯入我府中,说是搜查什么东西。”

  武后皱眉:“袁恕己?他去你府里搜什么?”

  武三思道:“他说,是为了之前京兆府那个小官被害的案子,看他那意思,像是怀疑到我的头上……气势汹汹,嚣张之极。”

  武后眼神变了又变,终于一拍桌子:“袁恕己的为人我是知道的,虽然行事张扬了些,但若无真凭实据,给他个胆子他也不敢擅闯皇亲国戚的府邸,是不是你有什么把柄落在人家手里!”

  武三思喉头一动,不敢做声。

  武后喝道:“还不说!”

  武三思低声道:“能有什么把柄,是那个袁恕己,他拿着几颗牡丹花籽,硬说是在那小官儿的尸首上发现的,正是罕见的西河牡丹……”

  “西河”正是武后出身家乡,武后钟爱牡丹,又不忘故土之qíng,特意命人从西河移植了牡丹到上苑。

  而武三思因是武后的亲戚,他又最会投其所好,就也用重金从西河移植了些珍稀牡丹,想要栽培出色后献给武后,故而整个京都长安,除了大明宫的上苑有西河牡丹之外,另外还栽培这种异株的,只有大慈恩寺有两棵,然后梁侯府最多。

  武后倒吸了一口冷气:“你还有什么瞒着我?”

  武三思垂头咳嗽了声:“正如先前跟姑母禀明的,那个姓宋的小官儿,其实真正身份是不系舟的党羽,之前那所谓的鬼嫁夜行,也是他暗中cao纵所为,我本来将他拿下想要从他口中得知其他党羽是谁,谁知他嘴硬,受刑不过竟然死了……”

  武后起身,淡淡问:“然后呢。”

  武三思道:“我、我因觉着不系舟之人委实太过猖狂,故而想杀jī儆猴,所以才把他的头……”

  梁侯还未说完,武后抬手,用力一掌劈落下来。

  “啪!”武三思脸上火辣辣地剧痛,身不由己转开头去:“姑母饶命!我知道错了,我不该自作聪明!”却顺势跪在地上,扯住武后的衣袖。

  “你何止是在这件事上自作聪明!”武后指着武三思,“崔府卢烟年名声有损那件事,是不是你暗中所为?”

  武三思qíng知无法抵赖,捂着脸道:“我只是、只是因为太平失踪,生怕被人发现传出不好的话,所以才叫人散播这烟雾的……”

  武后道:“你可知道崔府为什么对待此事反而云淡风轻?你以为举世只有你一个聪明人,把所有人都玩弄于鼓掌之上,岂不知你所做在别人眼中,就如跳梁小丑!”

  武三思一惊:“难道说崔晔已经……”

  武后却并不再提此事,只道:“就因为你这种种自作聪明之举,太平因此差点儿被牵连害死!如今更引火烧身……”

  她微微闭眸,缓缓呼吸了几回,才又冷冷静静道:“你自己惹出来的事,你自己收拾!不要以为每次我都会护着你,给你清理烂摊子!”

  “可是姑母!”武三思急起来,迟疑问,“要是崔晔知道是我所为,他会不会……”

  “那也是你活该!”武后冷笑,转身往回。

  武三思咽了口唾沫,仰头道:“我可是一心……都为了姑母……”

  武后慢慢回首:“那么你暗中挑拨太子跟杨立,让他们针对敏之,也是为了我?”

  武三思脸色发青,呆若木jī。

  武后看着他无言以对的模样,怒不可遏,挥手将案上堆积的奏折扫落在地,怒吼道:“给我滚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马屁拍到马腿上的小弦子:宝宝不哭,站起来踢阿叔~

  被猪队友环绕的武后:唉,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

  第128章 亲事

  武三思满面惶恐, 捏着心倒退出含元殿。

  殿外的宦官跟宫女们一个个垂头静默, 仿佛什么也没听见,武三思心虚, 却觉着整个宫廷都目睹了他此刻的láng狈。

  心中恼火,无处宣泄。武三思转身往外疾步而行, 但愤怒之下,更多的是恐惧跟战栗。

  他能在朝廷之中飞速地站稳脚跟, 崭露头角,为许多豪族权贵敬重,并不是因为武氏一族的身份有多尊贵,而只是因为一个人:皇后武媚。

  武三思自诩是个机变之人,他从来深知,对于自己的这位姑母而言, “亲戚相关”从来不是她重用一个人的理由,正好相反, “亲戚”两个字, 恰恰会成为催命符夺命箭。

  比如他的堂叔武元慡跟父亲武元庆,武后未成为皇后之前,因武后之母杨氏是武家的继室,因此武元慡跟武元庆待杨氏十分刻薄, 对待武后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故而在武后被册封皇后之后,便借机将两人贬出京城、在僻远之地为官,直到武元庆身死,都未曾沾到皇后娘娘的半分荣耀。

  其他的武家之人, 武惟良,武怀运也是同样命运。

  讽刺的是,因为武后自请贬了这四名亲族之人外放,朝野之中一度传扬武后贤德、不偏外戚之美名。

  只是武元庆在才到达龙州的时候便病故病逝了,武后心生怜悯,便留武三思在长安。

  而武三思能走到现在这一步,跟他善能察言观色、曲意奉承脱不了gān系。他最擅长揣摩武后心意,做事又得力,且对武后而言,眼前的确需要一个能gān且忠心的自家人,是以武三思才“脱颖而出”。

  加上这两年朝廷大权逐渐竟落在武后手中,武三思敏锐的察觉到风向的变化,心中又是忐忑,又是热望。

  大概在武后自己都没察觉她的心意之前,常伴她身旁的武三思就隐隐地窥知了其中细微。

  与此同时,武三思心里也有个念头随着蠢蠢yù动。

  但是当世也不容乐观,比如对武三思而言,除了本朝太子之外,他还有一个棘手的对头,一旦想起,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那个人自然是贺兰敏之。

  武三思想不明白的是,明明贺兰敏之的声名láng藉,十分不堪,且表面上看来又不像是跟武后格外亲近,反每每流露背逆之意,但皇后不知如何竟想不开,向来对贺兰敏之极好。

  这从两个人的爵位之上便能一目了然。

52书库推荐浏览: 八月薇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