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在回家的路上,绞尽脑汁想着要怎么和她娘开口,想着要怎么说,才能减轻对她娘的冲击。
正发着愁,突然被人拖到了一旁的小麦地。
杨桃大惊失色,扯着嗓子要叫。对方赶忙出声:“别喊,是我。”
乔安的声音。
回头一看,还真就是乔安。
杨桃气得白他一眼:“吓死我了,你扯我做什么?让别人看见了,又不知道要传什么嫌话。我现在举步维艰,可受不住流言。”
“就是怕人看见才扯的你。”他从怀里掏出瓶酱菜递给她道:“这是一个同窗从省府带来的腌菜,说是同福堂的名品。你拿回去好好尝尝,我觉得没你家腌的菜好吃。”
“真的?”
杨桃打开瓷瓶捻了块包菜放嘴里,果然比阿娘做的差了味道。
她眼睛又亮了起来,扬着脸问乔安:“三亩地的包菜可不少,做这么多酱菜,卖不出去怎么办?”搭功夫都不说,还费盐费缸费秋油。
“就算一时卖不出去,至少也不会坏。腌菜再不值钱,也不至于一个铁钱买七颗。”
杨桃豁然开朗,使劲点头:“是这个理。”
抬头看见乔安眼下有黑青,她忍不住道:“近来学业很繁重吧,再繁重你也注意点身体。还有啊,我的事你别cao心。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我们……”
“我得先回去了。”乔安不愿意听她后面的话,qiáng颜笑笑,转身就走:“我娘不许我回村,让她看见我又得跪祠堂。”
杨桃看着他越走越远,心里酸酸的有点难受。
她转身要走,又突然蹲下身去看乔安的脚印。看着看着,就拿手指戳着脚印骂了起来:“你就是个傻子,大傻子,娘的话都不听的忤逆大傻瓜。”
她用手将脚印抠得稀巴烂,却又去找了新的,拿手指仔细丈量了尺寸。
回到家,杨桃将腌菜夹出来给叶氏和大姐尝,然后一本正经的道:“咱们也做酱菜吧!娘和阿姐的手艺好,做出来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全家人看疯子一样看着杨桃,叶氏率先反驳,一开口就是难以解决的难题:“都别说做好了酱菜能不能卖出去,单说说投入。腌三亩地包菜少说得九十斤粗盐,四十斤秋油,十来斤花椒、大茴、辣子……买这些材料得多少银子?”
杨翠也是叹气:“你就别为难咱娘了!别说买这些东西,chūn晓下个月的伙食费都有困难。”
第二十章:生死一线
家里的实际qíng况,杨桃心里明白得很。可三亩地包菜只卖九纹钱,怎么想她也不甘心啊。
她回头去夹了家里的酱菜出来,对比着同福居的酱菜一口口品,越品越是不甘心。
“全腌了不行,咱们就先腌一半。”
她喝了口水,认真的看着她娘的眼睛道:“统共只卖九纹钱,和扔了区别也不大。咱们先拿一半的菜试一试,万一真成了往后也多条来钱的路子。”
叶氏还是犯愁:“就腌一半,也得四十多斤盐,二十多斤秋油,以及十来口大缸啊。”这些,不都得花银子买?
“再说了,腌好也不一定就能卖出去。咱们这个小镇,统共才有多少人?家家户户都会腌咸菜,谁肯花钱买咱们的?”
杨翠递给杨翠一碗水,吃了那么多腌菜,还不得齁着?
杨桃嘴里的确难受,她接了水,却没有心思喝。
盐,秋油,调料,大缸……这些要是能赊就好了!要是能像泡菜那样反复用就好了!
“对啊,泡菜!”她猛然一拍脑门,欢喜得叫了出来。
这一惊一乍的,吓得正喝水的杨翠一哆嗦。叶氏看她一眼,哭笑不得道:“包菜不能久泡,你别打泡菜的主意。”
“不久泡!”
杨桃兴奋得脸颊发红,缓缓道:“做酱菜是先抹了盐晒菜吧,将多余的水分晒gān,菜也入了味,再拿调料一拌,装进缸里密封着闷。半个月后启封,菜就香脆慡口了。”
叶氏不解的看她:“这和泡菜有什么关系?”
“咱们可以先将包菜泡进泡菜水,等入了味再起出来晒。泡菜水里盐和调料都齐全,晒好了腌的时候只拌秋油、辣椒和姜蒜不就行了?”
叶氏愣在了当场,这好像是个法子,可能好吃吗?
“咱家有十来坛泡菜,缸和泡菜水都是现成的。这样一来,三亩地的菜投进去半吊钱绰绰有余。”
叶氏和杨翠还是担心销路,而且家里银钱紧张,别说半吊钱就是半文钱也làng费不起。
杨桃已经去夹了泡包菜放在锅里煎,煎得半gān的时候端过来让叶氏拌调料:“拌好了明天早上吃,什么味道咱们基本就能知道。”这菜切得小,腌一晚上大体能出味儿。
第二天早上起来,杨桃头一件事就是尝腌泡包菜。
这一口下去,酸辣慡口有嚼劲,杨桃忍不住又吃了一口,然后眉开眼笑冲她娘喊:“娘,你快来尝尝,好吃得很。”
家里人轮流过来尝了,杨翠舒着眉道:“泡的时间长了不够脆,要是刚泡入味就启出来晒,味道肯定更好。”
叶氏尝过也是点头:“泡的酸味儿过了,腌味儿不足。要是刚入味就启出来晒了腌,多腌段时间,味道肯定能更好。”
杨老三也道:“这一碗毕竟是用火煎的,若是用太阳仔细了晒,口感和嚼劲都能提一个层次。”
杨桃一双眼睛冒着星星:“那咱们做吧,只要味道好,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大伙儿又开始沉默。
说到底,还是因为没有投入的底气。人穷志就短,杨桃忍不住叹气。
“桃桃……”
叶氏正要说话,有人过来敲门。
来人是杨chūn晓同窗的父亲,给杨家送钱来了:“你家chūn晓真出息,不仅文章好,还能抽出来时间抄书挣钱。这不,让我给你们捎了半吊钱,还说下个月的伙食费他都留好了,你们不用去送。”
对方将杨chūn晓夸上了天,惹得杨老三咧着嘴笑个不停。
送走来人,杨老三抚摸着这半吊钱直欢喜:“咱们chūn晓出息了,有出息!”
趁着阿爹高兴,杨桃便打铁趁热:“给阿奶的钱有了着落,chūn晓又不要伙食费了,那咱们豁出去闯吧!成了皆大欢喜,要是败了,大不了咱们勒住裤带,一天三顿都吃腌包菜就水。”
杨老三为了给儿子存书费学费赶考费也豁出去了:“那就腌,桃儿说得对。大不了勒紧了裤带饿肚皮,没什么大不了。”
当家的拍了板儿,事qíng也就定了下来。
吃过早饭,杨家三房就忙了起来。听说杨老三准备卖腌菜,满村的人都笑歪了嘴:“家家都会做的东西,还卖?杨老三啊,你这样瞎搞,早晚要将家都败光啊!”
从那天起,乡亲就拿着杨老三教导孩子:“脚踏实地的过日子,别跟杨老三似的,大白天也发梦,早晚连亵裤都赔进去。”
52书库推荐浏览: 狐狸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