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宠婢_amoky【完结】(126)

阅读记录

  赵政垂眸。

  “李楚,你应是已经知罪了吧?”

  “臣……知罪……”

  赵政起身,负手缓步走向李楚。

  “说来听听。”

  “臣办事不利,竟疏忽到在览阁中漏放了书籍……”

  “漏放?疏忽?你当真以为能骗得了寡人不成?”

  赵政双眼微眯,冷言反问。

  李楚是聪明人,感觉到大王今日之怒不同寻常,立刻叩首谢罪,不敢再有隐瞒。

  “大王息怒!臣知罪!臣是……是因为《吕览》为罪臣所著,臣不想让大王心烦,才有意漏放了《吕览》。”

  赵政瞥他一眼便不再看他,显然怒气未减。

  “你觉得寡人会是如此无器量之人?竟连一部书也容不下吗?”

  李楚见状,更是不敢起身,就只维持着以头点地的姿势。

  “臣不敢!大王器量可纳百川,是臣思虑不当才有此过,望大王……降罪……”

  “哼,你刚说完寡人器量可容百川,就又认为寡人会因这等小事便降罪于你吗?”

  赵政身形奇长,就那样笔挺的立于李楚身边,那份王者之气压得他几乎透不过气来。

  “大王!臣……”

  赵政拂袖,示意无需再说。

  他侧目斜向趴在地上、身形微颤的李楚。

  “李楚,你身为御史中丞,掌管文库近十年,却未再升过官职,你可想过这是为何?”

  “还望大王提点……”

  赵政转身面对着他,正色道:

  “你小聪明太多,却并无大智。投机并非不可,但也要先将手中的事做好。若是你的那些心思再影响到政务,寡人便不会再容你。”

  李楚不自觉的吞了一下口水,心中大石总算落下,看来今日这关他算是安然过去了。

  “臣……明白了,多谢大王。”

  “快去将《吕览》重新放回典库,不许耽搁。”

  “诺。”

  李楚退出昭阳殿。

  赵政亦转身坐回案边,如此一闹,他已没了看书的兴致,继续批阅起奏章来。

  在他身侧,梁儿默默望向他俊毅的侧颜。

  赵政没有因为憎恨吕不韦而迁怒于他所著的书,反而承认书的价值,下令收入典库。

  这样爱书又大度的他,又怎会是史书上那个焚书坑儒的bào君?

  梁儿猜想,秦始皇焚书,一定有他的不得已,就如他摔死赵姬的两个幼子那般。

  毕竟,他是她所熟识的赵政,是她日复一日亲眼看着成长起来的秦王政。

  她懂他,更信他。

  殿内风波平息,赵高停下手中动作,大着胆子抬头,偷偷看向梁儿的方向,却刚好见到梁儿唇角挂着一抹浅笑,痴痴望着大王,眼中尽是爱慕。

  他忙将头再次低下,想要继续抄写,却不记得写到了何处,只悬着那管刀笔于半空,定定不动。

  自从他被大王提任到尚书卒吏的最前排,至今已是一年有余。

  他日日都能见到梁儿,可却从无机会与她多说一句话。

  梁儿姑娘心悦大王,大王亦待她极好。

  除了大王临幸后宫之时,二人几乎都是形影不离。

  人人都说,她身份虽然只是一个侍婢,可实际早就是大王的榻上之人,就连住处也非普通宫婢之地,而是直接住进了大王的寝殿。

  所有人都羡煞她所得之恩宠,甚至称大王对她,胜过对待后宫所有美人。

  可若当真如此,大王又怎会只让她一直做一个低贱的侍婢?

  就算有朝一日大王给了她名份,可一国之王,又怎会一生只珍爱一个女人呢?

  待到大王的宠爱尽消,那时,梁儿姑娘当如何?

  凤凰池边琴音缭绕,宛若缕缕丝线,悄悄牵住了赵高的心。

  他躲在远处,痴望着梧木亭中的那抹雪白。

  梁儿姑娘只有两处是远离大王的。

  一处便是在这凤凰池边抚琴之时。

  可凤凰池大王早已明令不得任何人靠近。

  还有就是大王去其他宫室临幸美人之时。

  不过那时梁儿姑娘不是身边还有其他宫人,便是独自待在昭阳殿。

  若无公事,仍是无法靠近她。

  想要离她更近一些,便只有离大王更近一些。

  若能做得大王的近臣,就有机会能与梁儿姑娘说上几句话了。

  ☆、第八十章 晚辈辈出

  ? 秦王政十三年,秦国开始面对天下广纳客卿。

  但凡有识之士,都可入秦来一展才华,谋求官爵。

  称霸七国的秦王招贤,至使各国学士全都蜂拥而至。

  偌大的咸阳城,一下子变得拥挤许多,越发热闹了。

  冀阙大殿上,赵政冠冕加身,端坐于王位之上。

  “近日是三年一度的狱官大考,寡人听闻,有人年仅十五便被破格录取,能有如此少年俊杰,实为我大秦之傲!”

  闻言,殿中众臣皆面目含笑、颔首称赞,对于此事,他们也都早有耳闻。

  “蒙武。”

  蒙武起身出列,恭敬一礼。

  “大王。”

  “那位少年可是你蒙家后辈?”

  “回大王,正是小儿蒙恬。”

  话落,赵政面上难得浮现出一丝笑意。

  “不愧为蒙老将军的后人,果然能人辈出。”

  “大王谬赞了,小儿不过是运气好些罢了。”

  赵政笑意又深了几分。

  “蒙卿无需谦虚。寡人早就听说你这儿子天资聪颖,不止善文、善乐、甚至还更善武。”

  话到此处,蒙武作为蒙恬之父,终是忍不住露出欣慰之色。

  “是,小儿生来便有一副绝佳的筋骨,极适于练武。先父早年也曾悉心嘱咐,绝不能làng费了这孩子的天份。”

  说到这,他又转而无奈一叹。

  “只不过他不知何时起迷上了研习狱法,竟背着臣……偷跑去参加了狱官考试……”

  赵政轻笑。

  “呵呵,听你如此说,寡人对他真是愈发有兴趣了。明日听事之时,你将他一同带来让寡人见见吧。”

  蒙武稍作迟疑,却也只得应了声“诺”。

  儿子年仅舞勺便能得到大王的赏识,前途自然不可限量,光耀蒙家亦是指日可待。

  可自古祸福同出。

  他这般惹眼,恐怕也会招致不少人的嫉恨,就如当年的神童甘罗……

  第二日一早,冀阙之中果然多了一位紫衣少年。

  他玉冠束发,品貌非凡,玉树临风,丰采高雅。

  第一次见到蒙恬,梁儿没想到,他的形象竟全然是个文里文气的翩翩公子,与她心目中那个抗击匈奴的大秦名将形象相去甚远。

  赵政兴致极好,叫人试探了他的武艺,他不蛮斗,很擅于取巧,会快速分析对手的弱点,选取捷径,集中攻之。

52书库推荐浏览: amoky